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4-09-28 18:42 | 日记本:《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2、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新词,还读过了课文,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相机板书:女英雄)

2、明确目标

英雄可是很了不起的,更何况是女英雄呢?这篇课文就通过木兰从军前、从军时、从军后的表现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这节课一同走进课文,走进花木兰,在读书中去感受吧!

3、效果预期

老师相信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这节课一定会收获很大。

二、 民主导学

(一)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木兰为国为家的英雄形象

1、任务呈现

自由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从哪儿能看出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呢?

2、自主学习

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按照自主学习程序学习,教师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展示交流

(1)指名说,(相机板书:为国为家)

卡片出示:分忧 理解

(2)当时的国家和家里分别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呢?再读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指名问:当时的国家面临着怎样的困难?提示:你能从“紧急征兵”明白什么?(国难当头的时刻)

木兰家里又面临怎样的困难?指名读。

强调:焦急万分 焦字四点底就像火在烧,指导朗读。

(3)老师听出了大家强调了“理应”,为什么?指名说(木兰认为自己保家卫国是应该的)

(4)木兰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家人,家人一开始同意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强调“说服”。

那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情景对话:

父亲:女儿啊,征兵文书上写的是为父的名字,我虽然老了,刀枪还是拿得动的,我去,咳咳咳……

木兰说: 。

弟弟:姐姐,我是男孩,我替父亲去吧,你是女子,军营中是不要女子的,你怎么从军呢?

木兰说: 。

母亲:女儿啊,咱们家老的老,小的小,情况特殊啊,依娘看,国家打仗也不少你一个,我们家就不要去了,还是先顾小家吧。

木兰说: 。

(5)小结:木兰就这样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真是一位为国为家分忧的女英雄。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木兰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1、任务呈现

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军时,木兰的哪些表现又让你觉得她是个女英雄?

2、自主学习

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按照自主学习程序学习,教师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展示交流

(1)指名读,齐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黄河图 燕山图 感受气势磅礴、连绵起伏、高耸入云的气势

出示图片:这是战场上的木兰,看到木兰的样子,你想到哪些词?(威风凛凛 英勇善战)

(2)指导朗读。师范读第三自然段,读出了什么感觉?(渡黄河、过燕山,英勇的感觉)

(3)你从哪儿还能看出木兰是位女英雄?板书:赫赫战功

(4)你能说一说还有哪些木兰英勇的故事吗?指名说

(5)拓展填词:在多年征战中,木兰 敌情, 敌计, 敌将,立下了赫赫战功。

指名填词,齐读,感受木兰的智勇双全。

(6)身为女子,木兰果真一点儿不输给男子汉。齐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

(三)品读第四自然段,激发对女英雄的敬佩之情

1、任务呈现

战争终于结束了,引读:木兰胜利回乡后……(齐读)

强调“竟”,你能体会到将士怎样的心情?

2、自主学习

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按照自主学习程序学习,教师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展示交流

(1)“竟”,你能体会到将士怎样的心情?(惊讶、奇怪、敬佩)

(2)他们会对木兰说些什么?

(3)回归课文,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三、 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花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2)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用几句话写下来。(选择一位家人)

2、结果反馈

集体交流第一题,同桌交流第二题

3、反思总结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为国为家 赫赫战功

女英雄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第三节,体会花木兰的英雄壮举,并从中深受感染。

2、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3、对《木兰诗》有初步印象。

教学难点: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准备:自制简单的ppt一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木兰从军》。齐读。

二、学习第一节

1、课文是这样介绍花木兰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1)人们用哪个词来评价花木兰的?指名说。

(2)英雄是胆识非凡、勇武出众的人。他们为国家民族不畏艰险、做出重大的贡献。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出示: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因为()。

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指名说。(一心为民的孔繁森;解放旧中国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

2、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间隧道,回到木兰所处的那个时代。请打开书,自由读一读§2。想一想:木兰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二、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2。思考:木兰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2、原来,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扣住“焦急万分”来指点:)

(1)“焦急”就是焦急?木兰为什么着急?指名说。

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再焦急地读这句话。

再读:“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再焦急地读这句话。这是家人担忧。(板书:为家人)

(2)她还为谁担忧?如果不出征,行吗?为什么?(国家土地不保,受敌人欺侮,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板书:为国家)

(3)读好词语“焦急万分”,体会木兰焦急的心情。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4)所以,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读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3、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时候,花木兰毅然决定: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

4、但家人又怎会同意呢?木兰一一说服全家人,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的?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想好充足的理由。

5、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学生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

(父亲:木兰呀,还是让我这个破老头去吧!

弟弟:姐姐,你是一个女儿家,怎么能去打仗呢?还是让我去吧!

母亲:木兰呀,娘怎么舍得你走呢?要不咱们去跟官府说咱不去了?

师:儿呀,我们被你说服了,但是爷娘不在你身边,一路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

6、看到这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三、学习第三节

过渡: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就这样,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从军之路。

1、指名读§3。

出示句子:花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学习第1句。

(1)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往前线。这里有一连串的短语,让我们觉得木兰怎样?(潇洒,洒脱。)谁来读一读?

(2)齐读句子。师述:但从军的路上又怎会一帆风顺呢!小朋友,在古书中有明确记载: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师读一读,稍稍解释。

(3)师述:同学们,虽然木兰有一身好武艺,但从她的家乡到达前线,要有万里的行程。要想尽快赶到前线,得马不停蹄地赶路,夜里只能稍作休息。在此期间,且要渡国黄河,翻越燕山,真可谓经历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啊!到达前线的路是那样长,充满艰难。

(4)自由读,边读边想象。

(5)谁再来读一读。引导背诵。

尽管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3、学习第2句。

(1)(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出示图片1)她跃马提抢,驰骋沙场,英姿飒飒,奋勇杀敌,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师述:在多年征战中,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5、(让我们一起学一回英姿飒飒的花木兰)配乐齐读这一段。

6、读到这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四、学习第四节

1、同学们,学到这儿,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花木兰?

出示:()的花木兰

2、(出示图片2)大家看,这就是重回女儿容貌的花木兰。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当将士们看着穿上女装的木兰时,都大惊失色。有的人忍不住说:天哪,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小结:读到这,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吗?(相机积累:女中豪杰。)

作为男生的你又想说什么?(相机积累:巾帼不让须眉。)

4、读到这里,你认为木兰是英雄吗?齐读§1。

5、这是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齐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1、喜欢搜集的你: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江姐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2、介绍“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中的两位女性:李春燕和邰丽华。

六、学习生字

1、出示:征。

(1)分析字形。

(2)文中出现了三个征,请在文中找一找。

(3)出示句子读一读。

2、练写“征”字。

附板书:

12、木兰从军

为家人

分忧女扮男装

为国家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3、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二 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名字 征兵 父亲 年老多病 女扮难装 胜利 将士 朝廷 年龄 战袍 渡 燕山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 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 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5)教学生字字形

(6)齐读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6、讨论交流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文中最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三 复习查字典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用同样的部首查字法查“廷”“康”“起”三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四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花木兰是谁?

二 精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2自然段

1、第2自然段有几句话

2、默读课文,思考:花木兰为什么从军?

3、讨论交流,边讲边练习朗读

4、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

5、四人小组交流

6、指名说,师生评议

7、课文读到这儿,你们觉得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8、指导朗读

9、练习背诵

(二)第3自然段

1、花木兰告别了家人,从此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这时的花木兰又是怎样的?

2、指名读

3、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指名读

(2)木兰告别了亲人后,怎样?“披、跨、渡、过”这一连串的动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什么?

(3)指导朗读

4、什么是战功?“赫赫战功”呢?

5、同学们想象一下,花木兰在战斗中的表现。

6、看插图1,你觉得此时的花木兰怎样?

7、指导朗读

8、练习背诵

(四) 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图2,说说当将士们知道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原来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会怎么想?

3、指导朗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钦佩之情。

4、练习背诵

三 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填空

花木兰是一位( )女英雄。

2、课文给我们讲述了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3、齐背课文

四 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