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4-09-23 19:51 | 日记本:《教学设计》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读“愤、脏、浑、刨”四个字。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水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象 系 栽 浇

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环境保护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环境保护有关的课文《清清的溪水》(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象 系 栽 浇 负 泥 培 坑 澡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关系 泥沙 洗澡 重新 胜负 浇水 培土 栽树 刨坑 大象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负:上面是“刀”字头,下面的“贝”字第一笔是竖。注意与“见”字区分。

培: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立”和“口”字。“培”字的第七笔是撇。

浇: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尧”字,注意“尧”字的右上方没有点。

象:可以运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像去掉单人旁就是大象的象。第六笔是:撇

栽:先写“土”字头,再写“木字旁”下面的笔顺是:斜钩、撇、点。这是一个形声字。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5)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读一读:

“小兔气愤地说。”

“野猪跳进小溪,想洗个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脏,变成了一个小泥猪了。”

“野猪刨坑,大象栽树。”

“溪水变成浑浑的了。”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溪水会变浑。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树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溪水会变浑。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树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关系 泥沙 洗澡 重新 胜负 浇水 培土 栽树 刨坑 大象

3、教师小结学习生字情况。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清清的溪水一直都是清清的吗?它有哪些变化?

(先是清清的,后来是浑浑的、变黄了,最后又恢复了清清的。)

2、溪水为什么突然变黄了?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指名读第二??十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溪水为什么会变黄?

(因为大象和野猪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树林里的树都快拔光了。没有了树林,土壤便会流失,一下雨,周围的黄土就被冲到小溪里,小溪的水就会变黄、变浑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说一说树木对防止土地流失、保持水土平衡、美化环境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

2、这一部分有情节,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1)自由读,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

2)小组读一读,商量怎样能够更好的读出语气来。

3)全班交流展示:

小组展示读

班级分角色读

3、看投影片上的图片,练习有表情、有语气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或根据投影提示排演课本剧。(要给学生创设施展才华的空间,安排好时间去练习,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去指导)

4、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办?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查找的有关资料说一说:

如:清理水中的泥沙;

在水边种植树木,植树造林;

进行治理,并建立保护区;

加强宣传的力度,号召所有的人都自觉维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在水中饲养动物,帮助清理污水,同时改善溪水的环境质量。

……)

5、再读课文:想一想:大象和野猪是怎样做的呢?在书中画一画,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6、指导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

1)指名读,抓住学生中读的好的地方,请他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出溪水又变清后的喜悦之情。

2)齐读。

三、拓展练习:

1、以《清清的溪水》为题或另选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如:1)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

2)分角色排演课本剧。

3)说一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4)以大象和野猪的口气写一封公开信。

5)为课文续编故事。

……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大象和野猪这样的人?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是怎样解决的?

四、教师小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毁掉了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大家要增强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家园。记住一句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五、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把本课所学到的内容告诉身边的人,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员。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认读第二类生字。

2.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树木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作为一名学生加入到你们的队伍,和你们一同来学习,好吗?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吧!

二.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说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这里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让大家跟我一起分享,好吗?(出示课件:展示第一自然段内容的画面。)

师:看看这幅图,这是小兔的家园,觉得怎么样?

师:哪些地方美,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师:这么美的家园,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用文子叙述的,我们读读看,是否能从读中体会到美呢?

师;谁来帮帮他,让他读得更好?

三.解读第3——9自然段。

1.可有一天,溪水变黄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3——9自然段。

师:读到这儿我有点看不懂了,谁来帮帮我呀,水怎么突然变黄了?

(1)小组讨论:溪水为什么变黄?

(2)选小组代表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展示课件“大象和野猪拔树”的画面。

出示图一:同学们看,大象和野猪正在干什么?仔细观察它俩的动作神态,想象一下它们可能说什么?同桌之间边表演边说。

师:正当它俩拔得起劲时,被小兔看见了,小兔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3)学习第4自然段。

a、课件出示:读一读,填一填。

小兔跑过去,(大声)喊:“喂,别拔啦!你们为什么拔树哇?”大象和野猪停下来,说:“这两天我们在比赛谁有力气,还没分出胜负呢。”小兔(气愤)地说:“比力气!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大象和野猪(不懈)地说:“这和小溪有什么关系?”小兔(生气)地说:“这么多树被你们拔掉了,雨水把泥土都冲进小溪里啦!不信,你们去看看。”

b、根据你对提示语的理解,自由朗读句子。

c、同桌分角色对读,一个读小兔说的话,一个读大象和野猪说的话.

d、理解提示语的意思,进行情境体验。

(4)师:树被拔了,为什么溪水就变黄了呢?

(课件:下着暴雨,洪水从上而下直冲下来,光秃秃的泥土由于没有了植物根系的稳固,大块大块地融入水中。)

(5)溪水变黄,有害吗?书上怎么说?

(6)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其他的伤害?

2、小组再次讨论、交流、汇报。

3、老师再出示多媒体录象:洪水掩没庄稼,冲毁农田,卷走房屋,冲走牲畜或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伤害。

4、野猪和大象有这么大的转变,这是谁的功劳?(小兔)

小兔可真了不起,能说服大象和野猪,请大家把小兔和野猪、大象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

四、解读第10——11自然段。

1、大象、野猪知道错了吗?

他们是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的?

让学生自由读第10——11自然段。

2.我现在学着大象和野猪来植树。(老师故意把植树的顺序颠倒)学生注意观察,发现顺序不对。

师:那你认为该怎样植树?(让三位同学上台,两位表演,一位解说)

用“先……再……然后……最后……”学说话

3、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环境又恢复了美丽的面貌。

(课件播放结合课文内容展示祖国美丽的自然环境的真实画面,让学生感受环境美。)

五.总结全文,进行环保教育。

1、读了小兔、野猪和大象的对话之后,说一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2、谈一谈: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

3、资料交流:保护环境,除了保护树木外,还要注意什么?

六、谈学习收获

学习大象、野猪知错就改的品质。

七、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并每人为环保出一份力,植一棵树或别的一件事。

板书

清请的溪水

美丽

破坏

恢复

热爱、保护家园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议等手段,层层深入,让学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模式:

问题引领、学生自学——交流汇报、感悟文本——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的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弄清为什么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后来又变清了呢?

3、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弄清溪水变浑的原因,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兔住在这条小溪边,这溪水清清的,又凉又甜,它可开心啦。可是一场大雨过后,它发现溪水变浑了,看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2)导入新课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18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导学提示一]

1、自由地,大声地把课文读一读,独立完成学案

学案

( )和(

)为了比谁的力气大,在小溪边(

),因为(

)被拔了,(

)松了,所以( )。

2、独立完成学案一后,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学案一。

A、学习自主学习

B、小组交流

C、汇报展示

三、品读感悟,交流展示

[导学提示二]

1、小声读课文4-8自然段,找到最能体现小兔心情的词语,并打上小圆点。

2、将小兔说的话打上波浪线,反复读一读,读出小兔的心情。

A、自主学习

B、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渎,小组读,评价读,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学生自己找到读出小兔语气的方法。

C、小组合作表演这段对话,

[导学提示三]

①自读课文第10自然段,把表示动作的词打上三角板。

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读一读,演一演。

A、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B、交流反馈。

四、拓展延伸

出示环境受污染的图片,号召同学们保护环境,保护家园。

五、达标检测

1、填空。

又清又凉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 )坑 ( )树

( )土 ( )水

2、我喜欢文中的____,因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