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醉捞刀河的日记>>《粤北江飞霞山游记》

  • 在记忆里,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飞霞寺码头常是人头挤挤,河岸两边接送游客的游轮,大大小小、如鱼穿梭。购票处常见长龙,进入后也排队等待中巴车依次载客上去各个景点,游人如鲫,秩序井井有条,各景点处讲解员讲解驾轻就熟,滔滔不绝。

    游客中不少是本地的,也有很多是外地来的,大家都喜欢就地在半山腰的几个宾

  • 在这峡口之顶,也能清晰地望到有一条小路沿江边通向紫竹林,前段时间,我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上香,路上行人不少,整个寺庙装饰一新,还新落成了两座大殿,庙内环境幽静,有富丽优雅、高大宽敞、供香客坐下看经文的图书室,赠书也多,可随意带回,一路上风景很美,有当时所作的小诗为证。

    清山石泉响叮叮

    各色彩蝶

  • 在长久考验运动之中,已有人体力跟不上,行动迟缓,越来越跟不上队伍,起初大家都愿意等,但不能一味地拖,因为时间在一分分过,而回程还很遥远、很曲折,在这种与“万丈深渊”只几米之隔的唯一野鸡路上,是绝不可以夜行的,就是每人手持手电筒也不行,因为在上下乱石路中哪能分清断头路与连续路?稍有不慎,将无路可退。{

  • 休息了一阵后,各人眼神和脚力都恢复了不少,依次起立,依次抬脚沿石级爬升,绕过山顶一不知作何用途的土屋,眼前又是开阔一片,“消失”了一个多钟的银白北江又出现在眼皮底下。

    我们高高地走在两边长满了小灌木和茅草的野鸡小路上,期间有百多米还很平坦,右边几步之遥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多望几眼都令人恐惧 ,如配

  • 我们需坐船过渡到对岸去。待和其他香客坐够了一整船人,只听到“嘟嘟”声,发动机响起,众人坐稳,船已掉头,随着船尾水浪不断翻滚一阵,坐着的和站在甲板上吹风的一起依船起起伏伏中过了岸,每人收费一元,记得几年前是五元每人。

    下船后上一陡的水泥坡,来到平坦些又有护栏、与流水平行的岸边路上,我们都没有帮秤那

  •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疲惫之余,又下了一公里多的石坎,穿过飞霞古洞建筑群,终于来到了北江水边。刚才在山顶远视是窄窄的蜿蜒如静止的“白丝带”,可近前的北江,是宽宽的泛起波浪、滚滚流动的满满一江清水,水边一米左右范围内能见沙石底,再往前则深不可测。

    北江、古称溱水,全长573公里,发源于江西省信丰

  • 由飞霞洞、藏霞洞、锦霞禅院三大主体部分组成的飞霞古洞(飞霞山寺)是全国少有的、岭南地区最大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场所,供奉三教祖师及诸仙佛,比较有名气的建筑有长天塔、修行精舍、松峰观日亭、洗心飞瀑、登极桥、帝子祠,还有礼耕书屋,桃园静室、养性楼,乐善山房等诸多景点。飞霞古洞由清朝时期拥有北江航运,火

  • 饱过眼福后,选择一圆形的山顶小坪地,大家又来饱口福了,将背了八公里山路的水果:苹果、梨、桔子、橘果、橙子,小吃:蛋糕、面包、饺子、饼干、花生,煎饼、罐头肉,饮料:茶水、牛奶,啤酒、红牛、脉动等运动饮料都摆出来,供各有所爱的人选择。休整过后,大家兴致更高,女神们都摆弄出自己喜欢的风姿照相留念,之后,全

  • 一路在山脊上上坳下坳,翻越了几个山头,飞奔了约两公里左右,人已站在更高处,远远见到身材魁梧的“懒理你”站在前面的山头等着我们,其他人在他几百米远处仨仨俩俩前行,我急不可待的高声对他喊话,真高兴他能听到,我接着讲明了后面人的情况,叫他快向前传话,“命令”最前头的驴友一定在北峡顶就地休息,人没等齐不许再

  • 我虽背上有十多斤,但今天天气好,阳光明媚,地面干爽、不滑,跑友又多,所以奔走于山上也不觉得累。这时,不竟想起了几十日前潮湿的一天,我们四男神豪情登北峡,也是曾行走在这路上,当时的见闻和感受有以下小诗为证。

    北江岸边有北峡,脊上树荫伴路弯,左坡飞瀑轰鸣响,右边深谷飘白帆,树上知了叫得慌,灌丛花卉品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