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银元地方篇之湖南省造银元

虽然湖南省在清代开局制造银元一事上并不顺利,但在进入20世纪后的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因市面制钱缺乏,转而生产铜元,直到4年后因朝廷整顿而关闭。辛亥革命后,湖南局便又立即重新启用,大量鼓造十文及二十文铜元。因此湘省在必要时,可利用造币厂现成的设备改制大小银元。
币面铭文洪宪纪元的银元只有一种,而且是在地方发行,并非由天津造币厂筹备。财政部只规定了小飞龙十元金币而无通行的壹元银币,很难令局外人理解。袁世凯洪宪称帝时,长沙造币厂曾制作一批“洪宪元年中华银币”壹角纪念币,随着袁世凯撤销帝制即被收回撤销。
图片来源于雅昌
1915年湖南洪宪元年开国纪念中华银币壹角
湖南“洪宪元年中华银币开国纪念”壹角
前天津造币厂高管李伯琦留下的有关记载对局外人了解当时的情况十分有帮助:“洪宪壹角开国纪念币,民国五年广东造币厂铸(按:原文误,是湖南造),大小成色重量,与壹角通行角洋同,面中华帝国四字拱列(原文误,为中华银币四字,左右有湖南二字),上洪宪纪元四字(按:原文误,为洪宪纪年四字,下另有开国纪念四字),背即宣统三年壹角之旧模,一屈尾行龙,左向,尾绕壹角二字,此币是厂自铸,未奉令亦未呈报,不特收藏家多未见,且多未知,盖数极少,广东旋独立(按:原文误,应是湖南),已铸者,亦追回销毁也。”
意大利驻华外交官罗斯于1917年发表的文章记述,此币曾有一批以铜制成者在长沙的银钱兑换点出现,旋即消失无踪。出示此壹角纪念币的造币厂官员告诉他只制作了少数的银角,多半已回炉销毁,没有流出厂外。
图片来源于雅昌
民国十一年湖南省宪成立纪念壹圆银币
“湖南省宪成立纪念”壹圆
民国九年底,湘军总司令赵恒惕控制了湖南的局势,并召开湖南省议会,积极倡议联省自治。次年4月赵恒惕由省议会选为省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1日赵恒惕公布《湖南省宪法》,推动联省自治,发行了“湖南省宪成立纪念”壹圆。此币设计与其他不同,正面左右两侧分列面额“壹圆”字样,而非置于中间,嘉禾图案内为三横,有说此乃八卦中代表吉祥的“乾卦”,也有说为“十一年一月一日”之意,大部分人更倾向于“乾卦”说。产量不详,由所见者的品相多数良好来看,未真正流通。此外,十文及二十文的省宪成立纪念铜元亦有发行,但存世数量不多。
民国银元地方篇之湖南省造银元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