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4-04-01 08:13 | 日记本:《个人日记》

清明节注意事项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节气是按照阴历制定的,阴历没有闰年。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踏青是习俗之一,那么清明节为什么要踏青呢?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一到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即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那么在清明节有哪些是踏青的好地方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清明踏青注意10大事项

1.提前观察天气

当发现墙缝有渗水、天气闷热异常、湿度明显加大,这种情况说明两三天内一定有大暴雨,避免外出。

2.量力而行

春游踏青以近郊为好,最多不超过两天的路程。过远春游,舟车之累,身心疲惫,既不利于健康,也减少了兴趣。另外,要补充各种营养不能乐而忘返,造成过度疲劳。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多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应尽早休息,切忌勉强。

3.穿戴适当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要带足衣服,以防感冒。鞋子应选用轻便、无跟防滑和高弹性的运动鞋,大小要合适,以免影响血液流通,防止脚趾挤伤和脚底麻木不适。同时可准备戴防风镜和墨镜。

4.注意饮食保健

踏春时,体力消耗较大,身体内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较多,所以踏青中的饮食是保健的重点。

5.注意场所选择

踏春宜在田野、湖畔、公园、林区、山区等场所,以摄取较多的“空气维生素”———负离子,起到健脑驱劳、振奋精神的作用。

6.防止昆虫叮咬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昆虫滋生的季节,如果你不慎被昆虫叮咬,切莫置之不理,更不可搔抓,而应立即涂擦风油精或皮炎平等糖皮质制剂,被松毛虫、蜘蛛、蜜蜂、蝎子等叮伤后应冷敷处理。

7.防止意外事故

踏春时,应尽量避免走陡峻的小路,不要独自攀登山林石壁。同时,凡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随身带好常用的急救药品。

8.预防花粉过敏

春天百花争艳,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首先要找准过敏源,最好先到医院进行检查,查出自己的过敏源,如果没有进行过彻底的脱敏治疗,在选择的春游地点,应尽量回避有花之处。出游前可事先口服扑尔敏或安其敏等抗过敏药物,户外活动时不要近距离“拈花惹草”,不要在草地上睡觉,不要用口唇、鼻子及面部直接与花朵或树叶接触,以免过敏现象发生。

9.热水洗脚

踏春时脚部肌肉不停地进行收缩运动,易引起局部肌肉酸痛。热水洗脚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足部血液循环,还可使皮脂腺的分泌和毛孔散热作用恢复正常。

10.时刻注意防晒

春季万里无云的天气,紫外线较强,春光中的紫外线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温柔,它会潜入人体直接暴露的肌肤,面部皮肤被太阳晒得绯红发热,千万别用冷水洗面,应该让皮肤休息一会儿再用温水洗。另外,春季皮肤容易脱水,嘴唇和手足容易干裂开口,面部易起皱纹,甚至出现头晕眼花。要及时涂抹防晒用品,但不要化妆,因旅行中很容易出汗,很容易引发毛囊炎或化妆品感染。

清明节踏青地点推荐和一些注意事项

自古许多诗人就留下了许多踏青时的优美诗词,像孟浩然《大堤行》,欧阳修《阮郎归·踏青》和朱熹《春日》等,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当时诗人的心情,也介绍一些踏青的地方,下面是几个比较著名的踏青之地。

1.桃花源处

桃花源,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即晋代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之处。每逢3月桃花开时,山下水边,红霞万点,一派盎然春意,美不胜收,过往游人络绎不绝,毕竟没有谁抗拒得了乌托邦的诱惑。

2.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每逢阳春三月,景色是相当优美,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花开时翠彩相间,千姿百态。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3.烟花三月下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这座历史名城自古就是骚客文人汇集的胜地。3月的扬城更是美艳动人,百花争艳,桃红柳白,柳絮如烟,烟雾迷朦。

清明节踏青注意事项

1.警惕旅游病。春天踏青要注意花粉过敏症、旅游露宿症、海滨旅游症和洞穴旅游症。

2.防“三毒”。踏青要防花毒、蜂毒和病毒。

清明节出游 自驾车六大注意事项

清明小长假,自驾游受到青睐。但第一次出门的朋友也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小麻烦。以下几个要点,驴友们可要注意了。

一、行前要对车“全身体检”。

最好是选择正规车行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车况良好才能上路。

二、出行前带齐“四大法宝”。

出门在外,车子难免有个万一,“四大法宝”随车携带,有备无患。这些法宝是:拖车绳、蓄电池连接线、三角停车警告牌和备用轮胎。

三、事先要预定酒店床位。

可以通过旅行社订,可以找当地朋友订,也可以通过网上的旅游服务信息网订。但是要多留个心眼,提防“野鸡”网站,交了订金,到时候却被人放鸽子。

四、出发前设计好旅行路线。

设计出行路线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先确定要去游览的景区景点,二是选择行车路线,行车路线的选择要遵循先高速公路、其次是国道的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地图和熟悉该条路线的朋友所提供的情况,对路况、饮食、住宿、加油站等所在位置要心中有数。

五、严防“撞车党”。

有媒体报道在个别地方出现过假借交通事故之名对外地车进行敲诈勒索的“撞车党”,在自驾游途中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因为害怕要负事故责任而选择和他们私了,要报警,让交警来处理。

六、结伴而行莫疲劳驾驶。

由于自驾游一般都需要长途驾车,而且到达的地方一般也是出行者比较陌生的地方,因此提醒初次出游的市民,最好是要结伴而行,不要单人独骑出发,就算你能开十来个小时到达目的地,估计也没有体力游玩了。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扫墓踏青是传统习俗之一。各家旅行社纷纷表示,最近前来咨询清明出游的市民很多,大多数都选择近郊游,出发时间多选择在假期的第二天。

来自旅行社的消息称,从周边游预订情况看,二日游的预订人数占40%以上,武隆、黑山谷等景区是首选。

由于清明节放假时间短,短线热长线冷是主要特点。因此,市内多家旅行社在线路方面主要以休闲游为主打,旅游方式主要以自助游、自驾游比较热门。

清明节爬山踏青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 装备选择

1、 登山杖:登山的必备品,登山杖不仅能提高步行的稳定性,还能减轻腿部的负担。根据研究,行走时使用登山杖可以减轻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盖等肌肉关节的力量,让腿部感觉更舒服!

2、 冲锋衣:尽量选择专业的户外冲锋衣,因为冲锋衣除了能将外界恶劣天候对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之外,还能将身体产生的水气排出体外,避免让汗水凝聚于中间层,使得隔热效果降低,而无法抵抗外在环境的低温或冷风。现在天气渐渐变暖,两层冲锋衣可能有点热了,可以考虑选择KingCamp的轻薄冲锋衣。

3、 登山鞋:本人一直穿的是KingCamp的徒步鞋,相比凯乐石和哥伦比亚,KingCamp的鞋子性比价更高一些,耐磨抗震,价位也不高。切记不能选择一般的运动鞋,因为没有登山鞋特有的那层耐磨底,碎石多的路面走几次,下方齿就磨完了。

4、背包:背包的大小要看出行路线远近而定,一般在本市周边出行30升左右即可。如果长途出行的话,MM们要有一个55升左右的背包,GG要有一个65升以上的背包。

除了以上精选的必备装备,帐篷、睡袋、防潮垫,炉具、餐具、太阳镜、防晒品等,也是户外出行很重要的装备及配件。总之,有备无患。更多踏青户外装备选择可参考KingCamp踏春专题:二、 饮水方法

爬山时很容易出汗,而当感觉口渴的时候身体其实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因此科学的饮水方法是,在爬山前10到15分钟饮水400至600ml,这样做可以减轻运动中的缺水程度。在登山过程中饮水,应该少量多次,极其口渴时也不要暴饮,可以先喝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咽下,过一会再喝。

三、 登山技巧

为了省力,上山时要重心前倾,很多登山爱好者推荐在崎岖的山路使用登山杖,它可以节省登山者三分之一左右的体力,特别是在背负重装备的情况下;下山时可以采用走Z字形,既节省了体力,也保护膝关节少受冲击。

四、 登山崴脚处理方法

登山时崴脚也是常有的事,忍痛继续走或按摩都是错误的处理方法,因为这样做会加速扭伤处血液循环,不利于恢复。正确做法是冷敷20-30分钟,不要再活动,72小时之后再热敷或涂搽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