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4-01-21 15:24 | 日记本:《读书》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遥。当代作家。路遥的小说多是农村题材担又不局限于农村生活的描写和城市“交叉地带”发生的人和事。特别是着重表现年轻人的生活通过他们爱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缩影。在那段年代里文化革命结束了邓小平上台执政带来了改革开放。

里面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遥是想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在里面各个阶层不论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路遥的精湛的小说功底极其严肃的写作态度使这部小说具备了作为那一段历史最好的辅助教材。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贷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另外一个方面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哪怕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然而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的“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一样哪怕再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斗!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确,两本书在很多地方是有相通的地方。主人公的信念都一样坚韧,百折不回。在路遥的笔下,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奋进,勇于进取的年轻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声音。书里是对于新农村的全景式的描写,突出了从以前的农业模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是改革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孙少平,孙少安,金波,田润生,田晓霞等许许多多各具特点的青年人,他们是整个时代的代表,是整个时代的主人公。

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是全书的主人公。尤其是孙少平更是全书着重刻画的一个新时代有理想,有思想的青年。孙少平上学时,家境是艰苦的。高中时,中午只能吃两个黑馒头,即书上写的“非洲”。但是生活上的艰苦,并没有使他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这个衣着不合体的高个学生,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他积极阅读,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树立了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后来去黄原县城揽工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放弃阅读,一本一本的书带领着这个农村出来的年轻人走出了现实的小圈子,进入了人生的这个大舞台,可以说是阅读使得孙少平变得和其他的人不一样,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处世态度上,也表现他的行为言语上。

孙少平有着庄稼汉勤劳朴实的一面,又有着知识分子肯学上进的一面。他的身份虽然在变,可是他的思想却一直没有变。对比着来看,现在的人,对于信念的坚持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我们其实都在社会或者是周围的影响下改变着什么。如果我们都能像孙少平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放弃追逐自己的理想,执着于完成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标的话,我相信许多人的人生一定会和现在的状态不一样,会好很多。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因此而产生浮躁等不好的情绪。也许我们都需要精神上的洗礼,对于信念的执着我们都应该向孙少平学习。

书上写孙少平第一次去黄原县城揽工,无处安身,于是找到了贾冰一家。当然,小说描写的很真实,贾冰的家人可能是见惯了老乡来家中投宿,所以态度上不是很热情,只是孙少平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在第二天一早就去找到了工作,然后带着一盒饼干来到贾冰的家,送给他的孩子吃。贾冰夫妇这才感受到这个后生和其他人不一样,很懂人情世故,很有做人的原则。于是孙少平给了认识他的人很好的印象。后来临走前,少平向贾冰借书,贾冰很爽快地答应了,后来贾冰还给少平在县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看来真的是将心比心,世界上的人只要你去真心对待,一定会获得回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少平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的建立,自己这一方一定要努力去做好,这样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双方之间才能建立一种超越了年龄和社会地位的联系,这种联系对于一个初涉社会的青年来说太重要了。

书中后来有写到了少平去到了他的一个远房的舅舅家,他舅叫马顺。可是他舅和舅母对他并不好,他只有主动去担水,才能得到他们的一点好脸色。后来在曹书记家上合口石的时候,少平点出了他舅马顺犯下的一个很大的错误,于是虽然帮助了主家,可是却惹怒了他舅一家。他就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继续他的揽工汉生涯,期间得到了曹书记的帮助,在黄原落了户。书中的孙少平是一个明哓是非的人,在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社会上有许多的事情发生了,却没有人站出来。时常看见电视上有公益广告,可是现实中能够不顾自身安危站出来说话的人实在的不多了。记得近来在网络上,还有电视上,有一位女记者被人们称作是中国最美的女记者,她的名字叫曹爱文,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记者,她在采访突发事件--女孩落水的时候,不是继续新闻报道,而是去参加救人,自己给女孩作人工呼吸,作急救。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给予了详尽报道,一时间,曹爱文的名字被人们所广为了解。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有人可以站出来,需要大家都尽自己的一份努力,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文明,更加美好。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是一个极富正义感的青年。在和包工头胡永州的斗争过程中,他表现的是一种正义,不畏邪恶的正义。他帮助了小翠,可是小翠已经堕落了,因为她的家里,也因为她的自身原因,她已经深陷而不能自拔。即使孙少平一次两次可以帮助他,可是如果一个人不能自救,那么别人给予他的再大帮助也是徒然。作者路遥对于小翠也许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任何人都要树立一个自尊自强的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失掉人的最宝贵的品格。即使是出淤泥也要不染。心中一定要有一个声音,不断提醒自己,要自强,不要破罐破摔。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孙少平不愧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儿。在亲情上,他始终深知家中的疾苦,从不因为自己而给家中添加负担。出去工作了以后,总是想着往家中寄钱。在到了铜城大牙湾煤矿,拿到了第一笔钱,他就给家里寄钱了,他想像着父亲拿到汇款单去邮局取钱的幸福画面,真的是一种荣誉感。友情方面,少平有一个最好的朋友--金波。他们两个人之间都尽量为对方着想,他们深深地了解对方。记得在孙少平去黄原揽工的时候,有一次去金波的住处。金波一看到少平,就去食堂打了半脸盆白面片,他知道少平的饭量。而且回来的时候,换了一身很朴素的衣裳,头发也弄乱了,为的是和少平一样,不让他感到差距。他们之间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后来吃完饭,金波知道了少平的处境后,邀请少平来邮局扛包,可是少平太了解金波了,于是说,好朋友各闯天下,不要在一起看对方的难过。少平何尝不是替金波着想呢。好朋友的友谊真的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和财富啊。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堪称是一段美好并且经典的爱情,相信感动了阅读的每一个人。他们相互之间有太多的共同点,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充满了知识分子心心相吸的感觉。他们是思想领域的好伴侣,现实生活中也相互体贴。田晓霞欣赏孙少平的上进和好学,还有思想上的独具想法,不盲从,有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执着的精神,不屈的意志。而孙少平喜欢田晓霞的真,既是真实的真,也是真诚的真,在那个年代,一颗温暖的心温暖了另外的一颗心。田晓霞对于少平的帮助很大,借给了少平很多的书,可以说,在思想的世界里,他们都是彼此的支柱。田晓霞从来没有嫌弃过少平的揽工汉身份,相反,她和少平的感情在一步步加深。后来到了煤矿,田晓霞去看望少平一段。将他们之间的爱情写得很细致。在麻雀山上,那个夕阳的傍晚,一切的记忆仿佛都在提醒读者,这是一段最美的回忆。后来田晓霞因公殉职,少平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这段感情的结局是所有人不愿看到的,那就让我们将它深深的留在心底吧。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田晓霞,只是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擦身而过,把握现在,珍惜现在。

孙少平是一个责任心很重的青年。他对惠英和明明是一种责任,所以后来他回到了煤矿。至于金秀对于他的爱情,他心里清楚,这只是一种由类似兄妹感情过渡来的爱情,所以他选择拒绝。我觉得这是少平的原则,也是他的责任,他不会去接受这一段感情,正如他不会忘记田晓霞一样,这都是一种责任,做人的责任。

孙少平这个人物的形象之所以如此丰满。离不开作者的着力刻画。在作者笔下,孙少平具备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所有条件,他的原则,他的责任,他对亲人朋友以及社会上的弱者和主家的态度,就充分说明了他是一个足以担当任何事情的新青年。他的身上有着太多闪耀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书中的孙少安也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他从十三岁起挑起了全家的重担,他又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在改革了之后,他首先建了一个砖窑厂,用自己勤劳的双水打下了一片事业,他身上的许多优点和少平很相像。通过他和田润叶之间的爱情,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他没有跳出门当户对的封建老套套。可是我们不能怪少安,毕竟他只是想让润叶更加幸福,让她不为难,始终是为她着想的。至于润叶和李向前之间发生的种种,也是少安没有预先想到的,令人欣慰的是,虽然是向前失去了双腿,但是他却收获了爱情,他和润叶最终还是走在了一起。总之,少安是一个勤劳,敢于前进,勇于挑战的青年,和他弟少平一样都是好男儿。

孙兰香也是作者偏爱的人物。兰香自小就很懂事,去捡柴禾,喂猪,还有和他二哥少平一起在清晨采集青草叶上的露水,为奶奶治眼睛。有一次,采好的露水因为兰香的跌倒而全部洒掉,兰香因此还哭了很长的时间。等到兰香去上大学的时候,她和吴仲平之间的爱情也开始了。他们是典型的校园爱情。两个人都一样好学,在很多问题的理解上,论争的很厉害,互相在讨论学问的时候建立并加深了感情,相信他们会有一段不错的美满婚姻。

金波这个人物具有太多的优点。他是少平一生的好朋友。金波的爱情充满了浪漫。但是结局却是漫长无期的思念。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成就了一段传奇。藏族姑娘,美丽的歌声,军营,竹笛,军马厂,夕阳,黄昏,构成那段美好记忆的所有内容。金波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我想一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要人物就是上面了,还有很多的人物也很个性鲜明,比如田福堂,孙玉亭,孙兰花,王满银,孙玉厚,金俊武,田五等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一直在想,《平凡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地方吸引着我。孙少平的人格魅力,他的执着,他的爱情,无一不在牵动读者的眼睛。我也时常会想像自己像孙少平一样揽工,还有下到井下挖煤,当然我知道我不可能有孙少平的人生经历,但是我可以具备少平的许多好的品格,一个人吸引别人的是他的品格。我相信劳动可以改变人,孙少平一开始不也是小学教师,后来去黄原揽工,还不是硬挺了下来,在年青的时候吃点苦,会对以后的人生有很多的好处。也许我的身体条件不行,但是我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要毕业了,我们应该想想以后的路应该怎样走,不要徘徊不前,也不要妄自菲薄。《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励志的书,也是一本心灵史。希望这本书给更多的处于人生抉择路口的青年朋友带去好的建议和指引。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笔记

看完了,终于看完了《平凡的世界》,感悟颇多。只是心口有点堵,看不到真爱的结尾,看不到幸福圆满的结局,主人公孙少平毅然的走着自己的坚实,不卑不亢,不屈不饶,那些真心的爱没有成为他的幸福,或遗憾,或退避,都是为了爱。一种大义凛然,包容博爱,真正男人的形象。恐怕这就是作者所希望读者所领悟的,一种奋发的精神。

看完了,留在脑海里的,慢慢的勾起童年时的模糊的记忆,一种似曾相识的情节,浓缩了的人生精华,不管世事变化沧桑,如何跌宕。支配人的是精神,是不屈的意志。

看完了,获得了什么?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历经苦难,享受爱情亲情友情,领悟生活的基本要素,站稳自己,让思想去飞,肆意奔放。也有自卑,落泊的日子,走过,变成记忆,变成财富,锻炼出不羁的灵魂。

最欣赏主人公孙少平的刻画,真实,顽强,这样的意志定会鼓舞很多人,脚踏实地的向前。美好而寒酸的初恋,却是靠最简朴的饭食而引起的同病相怜;贫富地位如天壤之别的温暖热烈,却以阴阳之隔而让人荡气回肠,真是欲哭无泪。最后走向的是什么?尽管不得而知,但经历之多,人生历练之厚重,不会阻碍他前进的步伐。

当金波找寻蒙古姑娘的罗曼蒂克的爱情的时候,联想起人生的种种冲动,一种纯自然的爱,盘踞着灵魂,八年。人不是应该活在自己的意象中,但你能不为这样的痴情而感动,而落泪?当,心中如期而遇的爱情来到时,是用世俗的眼光打量?是用市侩的天平称量?还是跟着爱情的脚步,信马由缰。当金波唱起别人以为是神经病的歌的时候,不要去怀疑金波的傻,千万不要,原谅年轻,原谅时代。让我们留下敬意,憧憬。愿那份美好,永伴一生。

当田晓霞随洪水逝去的时候,默默的为孙少平难过,就像天边美丽的星星的陨落,为什么如此美好,如此真诚善良的田晓霞,人生的脚步却如此匆匆。美好的一切,不定会长远,人生失望的环节,痛苦的片段,都是人生旅途上无法避免的事实。让思绪痛苦,清醒,只是为了更好的走好人生的未来之路,这样的代价是大的,但又会若隐若现在生活中,在痛苦中感受世事无常,感受天灾人祸,只要不倒下,昂首吧,继续自己的路。

时代的烙印,渗透其中,更增加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在特定环境下的思维,呈现着反反复复的,不停地锤炼着人格,信仰。感受时代的进步,感受人的成长。

田润叶,多年前,这样的女人很多,这是我们善良民族的体现,是一种挣脱,尽管无谓,尽管折磨,但为了心中的那种朦胧,那种兄妹似的初恋情节,多么希望自己勇敢的找寻自己的幸福,不管世俗。但人是现实的,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为了亲情,惟有舍掉自己。当李向前腿残废之后,却毅然担当起责任,不仅仅是同情,是一种悔过,是一种成熟,是一种对生命的责任。

孙少安,成长于苦海,精明却懦弱,其实用懦弱,苛刻了点,只是家的责任,对爱的天平的砝码,缺乏一种价值观念,要走出那样的特定的世界,不融入无奈,真的很难。

里面的人物,都鲜明着自己的性格,浓缩了很多很多,客观的看待,领略路遥先生的意境,在自己的生活中借鉴发扬。

真情的贯穿,是小说的魅力不竭的源泉,重温自会有更进一层的体会。粗读之后,不吐不快。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作文

这是一本平凡的书。

这样的一本书,如果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该有多好。不要太多的赞美,也无须喧嚣的张扬,就这样静静地栖息于图书馆抑或书店的木架中,封面落上一层薄薄的细碎尘埃,任凭日月交替,时光流转,安静的守候岁月。。。

书中有情,有义,有悲欢,有离合,有世事的风云变换,也有家中的柴米油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围绕着一个小村庄中几家人的人生沉浮,作者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娓娓道来。历史一分一秒都不相同,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每一个认真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和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影子。

少安,少平,同根而生的两兄弟,走上的却是不同的两条人生道路:一个安分守己,有情有义;一个不甘平凡,有胆有识。

少安的路是规矩平凡的,种田,持家,过日子,再后来,开砖厂,办学校,情至义尽而温纯仁厚之性格毕现。只是,不知道他在行将就木的那一刻,会不会遗憾这一生有很多想做却又没做成的事,会不会想起恬静温柔青梅竹马的润叶,会不会念起善解人意操劳一生的亡妻。

少平的路是不甘平凡的,上学,思考,出去闯荡,历经人世百态而成长成熟。然而不甘平凡和不平凡,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少平倾其全力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虽然有所改变,却仍然平凡着,但我想至少,他不会后悔自己这一生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刻骨的爱过,铭心的悲伤过,真诚坦荡的生活过,足矣。

生离,是朦胧的月日。少安和润叶的爱情是让人惋惜的,明明互相爱着彼此,却不能在一起。每当夕阳西下,一切归于平静,他和她是否会安静的仰望着天空,想起曾经在一起时那些美好的时光。生离之思如日月般朦胧。。。

死别,是憔悴的落花。少平和晓霞,不经意的相识,一点一滴的相知,直到最后如痴如醉的相爱,两颗善良而炽热的心灵交织在一起,多么美好啊。可晓霞却偏偏红颜命薄,只留下少平一个人靠回忆来温暖心灵。死别之念如落花般憔悴。。。

少安和秀莲,少平和慧英,谁又能说,在一起过的不幸福?爱情和婚姻,莫非当真两不相干。

看完全书,内心是平静的,但也有些伤感,书中的故事太真实,一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