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作文题目随笔
随笔一则
江苏省南京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初二(7)班 俞希贝
寒假的时候,数学老师曾在练习本上布置了几何的复习作业和代数的预习作业。开学后,陈老师批改了这些作业,并对其中的11名同学进行了表扬,让他们不用再写现在练习本上的作业。而这11人中,有一位就是我。刚刚听到这则消息时,我还很高兴,很兴奋。但好景不长,不久我就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与美好。当老师在布置完练习本上的作业后说“这些题目那11名同学不用做”时,往往还要再加一句“那11名同学做黑板上的补充题”。补充题目与书上的题目相比,不仅难度增大,解起来也更加麻烦,所以我总暗暗地想:“早知如此,我还不如退出那11人的行列呢!”然而,有一天,老师因为没有布置补充题目,所以就让我们这11位同学也写书上的题目。当我再一次写书本上的题目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些题目的难度是多么的低,我也才感受到做补充题的乐趣。只有当自己遇到了自己不会的问题而反复思考,最终解决了困难的时候,才会有一种成就感。如果问我这种成就感是什么?我想,这就是竞争的乐趣!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激流勇进,与狂风大浪拼搏,才会不断提高。寒假作业优秀并不代表可以现在休息,而是要向新的顶峰继续攀登!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我也会不断努力。
随笔一则
寒假的时候,数学老师曾在练习本上布置了几何的复习作业和代数的预习作业。开学后,陈老师批改了这些作业,并对其中的11名同学进行了表扬,让他们不用再写现在练习本上的作业。而这11人中,有一位就是我。 刚刚听到这则消息时,我还很高兴,很兴奋。但好景不长,不久我就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与美好。当老师在布置完练习本上的作业后说“这些题目那11名同学不用做”时,往往还要再加一句“那11名同学做黑板上的补充题”。补充题目与书上的题目相比,不仅难度增大,解起来也更加麻烦,所以我总暗暗地想:“早知如此,我还不如退出那11人的行列呢!”然而,有一天,老师因为没有布置补充题目,所以就让我们这11位同学也写书上的题目。当我再一次写书本上的题目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些题目的难度是多么的低,我也才感受到做补充题的乐趣。只有当自己遇到了自己不会的问题而反复思考,最终解决了困难的时候,才会有一种成就感。如果问我这种成就感是什么?我想,这就是竞争的乐趣!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激流勇进,与狂风大浪拼搏,才会不断提高。寒假作业优秀并不代表可以现在休息,而是要向新的顶峰继续攀登! 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我也会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齐老师)
家长会随笔
家长会随笔今天下午一点参加了家长会,跟孩子上台领奖状的时候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毕竟班级里52个孩子只有她上台讲话和领奖,我也跟着孩子沾光,能够上台与大家分享孩子的教育心得,感到无比的自豪。今天的家长会,第一个环节是在五楼的多功能厅,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全校一年级的家长会,会上由李校长给获奖的七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颁发奖状,然后孩子们分别发言,讲述自己一学期以来的进步故事,萌萌汇报的内容是《我爱读书》,虽然有点紧张,但是声音很响亮,很可爱的样子令我心动,能够在400名家长面前敢于发言勇气可嘉。孩子后来跟我说:“拿着话筒讲话的时候差一点就哭啦,心里很激动,是高兴的”。孩子们讲话完了之后是家长发言,主要是讲一下教育孩子的经验,我汇报的题目是《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视频把家庭读书活动展示了出来。本次家长会的第二个环节是在孩子的班级召开的,家长会上班主任张老师准备的很充分,通过PPT不但把班级的各方面情况向全体家长汇报,并且还邀请部分家长把他们的教育经验介绍给大家,听了他们的发言,真是受益非浅,想想自己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称职,自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张老师在会上讲的很实在,我听了之后感到老师真的很不容易,孩子们这么小,班级里什么事情都得管,并且他也是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妈妈,想想我们每个家庭两个大人教育一个孩子有时会焦头烂额,况且张老师面对的是班级里的52个孩子,每个人都要照顾到,如果怠慢了哪个孩子家长都会有意见的。怪不得老师开玩笑说以后死活不让自己的孩子当老师,特别是小学的老师,简直太累啦!今天的家长会上还得到了一个启示,平时家长和孩子为班级做的每件事情老师都会记得,期末开家长会的时候会通报给大家,看着每次念到李悦萌的名字的时候孩子脸上洋溢的灿烂的笑容,我也下定决心以后鼓励孩子尽量多的参加班级的活动,为班级做贡献!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其实家长也在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但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还,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要抓住现在,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吧,给她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尽到做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吧,不要让孩子留有遗憾就好,一切为了孩子…….xml:namespaceprefix=st1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2011年1月18日随笔
有你陪伴
“该死的作文题,好难写啊。”我以只有同桌听得到的声音低低咒骂。
“是啊。我的脑细胞都快消耗完了,却还不知该如何下笔。吟幽幽地回答。
“唉······”我们同时叹气。。
盯着眼前的作文题目,我的脑袋里却是茫然一片。捏着笔的手不禁岑出了冷汗。
《同舟共济》,什么烂作文题嘛我都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可是文明时代,怎么可能会有坏事发生,又何来“同舟共济”?我一股脑的往这边钻。
听着同学们刷刷刷的写作声 , 看着时间滴答滴答的流逝,我和吟急得满头大汗。
“作文好讨厌啊!”
“可谓是成长中的第一大烦恼。”我顺口接了下去。
吟很赞同地点点头。
不知我们交上空白卷,老师和同学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我想更多的是惊讶吧;或许全部都是惊讶。这个机率是完全有可能的。我突然有种期待的感觉。
我、吟,两个老师最得意的写作门生,却在足够的时间里写不出一点东西,这不让人惊讶才叫奇快呢。
我有点想要苦笑。
只有我和吟才知道,全班最头疼写作文的莫过于我们俩了。可是偏偏我俩写出的作文却是全班最好的。无奈,又不能跟同学诉苦。有谁会相信两个“写作高手”会头痛写作文?在他们眼里这只是一种吹嘘罢了。他们一直固执地认为写作文时候的我们是最享受的那时的我们会很快乐。只有我和吟才知道其中的无奈。或许老师也很难读懂我们吧。
我们真的背负着很重的希望。如果像他们那样潇洒地随笔就写,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可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不想看见老师失望的眼神,可不想失去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
或许成为第一的人并不是最幸福,因为他要承担的是所有的人的希望,甚至还有自己内心的恐惧。而那虽是最后几名却在努力追赶的人反而是最快乐的吧。
幸好,我并不孤单,因为有吟跟我······
唔,“同舟共济”。
对啊,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嘛。我的眼睛闪闪发光。
我抬头望向吟,正好接触到两颗黑宝石。看来她也已经搞定了。
我们相似一笑,着手写作。
哈哈,吟,这次我肯定比你写的快。
那就试试吧。
看着我们用心血完成的杰作,自豪的笑了。
烦恼的背后或许就是美丽的彩虹吧!
同山中心学校七( 3 )班 许莎
我为什么狂?
我为什么狂?人总要有些自己的爱好,活出真性情。人比一切自然生物高贵的多在于人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有思想。玩物丧志,但我更情愿相信蒙田的话:“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来自于生活的写意,其余一切,包括从政、发财、经营、发财,充其量只能算是这一事业的一些点缀罢了。”玩物亦可以养志。记得,有人说90后的共同特点是爱好兴趣广泛,却不深入。这大概算一条,但是,不深入,这点却不赞同。
我为什么狂?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从一而终是好事;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是兴趣爱好广泛未尝不是件令人欣喜的事,至少当你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时,不至于无聊几近空虚。所以,看到这题目,实在令我为难,我爱很多东西,若不能让我一一抒写,表达内心的想法,真是感到遗憾。
我为书狂!
90后的幸福之处在于,我们这一代人在精神上的洗礼是空前盛大的,读杜拉斯、看岩井俊二、品……正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因为心中对个性的向往,才反映出我们与众不同的阅读品味。倒不是说那些主流名著我们不读,只是那些非主流的名著更受我的喜爱。三毛的随笔,娓娓道来,感觉如一姐姐在你面前与你轻轻诉说她的成长历程,表达她的人生感悟,描绘她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没有所谓的华丽丽的辞藻,没有所谓的说教,有的只是心灵上的交流。在一本又一本的随笔录中,找到知己,得到心灵上的放松。还有那个说“生活在别处”的捷克人米兰•昆德拉,也许他的话在主流名著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轻与重讲起到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想起同学说,平均一人一生大约看过522本书,当时就很自豪的想,怕我早已不止了吧。看着书架上不断更新的书籍,很幸福,很充实。这些书,丰富着我的生活,让我在寂寥无人的时候,可以找到对话的对象,他们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俯瞰着我的经历,给我以启迪。一如周国平所说:“丰富的安静。”独自在灯下,品味浓郁的寂寞,浓郁的无可排遣,自斟自饮生活的酒,体味读书的茶香,也别有一番酩酊。
我为旅行狂!
也许是受多了许多行者的故事的影响,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出去看一看这万千世界。也去过不少地方,但终归感觉只是个游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出游。无非同周围的多数人一样,报个旅行团,省去一切烦恼。于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定点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旅行途中的漂泊之感,辛酸之苦,以及见证人与人的故事,是一般的游客难以体悟的。很喜欢仓央嘉措的一句话:“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求来生,只为今生与你遇见。”道出人与人之间的奇遇。佛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偶然的相遇、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一起哪怕只有一个微笑、看每一个站台上人来人往,都是一件特殊的体味。短暂的交集,之后的不知能否再见的再见,都那么令人神醉。旅途中充满着未知,一切的一切都使人着迷:汽车奔驰在视野开阔的大道上,夹杂着风与汽油的味道,那种让人觉得若有所失的旅行的味道,一种漂泊的孤寂,却是自己与自己最真实的碰撞。有些地方,一直在心中,美了许久许久。旅行,出发,漂泊,回归,遇见,在路上……
我为电影狂!
亦正如艺术本身,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有些电影以其超炫的特效技术赚取眼球,有些电影以其唯美的画面展现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有些小电影以很少的投入却以丰富的内涵博得好评如潮。《放牛班的春天》,法国电影,充满天籁童声,充满温情,让你静静流泪的电影。但是我却在眼泪落下后,变的羞愧,因为整部片子,其实都是一个自私孩子的美梦。《仙境之桥》,美国电影,简单却唯美的画面,两个天真孩子的幻想与现实的摩擦,自由,无拘束的状态,无法与世界沟通的孩子。想起了几米的《星空》:“孤单时,仍要守护住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有光。”他们,好像与世界格格不入,却是最了解自然的幸福孩子。不是魔幻,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心灵启蒙老师——邻家女孩。成长,以及成长的烦恼是个永恒的话题。《南京!南京!》,中国电影,看完后,没有愤怒,没有流我为什么狂?人总要有些自己的爱好,活出真性情。人比一切自然生物高贵的多在于人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有思想。玩物丧志,但我更情愿相信蒙田的话:“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来自于生活的写意,其余一切,包括从政、发财、经营、发财,充其量只能算是这一事业的一些点缀罢了。”玩物亦可以养志。记得,有人说90后的共同特点是爱好兴趣广泛,却不深入。这大概算一条,但是,不深入,这点却不赞同。
我为什么狂?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从一而终是好事;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是兴趣爱好广泛未尝不是件令人欣喜的事,至少当你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时,不至于无聊几近空虚。所以,看到这题目,实在令我为难,我爱很多东西,若不能让我一一抒写,表达内心的想法,真是感到遗憾。
我为书狂!
90后的幸福之处在于,我们这一代人在精神上的洗礼是空前盛大的,读杜拉斯、看岩井俊二、品……正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因为心中对个性的向往,才反映出我们与众不同的阅读品味。倒不是说那些主流名著我们不读,只是那些非主流的名著更受我的喜爱。三毛的随笔,娓娓道来,感觉如一姐姐在你面前与你轻轻诉说她的成长历程,表达她的人生感悟,描绘她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没有所谓的华丽丽的辞藻,没有所谓的说教,有的只是心灵上的交流。在一本又一本的随笔录中,找到知己,得到心灵上的放松。还有那个说“生活在别处”的捷克人米兰•昆德拉,也许他的话在主流名著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轻与重讲起到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想起同学说,平均一人一生大约看过522本书,当时就很自豪的想,怕我早已不止了吧。看着书架上不断更新的书籍,很幸福,很充实。这些书,丰富着我的生活,让我在寂寥无人的时候,可以找到对话的对象,他们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俯瞰着我的经历,给我以启迪。一如周国平所说:“丰富的安静。”独自在灯下,品味浓郁的寂寞,浓郁的无可排遣,自斟自饮生活的酒,体味读书的茶香,也别有一番酩酊。
我为旅行狂!
也许是受多了许多行者的故事的影响,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出去看一看这万千世界。也去过不少地方,但终归感觉只是个游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出游。无非同周围的多数人一样,报个旅行团,省去一切烦恼。于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定点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旅行途中的漂泊之感,辛酸之苦,以及见证人与人的故事,是一般的游客难以体悟的。很喜欢仓央嘉措的一句话:“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求来生,只为今生与你遇见。”道出人与人之间的奇遇。佛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偶然的相遇、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一起哪怕只有一个微笑、看每一个站台上人来人往,都是一件特殊的体味。短暂的交集,之后的不知能否再见的再见,都那么令人神醉。旅途中充满着未知,一切的一切都使人着迷:汽车奔驰在视野开阔的大道上,夹杂着风与汽油的味道,那种让人觉得若有所失的旅行的味道,一种漂泊的孤寂,却是自己与自己最真实的碰撞。有些地方,一直在心中,美了许久许久。旅行,出发,漂泊,回归,遇见,在路上……
我为电影狂!
亦正如艺术本身,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有些电影以其超炫的特效技术赚取眼球,有些电影以其唯美的画面展现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有些小电影以很少的投入却以丰富的内涵博得好评如潮。《放牛班的春天》,法国电影,充满天籁童声,充满温情,让你静静流泪的电影。但是我却在眼泪落下后,变的羞愧,因为整部片子,其实都是一个自私孩子的美梦。《仙境之桥》,美国电影,简单却唯美的画面,两个天真孩子的幻想与现实的摩擦,自由,无拘束的状态,无法与世界沟通的孩子。想起了几米的《星空》:“孤单时,仍要守护住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有光。”他们,好像与世界格格不入,却是最了解自然的幸福孩子。不是魔幻,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心灵启蒙老师——邻家女孩。成长,以及成长的烦恼是个永恒的话题。《南京!南京!》,中国电影,看完后,没有愤怒,没有流我为什么狂?人总要有些自己的爱好,活出真性情。人比一切自然生物高贵的多在于人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有思想。玩物丧志,但我更情愿相信蒙田的话:“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来自于生活的写意,其余一切,包括从政、发财、经营、发财,充其量只能算是这一事业的一些点缀罢了。”玩物亦可以养志。记得,有人说90后的共同特点是爱好兴趣广泛,却不深入。这大概算一条,但是,不深入,这点却不赞同。
我为什么狂?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从一而终是好事;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是兴趣爱好广泛未尝不是件令人欣喜的事,至少当你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时,不至于无聊几近空虚。所以,看到这题目,实在令我为难,我爱很多东西,若不能让我一一抒写,表达内心的想法,真是感到遗憾。
我为书狂!
90后的幸福之处在于,我们这一代人在精神上的洗礼是空前盛大的,读杜拉斯、看岩井俊二、品……正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因为心中对个性的向往,才反映出我们与众不同的阅读品味。倒不是说那些主流名著我们不读,只是那些非主流的名著更受我的喜爱。三毛的随笔,娓娓道来,感觉如一姐姐在你面前与你轻轻诉说她的成长历程,表达她的人生感悟,描绘她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没有所谓的华丽丽的辞藻,没有所谓的说教,有的只是心灵上的交流。在一本又一本的随笔录中,找到知己,得到心灵上的放松。还有那个说“生活在别处”的捷克人米兰•昆德拉,也许他的话在主流名著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轻与重讲起到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想起同学说,平均一人一生大约看过522本书,当时就很自豪的想,怕我早已不止了吧。看着书架上不断更新的书籍,很幸福,很充实。这些书,丰富着我的生活,让我在寂寥无人的时候,可以找到对话的对象,他们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俯瞰着我的经历,给我以启迪。一如周国平所说:“丰富的安静。”独自在灯下,品味浓郁的寂寞,浓郁的无可排遣,自斟自饮生活的酒,体味读书的茶香,也别有一番酩酊。
我为旅行狂!
也许是受多了许多行者的故事的影响,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出去看一看这万千世界。也去过不少地方,但终归感觉只是个游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出游。无非同周围的多数人一样,报个旅行团,省去一切烦恼。于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定点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旅行途中的漂泊之感,辛酸之苦,以及见证人与人的故事,是一般的游客难以体悟的。很喜欢仓央嘉措的一句话:“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求来生,只为今生与你遇见。”道出人与人之间的奇遇。佛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偶然的相遇、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一起哪怕只有一个微笑、看每一个站台上人来人往,都是一件特殊的体味。短暂的交集,之后的不知能否再见的再见,都那么令人神醉。旅途中充满着未知,一切的一切都使人着迷:汽车奔驰在视野开阔的大道上,夹杂着风与汽油的味道,那种让人觉得若有所失的旅行的味道,一种漂泊的孤寂,却是自己与自己最真实的碰撞。有些地方,一直在心中,美了许久许久。旅行,出发,漂泊,回归,遇见,在路上……
我为电影狂!
亦正如艺术本身,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有些电影以其超炫的特效技术赚取眼球,有些电影以其唯美的画面展现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有些小电影以很少的投入却以丰富的内涵博得好评如潮。《放牛班的春天》,法国电影,充满天籁童声,充满温情,让你静静流泪的电影。但是我却在眼泪落下后,变的羞愧,因为整部片子,其实都是一个自私孩子的美梦。《仙境之桥》,美国电影,简单却唯美的画面,两个天真孩子的幻想与现实的摩擦,自由,无拘束的状态,无法与世界沟通的孩子。想起了几米的《星空》:“孤单时,仍要守护住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有光。”他们,好像与世界格格不入,却是最了解自然的幸福孩子。不是魔幻,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心灵启蒙老师——邻家女孩。成长,以及成长的烦恼是个永恒的话题。《南京!南京!》,中国电影,看完后,没有愤怒,没有流我为什么狂?人总要有些自己的爱好,活出真性情。人比一切自然生物高贵的多在于人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有思想。玩物丧志,但我更情愿相信蒙田的话:“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来自于生活的写意,其余一切,包括从政、发财、经营、发财,充其量只能算是这一事业的一些点缀罢了。”玩物亦可以养志。记得,有人说90后的共同特点是爱好兴趣广泛,却不深入。这大概算一条,但是,不深入,这点却不赞同。
我为什么狂?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从一而终是好事;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是兴趣爱好广泛未尝不是件令人欣喜的事,至少当你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时,不至于无聊几近空虚。所以,看到这题目,实在令我为难,我爱很多东西,若不能让我一一抒写,表达内心的想法,真是感到遗憾。
我为书狂!
90后的幸福之处在于,我们这一代人在精神上的洗礼是空前盛大的,读杜拉斯、看岩井俊二、品……正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因为心中对个性的向往,才反映出我们与众不同的阅读品味。倒不是说那些主流名著我们不读,只是那些非主流的名著更受我的喜爱。三毛的随笔,娓娓道来,感觉如一姐姐在你面前与你轻轻诉说她的成长历程,表达她的人生感悟,描绘她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没有所谓的华丽丽的辞藻,没有所谓的说教,有的只是心灵上的交流。在一本又一本的随笔录中,找到知己,得到心灵上的放松。还有那个说“生活在别处”的捷克人米兰•昆德拉,也许他的话在主流名著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轻与重讲起到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想起同学说,平均一人一生大约看过522本书,当时就很自豪的想,怕我早已不止了吧。看着书架上不断更新的书籍,很幸福,很充实。这些书,丰富着我的生活,让我在寂寥无人的时候,可以找到对话的对象,他们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俯瞰着我的经历,给我以启迪。一如周国平所说:“丰富的安静。”独自在灯下,品味浓郁的寂寞,浓郁的无可排遣,自斟自饮生活的酒,体味读书的茶香,也别有一番酩酊。
我为旅行狂!
也许是受多了许多行者的故事的影响,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出去看一看这万千世界。也去过不少地方,但终归感觉只是个游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出游。无非同周围的多数人一样,报个旅行团,省去一切烦恼。于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定点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旅行途中的漂泊之感,辛酸之苦,以及见证人与人的故事,是一般的游客难以体悟的。很喜欢仓央嘉措的一句话:“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求来生,只为今生与你遇见。”道出人与人之间的奇遇。佛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偶然的相遇、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一起哪怕只有一个微笑、看每一个站台上人来人往,都是一件特殊的体味。短暂的交集,之后的不知能否再见的再见,都那么令人神醉。旅途中充满着未知,一切的一切都使人着迷:汽车奔驰在视野开阔的大道上,夹杂着风与汽油的味道,那种让人觉得若有所失的旅行的味道,一种漂泊的孤寂,却是自己与自己最真实的碰撞。有些地方,一直在心中,美了许久许久。旅行,出发,漂泊,回归,遇见,在路上……
我为电影狂!
亦正如艺术本身,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有些电影以其超炫的特效技术赚取眼球,有些电影以其唯美的画面展现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有些小电影以很少的投入却以丰富的内涵博得好评如潮。《放牛班的春天》,法国电影,充满天籁童声,充满温情,让你静静流泪的电影。但是我却在眼泪落下后,变的羞愧,因为整部片子,其实都是一个自私孩子的美梦。《仙境之桥》,美国电影,简单却唯美的画面,两个天真孩子的幻想与现实的摩擦,自由,无拘束的状态,无法与世界沟通的孩子。想起了几米的《星空》:“孤单时,仍要守护住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有光。”他们,好像与世界格格不入,却是最了解自然的幸福孩子。不是魔幻,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心灵启蒙老师——邻家女孩。成长,以及成长的烦恼是个永恒的话题。《南京!南京!》,中国电影,看完后,没有愤怒,没有流我为什么狂?人总要有些自己的爱好,活出真性情。人比一切自然生物高贵的多在于人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有思想。玩物丧志,但我更情愿相信蒙田的话:“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来自于生活的写意,其余一切,包括从政、发财、经营、发财,充其量只能算是这一事业的一些点缀罢了。”玩物亦可以养志。记得,有人说90后的共同特点是爱好兴趣广泛,却不深入。这大概算一条,但是,不深入,这点却不赞同。
我为什么狂?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从一而终是好事;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是兴趣爱好广泛未尝不是件令人欣喜的事,至少当你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时,不至于无聊几近空虚。所以,看到这题目,实在令我为难,我爱很多东西,若不能让我一一抒写,表达内心的想法,真是感到遗憾。
我为书狂!
90后的幸福之处在于,我们这一代人在精神上的洗礼是空前盛大的,读杜拉斯、看岩井俊二、品……正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因为心中对个性的向往,才反映出我们与众不同的阅读品味。倒不是说那些主流名著我们不读,只是那些非主流的名著更受我的喜爱。三毛的随笔,娓娓道来,感觉如一姐姐在你面前与你轻轻诉说她的成长历程,表达她的人生感悟,描绘她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没有所谓的华丽丽的辞藻,没有所谓的说教,有的只是心灵上的交流。在一本又一本的随笔录中,找到知己,得到心灵上的放松。还有那个说“生活在别处”的捷克人米兰•昆德拉,也许他的话在主流名著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轻与重讲起到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想起同学说,平均一人一生大约看过522本书,当时就很自豪的想,怕我早已不止了吧。看着书架上不断更新的书籍,很幸福,很充实。这些书,丰富着我的生活,让我在寂寥无人的时候,可以找到对话的对象,他们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俯瞰着我的经历,给我以启迪。一如周国平所说:“丰富的安静。”独自在灯下,品味浓郁的寂寞,浓郁的无可排遣,自斟自饮生活的酒,体味读书的茶香,也别有一番酩酊。
我为旅行狂!
也许是受多了许多行者的故事的影响,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出去看一看这万千世界。也去过不少地方,但终归感觉只是个游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出游。无非同周围的多数人一样,报个旅行团,省去一切烦恼。于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定点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旅行途中的漂泊之感,辛酸之苦,以及见证人与人的故事,是一般的游客难以体悟的。很喜欢仓央嘉措的一句话:“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求来生,只为今生与你遇见。”道出人与人之间的奇遇。佛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偶然的相遇、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一起哪怕只有一个微笑、看每一个站台上人来人往,都是一件特殊的体味。短暂的交集,之后的不知能否再见的再见,都那么令人神醉。旅途中充满着未知,一切的一切都使人着迷:汽车奔驰在视野开阔的大道上,夹杂着风与汽油的味道,那种让人觉得若有所失的旅行的味道,一种漂泊的孤寂,却是自己与自己最真实的碰撞。有些地方,一直在心中,美了许久许久。旅行,出发,漂泊,回归,遇见,在路上……
我为电影狂!
亦正如艺术本身,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有些电影以其超炫的特效技术赚取眼球,有些电影以其唯美的画面展现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有些小电影以很少的投入却以丰富的内涵博得好评如潮。《放牛班的春天》,法国电影,充满天籁童声,充满温情,让你静静流泪的电影。但是我却在眼泪落下后,变的羞愧,因为整部片子,其实都是一个自私孩子的美梦。《仙境之桥》,美国电影,简单却唯美的画面,两个天真孩子的幻想与现实的摩擦,自由,无拘束的状态,无法与世界沟通的孩子。想起了几米的《星空》:“孤单时,仍要守护住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有光。”他们,好像与世界格格不入,却是最了解自然的幸福孩子。不是魔幻,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心灵启蒙老师——邻家女孩。成长,以及成长的烦恼是个永恒的话题。《南京!南京!》,中国电影,看完后,没有愤怒,没有流我为什么狂?人总要有些自己的爱好,活出真性情。人比一切自然生物高贵的多在于人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有思想。玩物丧志,但我更情愿相信蒙田的话:“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来自于生活的写意,其余一切,包括从政、发财、经营、发财,充其量只能算是这一事业的一些点缀罢了。”玩物亦可以养志。记得,有人说90后的共同特点是爱好兴趣广泛,却不深入。这大概算一条,但是,不深入,这点却不赞同。
我为什么狂?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从一而终是好事;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是兴趣爱好广泛未尝不是件令人欣喜的事,至少当你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时,不至于无聊几近空虚。所以,看到这题目,实在令我为难,我爱很多东西,若不能让我一一抒写,表达内心的想法,真是感到遗憾。
我为书狂!
90后的幸福之处在于,我们这一代人在精神上的洗礼是空前盛大的,读杜拉斯、看岩井俊二、品……正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因为心中对个性的向往,才反映出我们与众不同的阅读品味。倒不是说那些主流名著我们不读,只是那些非主流的名著更受我的喜爱。三毛的随笔,娓娓道来,感觉如一姐姐在你面前与你轻轻诉说她的成长历程,表达她的人生感悟,描绘她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没有所谓的华丽丽的辞藻,没有所谓的说教,有的只是心灵上的交流。在一本又一本的随笔录中,找到知己,得到心灵上的放松。还有那个说“生活在别处”的捷克人米兰•昆德拉,也许他的话在主流名著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轻与重讲起到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想起同学说,平均一人一生大约看过522本书,当时就很自豪的想,怕我早已不止了吧。看着书架上不断更新的书籍,很幸福,很充实。这些书,丰富着我的生活,让我在寂寥无人的时候,可以找到对话的对象,他们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俯瞰着我的经历,给我以启迪。一如周国平所说:“丰富的安静。”独自在灯下,品味浓郁的寂寞,浓郁的无可排遣,自斟自饮生活的酒,体味读书的茶香,也别有一番酩酊。
我为旅行狂!
也许是受多了许多行者的故事的影响,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出去看一看这万千世界。也去过不少地方,但终归感觉只是个游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出游。无非同周围的多数人一样,报个旅行团,省去一切烦恼。于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定点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旅行途中的漂泊之感,辛酸之苦,以及见证人与人的故事,是一般的游客难以体悟的。很喜欢仓央嘉措的一句话:“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求来生,只为今生与你遇见。”道出人与人之间的奇遇。佛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偶然的相遇、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一起哪怕只有一个微笑、看每一个站台上人来人往,都是一件特殊的体味。短暂的交集,之后的不知能否再见的再见,都那么令人神醉。旅途中充满着未知,一切的一切都使人着迷:汽车奔驰在视野开阔的大道上,夹杂着风与汽油的味道,那种让人觉得若有所失的旅行的味道,一种漂泊的孤寂,却是自己与自己最真实的碰撞。有些地方,一直在心中,美了许久许久。旅行,出发,漂泊,回归,遇见,在路上……
我为电影狂!
亦正如艺术本身,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有些电影以其超炫的特效技术赚取眼球,有些电影以其唯美的画面展现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有些小电影以很少的投入却以丰富的内涵博得好评如潮。《放牛班的春天》,法国电影,充满天籁童声,充满温情,让你静静流泪的电影。但是我却在眼泪落下后,变的羞愧,因为整部片子,其实都是一个自私孩子的美梦。《仙境之桥》,美国电影,简单却唯美的画面,两个天真孩子的幻想与现实的摩擦,自由,无拘束的状态,无法与世界沟通的孩子。想起了几米的《星空》:“孤单时,仍要守护住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有光。”他们,好像与世界格格不入,却是最了解自然的幸福孩子。不是魔幻,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心灵启蒙老师——邻家女孩。成长,以及成长的烦恼是个永恒的话题。《南京!南京!》,中国电影,看完后,没有愤怒,没有流我为什么狂?人总要有些自己的爱好,活出真性情。人比一切自然生物高贵的多在于人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有思想。玩物丧志,但我更情愿相信蒙田的话:“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来自于生活的写意,其余一切,包括从政、发财、经营、发财,充其量只能算是这一事业的一些点缀罢了。”玩物亦可以养志。记得,有人说90后的共同特点是爱好兴趣广泛,却不深入。这大概算一条,但是,不深入,这点却不赞同。
我为什么狂?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从一而终是好事;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是兴趣爱好广泛未尝不是件令人欣喜的事,至少当你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时,不至于无聊几近空虚。所以,看到这题目,实在令我为难,我爱很多东西,若不能让我一一抒写,表达内心的想法,真是感到遗憾。
我为书狂!
90后的幸福之处在于,我们这一代人在精神上的洗礼是空前盛大的,读杜拉斯、看岩井俊二、品……正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因为心中对个性的向往,才反映出我们与众不同的阅读品味。倒不是说那些主流名著我们不读,只是那些非主流的名著更受我的喜爱。三毛的随笔,娓娓道来,感觉如一姐姐在你面前与你轻轻诉说她的成长历程,表达她的人生感悟,描绘她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没有所谓的华丽丽的辞藻,没有所谓的说教,有的只是心灵上的交流。在一本又一本的随笔录中,找到知己,得到心灵上的放松。还有那个说“生活在别处”的捷克人米兰•昆德拉,也许他的话在主流名著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轻与重讲起到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想起同学说,平均一人一生大约看过522本书,当时就很自豪的想,怕我早已不止了吧。看着书架上不断更新的书籍,很幸福,很充实。这些书,丰富着我的生活,让我在寂寥无人的时候,可以找到对话的对象,他们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俯瞰着我的经历,给我以启迪。一如周国平所说:“丰富的安静。”独自在灯下,品味浓郁的寂寞,浓郁的无可排遣,自斟自饮生活的酒,体味读书的茶香,也别有一番酩酊。
我为旅行狂!
也许是受多了许多行者的故事的影响,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出去看一看这万千世界。也去过不少地方,但终归感觉只是个游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出游。无非同周围的多数人一样,报个旅行团,省去一切烦恼。于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定点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旅行途中的漂泊之感,辛酸之苦,以及见证人与人的故事,是一般的游客难以体悟的。很喜欢仓央嘉措的一句话:“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求来生,只为今生与你遇见。”道出人与人之间的奇遇。佛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偶然的相遇、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一起哪怕只有一个微笑、看每一个站台上人来人往,都是一件特殊的体味。短暂的交集,之后的不知能否再见的再见,都那么令人神醉。旅途中充满着未知,一切的一切都使人着迷:汽车奔驰在视野开阔的大道上,夹杂着风与汽油的味道,那种让人觉得若有所失的旅行的味道,一种漂泊的孤寂,却是自己与自己最真实的碰撞。有些地方,一直在心中,美了许久许久。旅行,出发,漂泊,回归,遇见,在路上……
我为电影狂!
亦正如艺术本身,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有些电影以其超炫的特效技术赚取眼球,有些电影以其唯美的画面展现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有些小电影以很少的投入却以丰富的内涵博得好评如潮。《放牛班的春天》,法国电影,充满天籁童声,充满温情,让你静静流泪的电影。但是我却在眼泪落下后,变的羞愧,因为整部片子,其实都是一个自私孩子的美梦。《仙境之桥》,美国电影,简单却唯美的画面,两个天真孩子的幻想与现实的摩擦,自由,无拘束的状态,无法与世界沟通的孩子。想起了几米的《星空》:“孤单时,仍要守护住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有光。”他们,好像与世界格格不入,却是最了解自然的幸福孩子。不是魔幻,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心灵启蒙老师——邻家女孩。成长,以及成长的烦恼是个永恒的话题。《南京!南京!》,中国电影,看完后,没有愤怒,没有流
没有题目的..随笔
我想过的景致总是如此哀伤美丽,就好像夕鸟在金黄的天际里侧翼,划过那一道道不曾渲染的梦,留下那一曲曲令人断肠的歌。我们所以能回忆起曾经灼热在轻狂中的年纪,是如此消逝在繁华的霓虹里。
这深沉的时间该如何开头,我们逃避着生活在喧嚣中的自己,是如何丢弃从前命轮中的一片阳光。哭泣里也不愿意放下那些无谓的年华。而光阴不允许的,也正是自己所欲弥留的片段。我总是在想生命想要留下的画面,会不会亦在永无止境的冲刷中淡去?我仿佛发觉自己好像在霎时间老了许多就像斑驳的记忆里刻下了许多婆娑的线条一样,怀念过去的种种琐事经历,却又被现实的沧桑迷茫给包围。陷入深渊的,除了情绪外,还有尘封在光阴里多时的情感。一个感性的人,总会有一只很好的笔,来描绘这颓废的浮世与残破支离的现实带给自己的心情与叹息。我欲见证时间掠过的痕迹。在掠过的岁月里,慢慢抚平那些被锁在曾经与现实之间泅渡的伤痛哭泣。
夜,轻轻滑落在未曾打湿的回忆里,而回忆总会有那么多零散的美丽,在不断地更迭,更迭苦了自己,却不忍心将它们支离,好像这就是唯一能通往过去的道路,而道路旁所部满的琪花荆棘,则是每一个过去在现实里让我们留下的泪滴。感受每一个来自过去的心声如汹涌的潮水向我们扑来,任这些零碎的记忆侵没我们的身躯,你不会感到痛苦,而真正的生命却无法给予你最清晰的诠释。所以某些人就一直在寻觅,寻觅某些感到珍贵的光阴。无悔光阴。
我们究竟是不是只是红尘中的一些过客?生命真的想给我们留下些什么,或许人一生中无法忘却的有几段难舍的日子,像折子戏一样,将它们与这流金岁月完全隔离。尘封。因此我才明白纯蓝的天空创造的并不是最真实的梦,而最真实的梦却可以让不真实的天空纯蓝。因为像某些遗失已久的信仰在霎时间让某些人明白了曾经。哭泣只是推脱。责任在于自己,没有去见证,过去的一些回忆。我隐约记得小时也曾听过:
梦里没有曾经,梦很孤单。
现实有了回忆,回忆亦难。
所以用这篇文字很少的文章来纪念我遗失后又想努力记起的时光,每个人都存在一段无法忘却的曾经,而曾经如同流逝的岁月,在繁华的霓虹里褪去了它年轻的容颜。只是想用这只笔把这些快要忘记的心情记下来。
到不了的远方,回不去的曾经。
女儿期中考随笔(父亲版)
据说今年的冬天是个暖冬,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现在已经是十一月的中旬,除了前几日早晚骑车时感到冷嗖嗖外,几乎没有感到什么万物肃杀的感觉。虽然女儿前几日单元小考地理只考了三十几分,历史考了五十几分,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外,也并没有什么让我感到凉意,感觉女儿的课没有上多少,在中考前抓紧复习、逐章逐节细细阅读,应该是能够考好的,特别是地理,不象历史还有那么多年代的记忆,有什么理由不考好!事实上我和她也是这么做的,细细的阅读、细细的问、细细的考核,再告诉重点的考试点,拿个90多分应该没什么问题。还有数学,这个小丫头,前不写“解”,后不写“答”,中间的步骤也不严谨,特别是有的题目,看起来是会做的了,过程却寥寥数笔,明显不得分,她以为改卷的老师都是她请的,答案对了就能得分?讲的口干舌燥,也不知道她能记住几何?!
冬天真的来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寒冷,伴随着冬天的,还有比寒冷更让人绝望的中考成绩。英语考了87.5,比单元考试退了7、8分,早上听不见她的朗读,晚上听不到她的背诵,强制性的背读磕磕巴巴,是给我读的吧,也许后边会考的好,暂且不说;历史考试86分,虽然不尽如人意,总算进步了;语文82分,看到那一篇作文,竟然连400多的排名都好意思写上去,竟然连别人因为姓氏拼音的原因排到前一个名次都写了出来,我感到非常悲哀,如果是第一名和第二名,那还值得说一说,而这竟是400多的排名,还好没有老师在旁边,否则我们的脸往哪儿放?一个学生,不思进取,不思努力学习、不思刻苦奋斗,却耿耿于怀那400多位的排名,她怎么能够学好?一个学生,应该胸怀那千百个名次的第一、第二,至少也应该是名列前茅,前十名、前二十名、或者前一百名,怎么能够想到那400多名,而且那么耿耿于怀?只扣6分已经是笔下留情了。难道没考虑过么,在那个自由体散文诗中,难道没有告诉你,来到新的学校,友谊是要的,竞争也已经开始,为班级做事是要的,踏踏实实地学习、一分一分的进步也很关键;在那个散文诗中,难道表现的不够豪迈,那是学习的战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藐视那100分和第一名同学,但豪迈之后呢,拿什么去豪迈?我的女儿,你想过吗?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和严谨认真的作风,那叫战术,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重视你得到的每一分,那一分怎么来的,平实的训练和脑袋的思考,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作业巩固,而你,在干什么!盲目的自信、虚浮的作风。还有那扣分最多的阅读理解,理解能力的脆弱,平时读的书干吗去了?
冬天真的来了,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我已经感到冰天雪地!我的思想已经凝固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的地理竟然只考了56分,我好吃惊、但我更吃惊的是那丢掉的40多分竟然都是刚刚学过的,她连那个非洲的形状和亚洲都搞不清,她知道乌拉尔山脉、难道竟不知道它连着欧洲和亚洲吗,难道不知道山边上还有一个乌拉尔湖吗?选择也连错了6、7个,她考试的时候在睡觉么?她考试的时候梦游到单元考试前去了么?她考试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啊!只有天知道。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这是谁说的?我的女儿,到底你知还是不知!数学吗,迟迟不能告诉我们分数,估计也拿不出什么高分吧。事实确实如此,发了数学卷子却不给我们看,很明显的有曾经会做的题目没有得到分,谎话连篇,一个谎话掩盖着另一个谎话,情节恶劣,那还有一点诚实的影子,哪还有一点进取的心,反正我早就预计到了,那么恶劣的学习习惯,斤斤计较那练习的分数,我的谆谆教导、我要求的那仔细、严谨,恐怕是没有指望了,果然只有75分。政治,89分;生物,78分。总分,553.5分,年级606名,按照成功中学三分之一的录取率,上二中的机会根本没有,可能只能上个什么十二中或者职业高中吧,大概以后干清洁工都危险。
冬天已经来了,存粮也所剩无几,现在怎么过?还好,我的女儿,你还有爸爸妈妈。现在你已经是最底层,这个分数是一个差生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你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一个有着大学生父母的孩子的分数,如果你还有一丝丝的自尊,如果你还有一点点的愧意,那么,站起来,好好计划自己的学习,预习、学习、复习,读了三遍的书还能记不住,还能学不好。古人云,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不会的请问一下你的父母、问一下你的老师、问一下你的同学吧!别再扛着那无知的头颅,为别人做台阶。竞争,需要吃苦、需要谨慎、需要豪气。有人表扬你,你要考虑据说今年的冬天是个暖冬,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现在已经是十一月的中旬,除了前几日早晚骑车时感到冷嗖嗖外,几乎没有感到什么万物肃杀的感觉。虽然女儿前几日单元小考地理只考了三十几分,历史考了五十几分,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外,也并没有什么让我感到凉意,感觉女儿的课没有上多少,在中考前抓紧复习、逐章逐节细细阅读,应该是能够考好的,特别是地理,不象历史还有那么多年代的记忆,有什么理由不考好!事实上我和她也是这么做的,细细的阅读、细细的问、细细的考核,再告诉重点的考试点,拿个90多分应该没什么问题。还有数学,这个小丫头,前不写“解”,后不写“答”,中间的步骤也不严谨,特别是有的题目,看起来是会做的了,过程却寥寥数笔,明显不得分,她以为改卷的老师都是她请的,答案对了就能得分?讲的口干舌燥,也不知道她能记住几何?!
冬天真的来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寒冷,伴随着冬天的,还有比寒冷更让人绝望的中考成绩。英语考了87.5,比单元考试退了7、8分,早上听不见她的朗读,晚上听不到她的背诵,强制性的背读磕磕巴巴,是给我读的吧,也许后边会考的好,暂且不说;历史考试86分,虽然不尽如人意,总算进步了;语文82分,看到那一篇作文,竟然连400多的排名都好意思写上去,竟然连别人因为姓氏拼音的原因排到前一个名次都写了出来,我感到非常悲哀,如果是第一名和第二名,那还值得说一说,而这竟是400多的排名,还好没有老师在旁边,否则我们的脸往哪儿放?一个学生,不思进取,不思努力学习、不思刻苦奋斗,却耿耿于怀那400多位的排名,她怎么能够学好?一个学生,应该胸怀那千百个名次的第一、第二,至少也应该是名列前茅,前十名、前二十名、或者前一百名,怎么能够想到那400多名,而且那么耿耿于怀?只扣6分已经是笔下留情了。难道没考虑过么,在那个自由体散文诗中,难道没有告诉你,来到新的学校,友谊是要的,竞争也已经开始,为班级做事是要的,踏踏实实地学习、一分一分的进步也很关键;在那个散文诗中,难道表现的不够豪迈,那是学习的战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藐视那100分和第一名同学,但豪迈之后呢,拿什么去豪迈?我的女儿,你想过吗?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和严谨认真的作风,那叫战术,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重视你得到的每一分,那一分怎么来的,平实的训练和脑袋的思考,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作业巩固,而你,在干什么!盲目的自信、虚浮的作风。还有那扣分最多的阅读理解,理解能力的脆弱,平时读的书干吗去了?
冬天真的来了,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我已经感到冰天雪地!我的思想已经凝固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的地理竟然只考了56分,我好吃惊、但我更吃惊的是那丢掉的40多分竟然都是刚刚学过的,她连那个非洲的形状和亚洲都搞不清,她知道乌拉尔山脉、难道竟不知道它连着欧洲和亚洲吗,难道不知道山边上还有一个乌拉尔湖吗?选择也连错了6、7个,她考试的时候在睡觉么?她考试的时候梦游到单元考试前去了么?她考试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啊!只有天知道。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这是谁说的?我的女儿,到底你知还是不知!数学吗,迟迟不能告诉我们分数,估计也拿不出什么高分吧。事实确实如此,发了数学卷子却不给我们看,很明显的有曾经会做的题目没有得到分,谎话连篇,一个谎话掩盖着另一个谎话,情节恶劣,那还有一点诚实的影子,哪还有一点进取的心,反正我早就预计到了,那么恶劣的学习习惯,斤斤计较那练习的分数,我的谆谆教导、我要求的那仔细、严谨,恐怕是没有指望了,果然只有75分。政治,89分;生物,78分。总分,553.5分,年级606名,按照成功中学三分之一的录取率,上二中的机会根本没有,可能只能上个什么十二中或者职业高中吧,大概以后干清洁工都危险。
冬天已经来了,存粮也所剩无几,现在怎么过?还好,我的女儿,你还有爸爸妈妈。现在你已经是最底层,这个分数是一个差生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你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一个有着大学生父母的孩子的分数,如果你还有一丝丝的自尊,如果你还有一点点的愧意,那么,站起来,好好计划自己的学习,预习、学习、复习,读了三遍的书还能记不住,还能学不好。古人云,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不会的请问一下你的父母、问一下你的老师、问一下你的同学吧!别再扛着那无知的头颅,为别人做台阶。竞争,需要吃苦、需要谨慎、需要豪气。有人表扬你,你要考虑据说今年的冬天是个暖冬,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现在已经是十一月的中旬,除了前几日早晚骑车时感到冷嗖嗖外,几乎没有感到什么万物肃杀的感觉。虽然女儿前几日单元小考地理只考了三十几分,历史考了五十几分,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外,也并没有什么让我感到凉意,感觉女儿的课没有上多少,在中考前抓紧复习、逐章逐节细细阅读,应该是能够考好的,特别是地理,不象历史还有那么多年代的记忆,有什么理由不考好!事实上我和她也是这么做的,细细的阅读、细细的问、细细的考核,再告诉重点的考试点,拿个90多分应该没什么问题。还有数学,这个小丫头,前不写“解”,后不写“答”,中间的步骤也不严谨,特别是有的题目,看起来是会做的了,过程却寥寥数笔,明显不得分,她以为改卷的老师都是她请的,答案对了就能得分?讲的口干舌燥,也不知道她能记住几何?!
冬天真的来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寒冷,伴随着冬天的,还有比寒冷更让人绝望的中考成绩。英语考了87.5,比单元考试退了7、8分,早上听不见她的朗读,晚上听不到她的背诵,强制性的背读磕磕巴巴,是给我读的吧,也许后边会考的好,暂且不说;历史考试86分,虽然不尽如人意,总算进步了;语文82分,看到那一篇作文,竟然连400多的排名都好意思写上去,竟然连别人因为姓氏拼音的原因排到前一个名次都写了出来,我感到非常悲哀,如果是第一名和第二名,那还值得说一说,而这竟是400多的排名,还好没有老师在旁边,否则我们的脸往哪儿放?一个学生,不思进取,不思努力学习、不思刻苦奋斗,却耿耿于怀那400多位的排名,她怎么能够学好?一个学生,应该胸怀那千百个名次的第一、第二,至少也应该是名列前茅,前十名、前二十名、或者前一百名,怎么能够想到那400多名,而且那么耿耿于怀?只扣6分已经是笔下留情了。难道没考虑过么,在那个自由体散文诗中,难道没有告诉你,来到新的学校,友谊是要的,竞争也已经开始,为班级做事是要的,踏踏实实地学习、一分一分的进步也很关键;在那个散文诗中,难道表现的不够豪迈,那是学习的战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藐视那100分和第一名同学,但豪迈之后呢,拿什么去豪迈?我的女儿,你想过吗?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和严谨认真的作风,那叫战术,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重视你得到的每一分,那一分怎么来的,平实的训练和脑袋的思考,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作业巩固,而你,在干什么!盲目的自信、虚浮的作风。还有那扣分最多的阅读理解,理解能力的脆弱,平时读的书干吗去了?
冬天真的来了,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我已经感到冰天雪地!我的思想已经凝固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的地理竟然只考了56分,我好吃惊、但我更吃惊的是那丢掉的40多分竟然都是刚刚学过的,她连那个非洲的形状和亚洲都搞不清,她知道乌拉尔山脉、难道竟不知道它连着欧洲和亚洲吗,难道不知道山边上还有一个乌拉尔湖吗?选择也连错了6、7个,她考试的时候在睡觉么?她考试的时候梦游到单元考试前去了么?她考试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啊!只有天知道。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这是谁说的?我的女儿,到底你知还是不知!数学吗,迟迟不能告诉我们分数,估计也拿不出什么高分吧。事实确实如此,发了数学卷子却不给我们看,很明显的有曾经会做的题目没有得到分,谎话连篇,一个谎话掩盖着另一个谎话,情节恶劣,那还有一点诚实的影子,哪还有一点进取的心,反正我早就预计到了,那么恶劣的学习习惯,斤斤计较那练习的分数,我的谆谆教导、我要求的那仔细、严谨,恐怕是没有指望了,果然只有75分。政治,89分;生物,78分。总分,553.5分,年级606名,按照成功中学三分之一的录取率,上二中的机会根本没有,可能只能上个什么十二中或者职业高中吧,大概以后干清洁工都危险。
冬天已经来了,存粮也所剩无几,现在怎么过?还好,我的女儿,你还有爸爸妈妈。现在你已经是最底层,这个分数是一个差生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你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一个有着大学生父母的孩子的分数,如果你还有一丝丝的自尊,如果你还有一点点的愧意,那么,站起来,好好计划自己的学习,预习、学习、复习,读了三遍的书还能记不住,还能学不好。古人云,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不会的请问一下你的父母、问一下你的老师、问一下你的同学吧!别再扛着那无知的头颅,为别人做台阶。竞争,需要吃苦、需要谨慎、需要豪气。有人表扬你,你要考虑据说今年的冬天是个暖冬,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现在已经是十一月的中旬,除了前几日早晚骑车时感到冷嗖嗖外,几乎没有感到什么万物肃杀的感觉。虽然女儿前几日单元小考地理只考了三十几分,历史考了五十几分,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外,也并没有什么让我感到凉意,感觉女儿的课没有上多少,在中考前抓紧复习、逐章逐节细细阅读,应该是能够考好的,特别是地理,不象历史还有那么多年代的记忆,有什么理由不考好!事实上我和她也是这么做的,细细的阅读、细细的问、细细的考核,再告诉重点的考试点,拿个90多分应该没什么问题。还有数学,这个小丫头,前不写“解”,后不写“答”,中间的步骤也不严谨,特别是有的题目,看起来是会做的了,过程却寥寥数笔,明显不得分,她以为改卷的老师都是她请的,答案对了就能得分?讲的口干舌燥,也不知道她能记住几何?!
冬天真的来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寒冷,伴随着冬天的,还有比寒冷更让人绝望的中考成绩。英语考了87.5,比单元考试退了7、8分,早上听不见她的朗读,晚上听不到她的背诵,强制性的背读磕磕巴巴,是给我读的吧,也许后边会考的好,暂且不说;历史考试86分,虽然不尽如人意,总算进步了;语文82分,看到那一篇作文,竟然连400多的排名都好意思写上去,竟然连别人因为姓氏拼音的原因排到前一个名次都写了出来,我感到非常悲哀,如果是第一名和第二名,那还值得说一说,而这竟是400多的排名,还好没有老师在旁边,否则我们的脸往哪儿放?一个学生,不思进取,不思努力学习、不思刻苦奋斗,却耿耿于怀那400多位的排名,她怎么能够学好?一个学生,应该胸怀那千百个名次的第一、第二,至少也应该是名列前茅,前十名、前二十名、或者前一百名,怎么能够想到那400多名,而且那么耿耿于怀?只扣6分已经是笔下留情了。难道没考虑过么,在那个自由体散文诗中,难道没有告诉你,来到新的学校,友谊是要的,竞争也已经开始,为班级做事是要的,踏踏实实地学习、一分一分的进步也很关键;在那个散文诗中,难道表现的不够豪迈,那是学习的战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藐视那100分和第一名同学,但豪迈之后呢,拿什么去豪迈?我的女儿,你想过吗?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和严谨认真的作风,那叫战术,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重视你得到的每一分,那一分怎么来的,平实的训练和脑袋的思考,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作业巩固,而你,在干什么!盲目的自信、虚浮的作风。还有那扣分最多的阅读理解,理解能力的脆弱,平时读的书干吗去了?
冬天真的来了,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我已经感到冰天雪地!我的思想已经凝固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的地理竟然只考了56分,我好吃惊、但我更吃惊的是那丢掉的40多分竟然都是刚刚学过的,她连那个非洲的形状和亚洲都搞不清,她知道乌拉尔山脉、难道竟不知道它连着欧洲和亚洲吗,难道不知道山边上还有一个乌拉尔湖吗?选择也连错了6、7个,她考试的时候在睡觉么?她考试的时候梦游到单元考试前去了么?她考试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啊!只有天知道。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这是谁说的?我的女儿,到底你知还是不知!数学吗,迟迟不能告诉我们分数,估计也拿不出什么高分吧。事实确实如此,发了数学卷子却不给我们看,很明显的有曾经会做的题目没有得到分,谎话连篇,一个谎话掩盖着另一个谎话,情节恶劣,那还有一点诚实的影子,哪还有一点进取的心,反正我早就预计到了,那么恶劣的学习习惯,斤斤计较那练习的分数,我的谆谆教导、我要求的那仔细、严谨,恐怕是没有指望了,果然只有75分。政治,89分;生物,78分。总分,553.5分,年级606名,按照成功中学三分之一的录取率,上二中的机会根本没有,可能只能上个什么十二中或者职业高中吧,大概以后干清洁工都危险。
冬天已经来了,存粮也所剩无几,现在怎么过?还好,我的女儿,你还有爸爸妈妈。现在你已经是最底层,这个分数是一个差生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你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一个有着大学生父母的孩子的分数,如果你还有一丝丝的自尊,如果你还有一点点的愧意,那么,站起来,好好计划自己的学习,预习、学习、复习,读了三遍的书还能记不住,还能学不好。古人云,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不会的请问一下你的父母、问一下你的老师、问一下你的同学吧!别再扛着那无知的头颅,为别人做台阶。竞争,需要吃苦、需要谨慎、需要豪气。有人表扬你,你要考虑据说今年的冬天是个暖冬,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现在已经是十一月的中旬,除了前几日早晚骑车时感到冷嗖嗖外,几乎没有感到什么万物肃杀的感觉。虽然女儿前几日单元小考地理只考了三十几分,历史考了五十几分,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外,也并没有什么让我感到凉意,感觉女儿的课没有上多少,在中考前抓紧复习、逐章逐节细细阅读,应该是能够考好的,特别是地理,不象历史还有那么多年代的记忆,有什么理由不考好!事实上我和她也是这么做的,细细的阅读、细细的问、细细的考核,再告诉重点的考试点,拿个90多分应该没什么问题。还有数学,这个小丫头,前不写“解”,后不写“答”,中间的步骤也不严谨,特别是有的题目,看起来是会做的了,过程却寥寥数笔,明显不得分,她以为改卷的老师都是她请的,答案对了就能得分?讲的口干舌燥,也不知道她能记住几何?!
冬天真的来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寒冷,伴随着冬天的,还有比寒冷更让人绝望的中考成绩。英语考了87.5,比单元考试退了7、8分,早上听不见她的朗读,晚上听不到她的背诵,强制性的背读磕磕巴巴,是给我读的吧,也许后边会考的好,暂且不说;历史考试86分,虽然不尽如人意,总算进步了;语文82分,看到那一篇作文,竟然连400多的排名都好意思写上去,竟然连别人因为姓氏拼音的原因排到前一个名次都写了出来,我感到非常悲哀,如果是第一名和第二名,那还值得说一说,而这竟是400多的排名,还好没有老师在旁边,否则我们的脸往哪儿放?一个学生,不思进取,不思努力学习、不思刻苦奋斗,却耿耿于怀那400多位的排名,她怎么能够学好?一个学生,应该胸怀那千百个名次的第一、第二,至少也应该是名列前茅,前十名、前二十名、或者前一百名,怎么能够想到那400多名,而且那么耿耿于怀?只扣6分已经是笔下留情了。难道没考虑过么,在那个自由体散文诗中,难道没有告诉你,来到新的学校,友谊是要的,竞争也已经开始,为班级做事是要的,踏踏实实地学习、一分一分的进步也很关键;在那个散文诗中,难道表现的不够豪迈,那是学习的战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藐视那100分和第一名同学,但豪迈之后呢,拿什么去豪迈?我的女儿,你想过吗?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和严谨认真的作风,那叫战术,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重视你得到的每一分,那一分怎么来的,平实的训练和脑袋的思考,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作业巩固,而你,在干什么!盲目的自信、虚浮的作风。还有那扣分最多的阅读理解,理解能力的脆弱,平时读的书干吗去了?
冬天真的来了,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我已经感到冰天雪地!我的思想已经凝固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的地理竟然只考了56分,我好吃惊、但我更吃惊的是那丢掉的40多分竟然都是刚刚学过的,她连那个非洲的形状和亚洲都搞不清,她知道乌拉尔山脉、难道竟不知道它连着欧洲和亚洲吗,难道不知道山边上还有一个乌拉尔湖吗?选择也连错了6、7个,她考试的时候在睡觉么?她考试的时候梦游到单元考试前去了么?她考试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啊!只有天知道。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这是谁说的?我的女儿,到底你知还是不知!数学吗,迟迟不能告诉我们分数,估计也拿不出什么高分吧。事实确实如此,发了数学卷子却不给我们看,很明显的有曾经会做的题目没有得到分,谎话连篇,一个谎话掩盖着另一个谎话,情节恶劣,那还有一点诚实的影子,哪还有一点进取的心,反正我早就预计到了,那么恶劣的学习习惯,斤斤计较那练习的分数,我的谆谆教导、我要求的那仔细、严谨,恐怕是没有指望了,果然只有75分。政治,89分;生物,78分。总分,553.5分,年级606名,按照成功中学三分之一的录取率,上二中的机会根本没有,可能只能上个什么十二中或者职业高中吧,大概以后干清洁工都危险。
冬天已经来了,存粮也所剩无几,现在怎么过?还好,我的女儿,你还有爸爸妈妈。现在你已经是最底层,这个分数是一个差生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你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一个有着大学生父母的孩子的分数,如果你还有一丝丝的自尊,如果你还有一点点的愧意,那么,站起来,好好计划自己的学习,预习、学习、复习,读了三遍的书还能记不住,还能学不好。古人云,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不会的请问一下你的父母、问一下你的老师、问一下你的同学吧!别再扛着那无知的头颅,为别人做台阶。竞争,需要吃苦、需要谨慎、需要豪气。有人表扬你,你要考虑据说今年的冬天是个暖冬,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现在已经是十一月的中旬,除了前几日早晚骑车时感到冷嗖嗖外,几乎没有感到什么万物肃杀的感觉。虽然女儿前几日单元小考地理只考了三十几分,历史考了五十几分,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外,也并没有什么让我感到凉意,感觉女儿的课没有上多少,在中考前抓紧复习、逐章逐节细细阅读,应该是能够考好的,特别是地理,不象历史还有那么多年代的记忆,有什么理由不考好!事实上我和她也是这么做的,细细的阅读、细细的问、细细的考核,再告诉重点的考试点,拿个90多分应该没什么问题。还有数学,这个小丫头,前不写“解”,后不写“答”,中间的步骤也不严谨,特别是有的题目,看起来是会做的了,过程却寥寥数笔,明显不得分,她以为改卷的老师都是她请的,答案对了就能得分?讲的口干舌燥,也不知道她能记住几何?!
冬天真的来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寒冷,伴随着冬天的,还有比寒冷更让人绝望的中考成绩。英语考了87.5,比单元考试退了7、8分,早上听不见她的朗读,晚上听不到她的背诵,强制性的背读磕磕巴巴,是给我读的吧,也许后边会考的好,暂且不说;历史考试86分,虽然不尽如人意,总算进步了;语文82分,看到那一篇作文,竟然连400多的排名都好意思写上去,竟然连别人因为姓氏拼音的原因排到前一个名次都写了出来,我感到非常悲哀,如果是第一名和第二名,那还值得说一说,而这竟是400多的排名,还好没有老师在旁边,否则我们的脸往哪儿放?一个学生,不思进取,不思努力学习、不思刻苦奋斗,却耿耿于怀那400多位的排名,她怎么能够学好?一个学生,应该胸怀那千百个名次的第一、第二,至少也应该是名列前茅,前十名、前二十名、或者前一百名,怎么能够想到那400多名,而且那么耿耿于怀?只扣6分已经是笔下留情了。难道没考虑过么,在那个自由体散文诗中,难道没有告诉你,来到新的学校,友谊是要的,竞争也已经开始,为班级做事是要的,踏踏实实地学习、一分一分的进步也很关键;在那个散文诗中,难道表现的不够豪迈,那是学习的战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藐视那100分和第一名同学,但豪迈之后呢,拿什么去豪迈?我的女儿,你想过吗?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和严谨认真的作风,那叫战术,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重视你得到的每一分,那一分怎么来的,平实的训练和脑袋的思考,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作业巩固,而你,在干什么!盲目的自信、虚浮的作风。还有那扣分最多的阅读理解,理解能力的脆弱,平时读的书干吗去了?
冬天真的来了,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我已经感到冰天雪地!我的思想已经凝固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的地理竟然只考了56分,我好吃惊、但我更吃惊的是那丢掉的40多分竟然都是刚刚学过的,她连那个非洲的形状和亚洲都搞不清,她知道乌拉尔山脉、难道竟不知道它连着欧洲和亚洲吗,难道不知道山边上还有一个乌拉尔湖吗?选择也连错了6、7个,她考试的时候在睡觉么?她考试的时候梦游到单元考试前去了么?她考试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啊!只有天知道。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这是谁说的?我的女儿,到底你知还是不知!数学吗,迟迟不能告诉我们分数,估计也拿不出什么高分吧。事实确实如此,发了数学卷子却不给我们看,很明显的有曾经会做的题目没有得到分,谎话连篇,一个谎话掩盖着另一个谎话,情节恶劣,那还有一点诚实的影子,哪还有一点进取的心,反正我早就预计到了,那么恶劣的学习习惯,斤斤计较那练习的分数,我的谆谆教导、我要求的那仔细、严谨,恐怕是没有指望了,果然只有75分。政治,89分;生物,78分。总分,553.5分,年级606名,按照成功中学三分之一的录取率,上二中的机会根本没有,可能只能上个什么十二中或者职业高中吧,大概以后干清洁工都危险。
冬天已经来了,存粮也所剩无几,现在怎么过?还好,我的女儿,你还有爸爸妈妈。现在你已经是最底层,这个分数是一个差生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你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一个有着大学生父母的孩子的分数,如果你还有一丝丝的自尊,如果你还有一点点的愧意,那么,站起来,好好计划自己的学习,预习、学习、复习,读了三遍的书还能记不住,还能学不好。古人云,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不会的请问一下你的父母、问一下你的老师、问一下你的同学吧!别再扛着那无知的头颅,为别人做台阶。竞争,需要吃苦、需要谨慎、需要豪气。有人表扬你,你要考虑据说今年的冬天是个暖冬,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现在已经是十一月的中旬,除了前几日早晚骑车时感到冷嗖嗖外,几乎没有感到什么万物肃杀的感觉。虽然女儿前几日单元小考地理只考了三十几分,历史考了五十几分,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外,也并没有什么让我感到凉意,感觉女儿的课没有上多少,在中考前抓紧复习、逐章逐节细细阅读,应该是能够考好的,特别是地理,不象历史还有那么多年代的记忆,有什么理由不考好!事实上我和她也是这么做的,细细的阅读、细细的问、细细的考核,再告诉重点的考试点,拿个90多分应该没什么问题。还有数学,这个小丫头,前不写“解”,后不写“答”,中间的步骤也不严谨,特别是有的题目,看起来是会做的了,过程却寥寥数笔,明显不得分,她以为改卷的老师都是她请的,答案对了就能得分?讲的口干舌燥,也不知道她能记住几何?!
冬天真的来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寒冷,伴随着冬天的,还有比寒冷更让人绝望的中考成绩。英语考了87.5,比单元考试退了7、8分,早上听不见她的朗读,晚上听不到她的背诵,强制性的背读磕磕巴巴,是给我读的吧,也许后边会考的好,暂且不说;历史考试86分,虽然不尽如人意,总算进步了;语文82分,看到那一篇作文,竟然连400多的排名都好意思写上去,竟然连别人因为姓氏拼音的原因排到前一个名次都写了出来,我感到非常悲哀,如果是第一名和第二名,那还值得说一说,而这竟是400多的排名,还好没有老师在旁边,否则我们的脸往哪儿放?一个学生,不思进取,不思努力学习、不思刻苦奋斗,却耿耿于怀那400多位的排名,她怎么能够学好?一个学生,应该胸怀那千百个名次的第一、第二,至少也应该是名列前茅,前十名、前二十名、或者前一百名,怎么能够想到那400多名,而且那么耿耿于怀?只扣6分已经是笔下留情了。难道没考虑过么,在那个自由体散文诗中,难道没有告诉你,来到新的学校,友谊是要的,竞争也已经开始,为班级做事是要的,踏踏实实地学习、一分一分的进步也很关键;在那个散文诗中,难道表现的不够豪迈,那是学习的战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藐视那100分和第一名同学,但豪迈之后呢,拿什么去豪迈?我的女儿,你想过吗?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和严谨认真的作风,那叫战术,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重视你得到的每一分,那一分怎么来的,平实的训练和脑袋的思考,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作业巩固,而你,在干什么!盲目的自信、虚浮的作风。还有那扣分最多的阅读理解,理解能力的脆弱,平时读的书干吗去了?
冬天真的来了,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我已经感到冰天雪地!我的思想已经凝固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的地理竟然只考了56分,我好吃惊、但我更吃惊的是那丢掉的40多分竟然都是刚刚学过的,她连那个非洲的形状和亚洲都搞不清,她知道乌拉尔山脉、难道竟不知道它连着欧洲和亚洲吗,难道不知道山边上还有一个乌拉尔湖吗?选择也连错了6、7个,她考试的时候在睡觉么?她考试的时候梦游到单元考试前去了么?她考试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啊!只有天知道。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这是谁说的?我的女儿,到底你知还是不知!数学吗,迟迟不能告诉我们分数,估计也拿不出什么高分吧。事实确实如此,发了数学卷子却不给我们看,很明显的有曾经会做的题目没有得到分,谎话连篇,一个谎话掩盖着另一个谎话,情节恶劣,那还有一点诚实的影子,哪还有一点进取的心,反正我早就预计到了,那么恶劣的学习习惯,斤斤计较那练习的分数,我的谆谆教导、我要求的那仔细、严谨,恐怕是没有指望了,果然只有75分。政治,89分;生物,78分。总分,553.5分,年级606名,按照成功中学三分之一的录取率,上二中的机会根本没有,可能只能上个什么十二中或者职业高中吧,大概以后干清洁工都危险。
冬天已经来了,存粮也所剩无几,现在怎么过?还好,我的女儿,你还有爸爸妈妈。现在你已经是最底层,这个分数是一个差生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你的分数,它不应该是一个有着大学生父母的孩子的分数,如果你还有一丝丝的自尊,如果你还有一点点的愧意,那么,站起来,好好计划自己的学习,预习、学习、复习,读了三遍的书还能记不住,还能学不好。古人云,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不会的请问一下你的父母、问一下你的老师、问一下你的同学吧!别再扛着那无知的头颅,为别人做台阶。竞争,需要吃苦、需要谨慎、需要豪气。有人表扬你,你要考虑
再谈随笔
曾经那些关于随笔的温馨的话语,现在已化为记忆沉睡在心底。
——题记
随笔,似乎一直是一个与我纠缠不清的话题。已记不清高中时曾几次谈到这个问题,也不记得自己对随笔下了几次定义。只是至今仍记得高一第一堂语文课上,当李老师说出从今以后随笔就是每周的常规作业,并且字数在1000字以上时,大家脸上惊异的表情和心中略有的些愤愤。
还记得李老师说1000字是很好写的,实在写不出了,就描述自己家门是什么颜色呀……现在想想都觉得好幽默。还记得我写的第一篇随笔题目是《思雨》,写作目的是让老师认识我,那篇文章字数加标点共1028字,还记得李老师在“加上标点”四个字下画了条红线。现在想起来,温馨得有股落泪的冲动。
是啊,三年的高中时光就这样过去了,此时,已没有语文课代表每周催着收随笔,也不见每周随笔本上那一个“优”字或是几句点评。但是,随笔已成了我的一个习惯,它像种子萌发似的深深地将根生在了我的心里,的确,随笔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有一段时光多么痛恨随笔,甚至写随笔时会骂骂咧咧哪有那么多事可写,觉得随笔是既浪费笔墨又浪费时间。高三时,有同学想出“高招”,将老师上周批的日期用透明胶粘掉,然后再续写几行来蒙混过关;还有的把自己高一时的随笔翻出来,抄在高三的随笔本上,也许那时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吧。到了高考前的那几周,我开始越发珍惜起写随笔的时光来,不舍之情愈发浓厚,早已不顾写随笔占据的复习时间,似乎对随笔成了一种执着。高考过后,很久没有写随笔,时间长了,便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于是翻出随笔本开始“重操旧业”,只是没有人再会留下红色的墨迹了……
虽然对于随笔我有过抱怨,有过不满,但还是对它足够重视。高中三年,一年用一个随笔本,我会亲自去文具店精心挑选随笔本的封面和每页的图案,因为那将代表我一年的生活。我会在每个随笔本的最后为它写一段后记,在扉页上写下
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子。如果要用颜色来形容已经完成使命的那三个随笔本,那么高一的是五彩斑斓的,高二就只剩下红黄蓝绿,而高三就是彻头彻尾的黑白灰了。要说写作内容,高一还蛮有想象力什么都写的出来,高二就尽情地感伤自然,高三则以压力和考试为主要内容了。可就我自己来看,我对自己的随笔是越来越不满意,文笔是越来越差,字是越来越不像样。高一时写的文章还获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的优秀奖,之后的便无一例外的沉沦大海了。我还曾在随笔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不是文笔是越练越好的吗?怎么我越写越觉得像流水账?这书也没少看,可是写的时候就干瞪眼了。
现在三年过去了,我依然精心挑选了第四个随笔本,在上面继续书写着我的故事。李老师说的对,等到多少年后,这些都将会成为一笔珍贵的财富。
我对随笔的感情,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由漠然转变为了深深的爱……
在此向李老师深鞠一躬,来表达我对您深深的感激之情!
——后记
2012年3月4日下午于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