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茶香作文
高山茶长在高高的山上,它因长在高山上而得名。春天,它悄悄地从树枝里探出头,好奇地望着世界,贪婪地吮吸着春天新鲜,甜润的甘露,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吸着妈妈的奶水。夏天,它挺立在高山上 。火热的太阳酷烤着大地,高山茶的叶子被晒得非常干燥,连喉咙都被晒得喘不过起来,但它仍然坚持着。秋天,高山茶成熟了,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天堂。走进茶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阵阵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香又嫩的高山茶泡给你品尝时,你就知道高山茶有多香了。我爱家乡的高山茶,更爱高山茶之乡的人们。
名师点评:作者的语言优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高山茶的姿态写活了。如“春天,他悄悄地从树枝李探出头,好奇地望着世界,贪婪地吸允着春天的新鲜,”这是读者好奇于高山茶的形态,让我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文章还从视觉、嗅觉的角度描写高山茶,角度丰富,叶进一步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本文唯一有不足的地方是文章的字数过少,让读者遗憾于看不到如此优美的语言。
(快乐学堂特聘教师:周老师) 2011-10-10 21:36:43
家乡的茶叶
我的家乡在马剑一个偏僻而优美的地方。那里盛产茶叶,所以我十分了解它,并对它有一份特殊的偏爱。 三月初,细雨霏霏,满山遍野的小茶树,贪婪地吮吸着甘露,绽放出勃勃生机。随着清明的到来,像杉树刺似的细嫩小茶叶开始萌发,好似一把把精妙的小神剑,直挺着身躯矗立在茶树的顶端。也许这就是我们马剑“云剑茶”品牌的由来吧! 几天后,采茶女结伴而来了,她们在山上乐呵呵地忙着,随着娴熟地“哧、哧、哧”的响声,茶叶就聚集在采茶姑娘的篮子中。 茶叶在泡茶前,还得烘炒过。烘炒时,人们时而小心翼翼,时而又大胆放松,他们精确地掌控着火候,手法精湛而地道,烘炒过的茶叶不再是水灵灵的了,而是蜷缩着身躯,就像受到惊吓的刺猬,十分胆小,又十分可爱。茶是世界上最好的“饮料”,它能清凉解毒,对人体能起一定的保健作用,正如苏轼所言“何须魏帝一丸药,切尽卢仝七碗茶。”的确,生长在我们马剑山区的茶叶,因为这里高山云雾中特别清新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真正算得上是茶叶中的精品。那种略微苦苦的,涩涩的,又带着清香的好茶,味道实在让人喜欢!喝这样的茶,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都有一种浮躁被滤去,身心被净化德感觉,实在让人心旷神怡!家乡的茶啊!你总是那么纯净和美好,所以使我这小姑娘也非常钟情于你!。
家乡的茶
我的家乡在一个依山环水的小村庄。那里的山特别绿,那里的水特别清,那里的人特别淳朴,那里的茶叶特别的清香。
春天,村庄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那是乡亲们房前屋后种着的果树开花了。洁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紫色的草籽花,山上油桐也开得正欢,更有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热烈地怒放着。山上的茶叶绿得发亮,看着那晶莹的绿,叫人立刻就想咬进嘴里嚼一嚼。
奶奶把嫩嫩的茶叶采摘来,放到一个倾斜的大锅里面(那大锅是被火烧得滚烫滚烫的)茶叶就在锅里面蹦跳起舞。外公长着老茧的手快速地翻滚着茶叶,慢慢地,茶叶缩起了身子不再舞动。这时候外公把茶叶起锅了,放在通风的地方让它散热。接着外公依然有力地反复旋转着揉茶叶,直到清香的汁水渗出来。
该是茶叶第二次入锅的时候了。这时候锅无需很热,微微的火星让锅保持着一定的温度。让茶叶随着外公的节奏慢慢地翻滚、旋转。茶叶在外公奇妙的手下转变着形状,有起的小细条,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圆形,茶叶总算炒制完成。、
清香袅袅的茶叶泡在透明的水杯里,生机勃勃地舒展着。这样的茶,喝上一口沁人心脾。
茶香,穿过了雨帘
浓浓的茶香,
芬芳馥郁,
打破了宁静的雨帘,
向四周慢慢弥散。
淡淡的茶香,
飘出家乡的美。
青山美如画,
泉水清如镜,
梯田绿盈盈。
茶香,穿透了雨帘!
我仿佛看见了昔日的海西。
那破烂不堪的小房屋,
那泥泞的石头小道,
那愁容满面的父老乡亲……
茶香,穿透了雨帘!
我看见了熙攘繁华的大街,
我看见了神采奕奕的人们,
我看见了希望的田野,
我看见了家乡如日东升……
茶香,穿透了雨帘!
飘遍了繁荣的海西,
为海西插上腾飞的翅膀,
飘出海西美好的未来。
茶香,不仅穿透了雨帘,
还穿透了我的心田,
我是海西小主人,
海西未来我建设!
茶香,穿透了雨帘!
我爱家乡的茶
我,一个生在茶乡长在茶乡的女孩,从我懂事起,就每天跟着爸爸妈妈喝铁观音。正因为如此,我便爱上了家乡的茶。
家乡的茶是绿色的。
在家乡的每一个山坡,都种植了茶树,有“铁观音、毛蟹、黄金桂、本山”,都是些闻名中外的名茶。一年四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嫩叶密密地长满枝头,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绿色的,竖看像层层绿色台阶,横看仿佛是条条青龙绕山而卧,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醉倒在它的怀抱里。
家乡的茶是美丽的。
每逢采茶的时候,采茶姑娘如同仙女下凡一般来到茶山上。她们一手挎篮,一手采茶,那修长的手在茶树上飞舞着。茶山上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那细嫩的叶芽被采摘下来后,通过茶农们灵巧的双手,制出了形如圆球,晶莹透亮的,色泽青绿的毛茶。
家乡的茶是香醇的。
当茶叶和开水注入茶杯时,一个奇迹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瞧,一粒粒暗绿色的茶叶腾空而起,然后又缓缓地沉入杯底,姿态万千,让人陶醉其中。端起一杯刚沏好的茶,便能闻到那幽幽的茶香,一股奇妙的感觉让你心旷神怡,一切烦恼都随之而去。
家乡的茶是友好的使者。
有句俗语是“安溪人客来茶当酒”,到了茶乡,不论您是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只要您走进了家门,热情的主人一定少不了为您献上一杯茶,给您送上无限的温馨。每逢过节的时候,妈妈总会用最好的茶送给远方的亲朋,以此来表达对亲朋的祝福。
我爱家乡的茶,我愿成为传播茶文化的使者!
茶香暖人心
我的家乡——安溪,茶香飘四海。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我为我家乡感到无比的自豪。
安溪人待客茶当酒。朋友一入门就泡茶,看到朋友茶杯一端,细品慢啜着,主人常常会露出会心的笑容。在品茶时,他们常常敞开心扉谈谈自己经历的风风雨雨,又是怎样出现“彩虹”,怎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对别人来说,这无非是拉拉家常而已,可对我们来说,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心里甜滋滋的。家喻户晓的铁观音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怎能不使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呢?
“清风陶醉归来客,溪茶温暖故人心。”我的姑姑人在异乡,心里总思念着家乡。每逢佳节,姑姑回来过几次,但不一会儿便匆匆地离去了。每次总是含着泪,恋恋不舍地离开。她说家乡的味道,她总是觉得那么生疏,再也记不起来了。今年,姑姑叫爸爸给她寄两斤铁观音。爸爸精心选购了两斤铁观音,用几道程序包装而成,经物流漂洋过海。过段时间,姑姑打来电话激动地说:“我感觉到家乡的味道了!是那么熟悉,这多亏了那铁观音啊……”爸爸一听,笑着说:“大姐,要不我再给你寄些去……”铁观音蕴含了浓浓的故乡情,让海外华侨的人品味到了家乡的味道,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铁观音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斑斓色彩,我们怎能不感谢它呢?
安溪人恪守的成功之道,就是以诚实赢得信任,以诚信博得商海。唯有这样,才能取得客人的信任,将茶事业越做越大。如果一位客人对我们的茶叶满意的话,他就会介绍给别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安溪茶叶就畅销世界各地了。为了弘扬安溪“铁观音”茶文化,许多制茶艺人经常三五成群,带上各自做的茶叶,互相切磋手艺,取长补短,总结经验,使“铁观音”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季布无二诺”,李白的诗铿锵在耳,诚信才是每个人心中应该永久屹立的石碑。倘能如此,“诚信安溪”将是我们“铁观音”之乡的另一枚驰名商标。
那浓浓的茶香,温暖着游子的心;那浓浓的茶香,让人受到前所未有的熏陶;那浓浓的茶香,使人赞叹不已;那浓浓的茶香……
福建省安溪县蓬莱温泉小学六年级:王雅彬 指导老师:唐金建
家乡的绿茶
不少人都喝过“龙井”,可你喝过余姚的绿茶吗?余姚绿茶虽没有龙井那样有名,但它色泽、香气、口感都堪称上品。据考证,余姚茶叶早负盛名,早在唐朝以前,余姚就已是茗茶之乡了。
余姚种茶自然条件优越,四明山区地处浙东沿海,海拔在500米左右,给茶叶生长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茶树一般高约0。8-1。2米,一年四季常青,可活上百年。叶芽采摘期为春、夏、秋三季,绿茶在春季为最佳采摘期,春季的叶芽色泽翠绿,叶质柔软,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所采摘的茶叶为三季中的优质品。但春季中属谷雨前采摘制作的茶叶为极品,俗称“谷雨茶”。夏季的茶叶较硬,色、泽、味比春季的略次,秋季更次。
绿茶的采摘极品标准为一芽一、二叶,普通的采摘为一芽二、三叶。就拿余姚“瀑布仙茗”为例,采摘基本为一芽一、二叶,叶芽约2-3厘米,茶叶呈微卷形。
茶叶并不是摘下就能泡着喝,它是要经过繁琐的加工工艺后才能泡出香气扑鼻的好茶。茶叶加工方法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工序为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首先杀青,放适量的茶叶在200多度的锅里炒,其间不断的翻炒、抖动,以防炒焦,炒成青绿色时茶叶出锅摊凉,时间大约为5-10分钟。接下来便是用双手揉捻了,期间要掌握“嫩叶轻揉、老叶重揉”,“轻——重——轻”、“抖揉”等结合,解块散热,搓时不能让茶叶汁外溢,以免影响茶叶的营养及质量。搓制条形卷曲,高档茶成条率在85%以上;低档绿茶成条率在60%以上,即是揉捻完成的标志,整个过程大约15-25分钟。然后就是干燥过程,这是固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工序。茶叶用烘干机边翻边抖至含水量6%左右,手捏即成粉末时,出锅摊凉包装完工。
茶叶品种繁多,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等,余姚盛产绿茶,已有“瀑布仙茗”、“四明龙尖”、“河姆渡野茶”、“四明十二雷”、“化安双瀑茶”等国家级名优品种,深受广大品茗爱好者的喜爱。
喝绿茶有很多好处,据有关资料记载,在琳琅满目的茶叶中,保健作用首选当属绿茶。如工作或学习时累了,泡上一杯“瀑布仙茗”,那郁郁的清香,顿时能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喝茶还能消除疲劳,保护视力,更有抗癌及延年益寿作用。
喝绿茶好处枚不胜举。很多人都爱喝它,上到上流人物,下到平民百姓,绿茶真是名不虚传呀。
家乡茶事
□王 欣
茶香袅袅,随故乡的风飘来,酽酽的沁人心脾。
乡情拉近彼此的距离。老乡相聚,置清茶一杯,思绪也随着沉载沉浮的茶叶蠕动起来。于是,频繁提起家乡饮茶的习俗,盛赞家乡茶的馨香,大侃家乡饮茶的情趣。
家乡的饮茶风俗很特别。有特殊的茶具小陶罐,当地称作小茶罐,在家乡不远处还有烧制陶罐闻名的村落,连村名都叫瓦罐窑;有特别的程式,那就是今已难觅踪迹的“烤茶”。
我还是孩提时,每逢家中来了客人,长辈们就忙着在火塘里生火烧开水,我这小孩也就有了往水壶里灌净水、往火塘里添柴、拿杯送茶叶筒之责。只见火塘里的三角架上,放着一把水壶,在旺火上徐徐升温。长者把犹如小孩拳头般大小的小茶罐放在火塘里烘烤。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小茶罐也烤得差不多了,一般以罐中不再冒青烟,罐壁烧红为止。然后用手撮一小把茶叶放在手心里,以五指并拢能把手掌中的茶叶包严实为度。这是淳朴的家乡人,在泡茶时衡量茶叶量是否适度的标志。连这取茶叶的数量也有专用名词,叫做“一罐茶”。
长者把掌中的茶叶放到滚热的小茶罐中,随之不时用手指挟着小茶罐把子,一边在火上烘烤,一边抖动,使茶叶在小茶罐中均匀受热、加温烤炙。如果用的茶叶是下关茶厂生产的沱茶,还要用手把它擘碎后才放入小茶罐。到茶叶被焙烤至表面呈微黄色,发出茶香,香气扑鼻时,把小茶罐置于火塘边,远离塘火,冲入滚烫的开水。此时,“卟”地一声,小茶罐里顿时冒出缕缕热气,携带着香气的白色泡沫一齐涨潮,甚或溢出罐外。
稍待片刻,小茶罐里的泡沫散尽到茶汁自沉后,再冲入适量开水,手持小茶罐把子,把罐中的茶汁平均倒入已备好的各个小茶杯中,再续入适量开水,一杯杯端起来敬献给客人。此时的茶汁为“头道茶”,按家乡的规矩,只能敬给客人或长辈。连端小茶杯给客人,都要双手捧杯,缓缓呈递,而且不说“喝茶”,尊称“请茶”。此时的茶汁,馨香浓郁,扑鼻的茶香给人以陶醉。小茶杯还没有端到嘴边,浓浓的茶香就会给饮茶者带来遐想联翩,让人浑身感到前所未有的舒泰。啜一点点入口,顿时满口生香,别是一番滋味,既解渴又醒神,难得
一神仙佳品也。
家乡变好了,已经看不到“烤茶”了,也品味不到家乡那馨香扑鼻,令人口齿生香的茶香了。不过,我永远不会忘记家乡的茶香,也永远不会忘怀那段欲说还休的岁月。
点评: 一、本文抒情意味浓郁,文化气息悠长。人们不仅读到作者家乡独特的风俗,沉浸在“酽酽”的茶香里,心脾沁爽,而且读到一篇优美的文字,略有感伤,但基调依然平静明净。
二、许多句子,如“思绪也随着沉载沉浮的茶叶蠕动起来”、“‘卟’地一声,小茶罐里顿时冒出缕缕热气,携带着香气的白色泡沫一齐涨潮,甚或溢出罐外”写得韵味十足,耐人品赏。
三、要语调不急不慢,娓娓道来,犹如品茗一般,亦如一路欣赏,最终恍然大悟一样。
茶香飘逸
早就听说杭州的西湖龙井茶闻名于盛世,而用虎跑泉水来冲泡西湖龙井,那种享受,真是非同一般呀!当然,我的家乡——温泉名城,茶叶之乡武义也毫不逊色。武阳春雨、汤记高山茶、马府翠绿茶叶,一系列于西湖龙井不相上下的哦!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茶树的枝条上慢慢探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脑袋,向外瞧着,仿佛对这新世界充满了好奇。渐渐地,渐渐地,整片整片的山上染上了一片翠绿。这时候生长出的茶叫春茶,春茶最为珍贵,茶农们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整座茶山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春末夏初,茶树又孕育出了第二批生命。“哗啦啦!”雨水滋润着茶树,雨过天晴,太阳公公照耀着它们,晶莹的露珠在绿叶上滚动,多么明亮。茶树幸福地享受着阳光带给它们的“日光浴”,它们尽情吮吸着夏天的甘露。夏天的早晨,浓雾笼罩着茶山,浓雾中,星星点点,隐隐约约有几位茶农在采茶。春天孕育的茶叫春茶,那么,夏天孕育的茶当然叫夏茶了,夏茶也很受人们追捧。 采摘回来的茶叶经过炒制,便可以摆到销售架上出售了。 泡上一杯茶,细细品味,香气扑鼻;用力一嗅,清香飘逸;轻轻放下茶杯,观赏水中的茶叶,有的慢慢地向下飘,有的沉在水底,蠢蠢欲动,似乎正准备向上飘呢!尝上几口,回味无穷。怎么样,我家乡的茶叶不错吧!它不但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不仅销售到祖国各地,还出口外国呢!有机会,欢迎到我的家乡——武义,来品尝咱们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