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生子女的作文
在一幅短小的漫画上,一个女孩正坐在一张凳子上看书,前面的炉罩上烧着一壶已经烧开的开水。那个女孩大喊:“妈妈,妈妈快来啊!水烧开了。”妈妈说:“你不能自己干一干吗?”女孩撒起娇来,“我不会嘛!”接着崛起了小嘴,妈妈叹气着:“哎,你呀。”
里面明明是和我们一样的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爸爸妈妈哄着,宠着,就是受了点轻伤也会疼得掉眼泪的,所以,就不让我们做任何家务事。是你们娇惯了我们,如果到时候你们不在了,没有自理能力的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图片里的女孩子是被父母害了,如果那位母亲不快快把她的宝贝女儿养成一个自理能力人,那她长大后该如何是好。
我不由的想到了我自己,原来的我受尽了爸爸妈妈的爱,搞得什么事都不会做,可是当我想做时,爸爸说:“我来做。”妈妈说:“你正在长身体。”现在,我长大了,懂事了,经常抢着家务事做。
从前有一次,在桌子上同时留下了两张留言条,两张都是去吃饭的,我只好自己做。来到厨房,奇怪怎么开火,盐要放多少,那醋呢。没办法,不会做。身上又身无分文,只好活生生的饿了一个晚上。
现在的独身子女应该快点自理,不要导致惨剧的发生。
独生子女等于小皇帝?
人间处处充满爱,伟大的母爱;
妈妈就不是这样教育我的,我的一天计划如下:
起床后,自己叠被子,整理房间,吃完饭上学。
中午放学后(妈妈一般不在家),自己做饭。晚饭吃完后自己刷碗。
可是却发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记得在中午吃饭时,我泡了一包方便面,在壶里灌满了水准备一会儿去洗头,灌满水后,我便坐在沙发上看起电视来。电视里的剧情吸引了我,让我忘掉了烧水的事。不一会儿,我闻见了一股怪味,还没几分钟,我便倒在沙发上睡着了,后来我就不省人事了。
当我醒来时,第一眼看到的是白白的墙,白白的床单,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我进了医院,手上还扎着针,吓得我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由于我病情不太严重,当天晚上我就出院了。我想到今天我的“特殊情况”,妈妈肯定不让我自己做事,可“天算不如人算”,母亲对我的病情是毫不在乎,仍然让我自己做事。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我们来增强生活的勇气,用自己最大的决心去做好每一件事。让我们做搏击长空的雄鹰,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让温室里的花朵见鬼去吧!我们从小养成自力更生的习惯,就好插上了两只强壮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成为学习与生活的真正主人,勇敢搏击吧!
请相信中国人民的儿女!独生子女不是“小皇帝”!我们是新时代的花朵,建设祖国的后代,我们将成为祖国的栋梁!
调查显示独生子女有自恋倾向 外表越好自尊越高
调查显示独生子女有自恋倾向 外表越好自尊越高在昨天举行的2011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公布了2010至2011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其中一项关于我国公众自尊水平的调查显示:小学生自尊水平最高,到初中阶段降至最低,然后从高中开始回升,并持续到大学和成人阶段。另外,针对10万名6至15岁少年儿童的调查研究显示,从小学四年级起,相邻年级的数学成绩差异增大。青春期男生比女生“自尊”研究发现,自尊的性别差异几乎为零,总体上男女两性没有明显差别,但年龄却在调节性别差异的大小,具体来说,自尊性别差异大小随年龄增加呈倒U型趋势。从青春期开始男性大于女性,且这种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加剧,到青春期晚期达到顶峰,大学阶段后男女自尊的差异又逐步缩小。然而,进入老年阶段后,女性的自尊水平又开始高于男性。独生子女有自恋倾向同时,非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普遍低于独生子女。但最新研究发现,我国独生子女有自恋倾向,这种自恋型的高自尊应该得到更多社会关注。除了传统的自身和个性因素,生理变化也会影响自尊水平的高低。此次研究发现:体重越重,自尊水平越低;对自己身体形象越不满,自尊越低;牙齿畸形程度越高,自尊越低。相反的,外表越好,自尊越高。青春期心理可塑性最强专家分析,自尊的年龄差异和发展趋势表明,青春期是个体自尊水平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当然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要特别注意对青少年自尊的维护和促进,以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不良行为问题。此外,自尊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咨询、辅导、教育得到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体育锻炼除了能增强个体的生理健康和体质外,还可以显著提高自尊水平。四年级拉开数学成绩另外,一项对国内近10万名6至15岁少年儿童的调查研究显示,这一年龄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均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发展趋势。其中认知能力在9岁前发展迅速,9至13岁稳步提高,14至15岁时增长放缓。有趣的是,在数学成绩方面,我国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表现出年级发展性。在低学段时的年级差异较小,从小学四年级起,相邻年级的数学成绩差异增大。由此可见,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是数学学业成就大幅增长的阶段。(记者刘欢)相关新闻国民心理健康数据库初步建成当前,一个总数据量超过5万人的国民心理健康数据库已初步建成。昨天,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该数据库的样本人群下至10岁青少年,上至百岁老人,且还在不断增加中。自2007年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便以《中国心理健康量表》为工具,采集了大量不同地域、民族、年龄、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数据,并整合为一个全新的心理健康数据库,专门向研究人员开放,以促进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心理健康数据库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深度与产出还有很远的距离,且对样本人群的追踪研究还是空白。未来,该数据库还要进一步积累更多群体的心理健康数据,如部队官兵、残疾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等。
家长教育子女应克服四大心理障碍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专家认为,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使家长对孩子总有无尽的担忧和烦恼,致使许多家长教育子女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症状表现在: <br /> 过度关注。当孩子的需求还没有产生时,家长早已替孩子想到了,当孩子的挫折即将出现时,家长已经替孩子化解。哈尔滨市家庭教育协会理事李延红说,由于家长的过度关爱,很多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霸道、懒惰、没有责任感的性格,而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性格一旦定型,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br /> 焦虑感。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竞争中失败,表现为特别怕孩子玩。一到星期天看到孩子玩,家长就焦虑不安,觉得孩子在浪费时间,这个时间应当去弹琴、去看数学书,去背英语单词等,有的家长甚至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他将来不成功,整个家庭就百分之百的失败。而家长这种焦虑往往会影响到孩子,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br /> 负罪感。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可怜,认为现在就一个孩子,将来长大了多孤独,如果自己老了或死了,孩子如何生活,正是这种负罪感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对孩子好,甚至认为把财富留给孩子就是最大的关怀。专家认为,父母不能替孩子完成财富积累的过程,再富也不能惯孩子,当孩子觉得他的物质极大丰富时,他的节约意识、奋斗意识、奋斗精神、忧患意识将大减。 <br /> 孤独感。家长觉得孩子孤独,同时家长自己也感到孤独,不愿意让孩子成长。这种把孩子留在身边的精神依恋很多家长都有,实际上不利于孩子的成长。<br /> </span></p>
独生子女的“√”与“×”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新一代人走进了和老辈截然不同的生活,独生子女的时代也随之到来了。我——独生子女的一员,也享受着独生子女特有的高级待遇。一天。妈妈对我说:“我看家里这么寂寞,给你领个妹妹吧!”“这怎么行!如果你们对她好的话,我不就被冷落了。”“那行,我们来说说理由,举行一次辩论赛,看看是独生子女好,还是孩子多点好。”我当然不服输,一口答应了下来。
辩论赛开始:
正方(我:独生子女好):
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真是幸福啊。我是你们的掌上明珠,有着独生子女特有的高级待遇。家里有好吃的,你们会让给我,衣服也会给我买最好的。每天,你们都会为我准备一瓶牛奶,一个鸡蛋,说是补身子,不穿好的吃好的可不行。晚上,你们把全部精力投到我一个人身上,总会帮助我学习。你说过你小时候,下中有三个兄妹,你排行老三,做什么买什么都得×3,外婆付在你们没个人身上的精力也要÷3,生活条件大不如同等收入的独生子女。比如说衣服,是先从老大穿起,再老二穿,轮到你穿时,这“三手衣”上面已经依稀有几个补丁了。再说你们就养一个孩子,多悠闲啊!
反方(妈妈:独生子女不好):
可是独生子女的的弊也有许多,这可不能忽视。因为独生子女的家中只有自己一个小孩,父母什么都给他最好的,长此以往就有了“惟我独尊”的心理,这就是自私心,这就成了大多数独生子女的阴影。近来就有这么一个例子:大年三十你们到奶奶家吃团圆饭,奶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冒着热气的鳖端上来了,你们就不顾这么多客人冲上去抢,你夹一只鳖脚,我夹一块鳖肚子,他夹一块鳖壳,眨眼之间,一只硕大的中华鳖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一些鳖骨头零乱地散在桌边。紧接着的是一只香喷喷的烤鸡,你们几个人就眼红不已,盯着鸡的“精华”部位——鸡腿和鸡翅,一双双筷子飞快的冲向烤鸡——鸡腿和鸡翅只有两对,可小孩却有五六个,于是一场激烈的食物抢夺战爆发了。你按年纪来说算是老大了,却带了个坏头,率先去扯鸡翅,别的人也一拥而上,一个刚扯下一块肉,另一双筷子就马上拨开它,自顾自抢着,全然不顾大人们的感受,使得餐桌上碗碟凌乱不堪。表妹的力气不够大,向姑姑哭诉,姑姑也加入了这场“战役”之中……这都是自私心惹的祸啊!
人际交往也是独生子女的弱项,特别是解决矛盾的能力,你小学时就有这么一回。我那天中午,你一旁的同学不小心被凸出的桌沿给绊倒了,摔倒的声音把全教室震得死一般寂静。你那时在她旁边,同学都说是你把她绊倒的,她的家长也到学校来指责你。可你不会解释原因,打电话来求我出面,这才和解。你解决问题能力这么差的原因,与你是独生子女也有一定的联系。我小时侯和姐姐一起玩耍,虽常会闹别扭,但总会和解。久而久之就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独生子女不常做这样的锻炼,这种能力也就差了。
听了妈妈的理由,我一下子败下阵来,不过幸好是妈妈开个玩笑,我才得以保留独生子女的权利。不过通过这次辩论,我懂得了许多独生子女的弱势和优势,我要努力把弱势变为优势,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多锻炼自己,真正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抓养成教育,为家长减负》
一直以来,独生子女都是家长严重的负担,目前据统计,中国的独生子女占全国的百分之七十。而认为独生子女是父母的负担的人占百分之九十。可见,独生子女确实让父母加重了自己身上的负担。 一般的独生子女都是从小被父母惯着,从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任何事,让自己的孩子像个在家中的“小皇帝”一样。但父母从来没有想过,这样惯着孩子,只会让孩子对自己有过多的依赖性,从而离不开父母,不能自立。 像这样的孩子,长大找到工作后,仍然不能自己成功的完成自己应该所做的任务,因为这样的孩子从小被父母惯着,没有接触过任何东西,所以就算父母再严厉的培养孩子,孩子也摆脱不了自己对父母的依赖性,因为天长日久依赖性越来越大,这样也就行成了习惯。 所以,我要警示所有家长,严格管自己的孩子,要从娃娃做起,这样才可以减轻父母身上所有沉重的负担。
可怜的独生子女
在一幅短小的漫画上,一个女孩正坐在一张凳子上看书,前面的炉罩上烧着一壶已经烧开的开水。那个女孩大喊:“妈妈,妈妈快来啊!水烧开了。”妈妈说:“你不能自己干一干吗?”女孩撒起娇来,“我不会嘛!”接着崛起了小嘴,妈妈叹气着:“哎,你呀。”
里面明明是和我们一样的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爸爸妈妈哄着,宠着,就是受了点轻伤也会疼得掉眼泪的,所以,就不让我们做任何家务事。是你们娇惯了我们,如果到时候你们不在了,没有自理能力的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图片里的女孩子是被父母害了,如果那位母亲不快快把她的宝贝女儿养成一个自理能力人,那她长大后该如何是好。
我不由的想到了我自己,原来的我受尽了爸爸妈妈的爱,搞得什么事都不会做,可是当我想做时,爸爸说:“我来做。”妈妈说:“你正在长身体。”现在,我长大了,懂事了,经常抢着家务事做。
从前有一次,在桌子上同时留下了两张留言条,两张都是去吃饭的,我只好自己做。来到厨房,奇怪怎么开火,盐要放多少,那醋呢。没办法,不会做。身上又身无分文,只好活生生的饿了一个晚上。
现在的独身子女应该快点自理,不要导致惨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