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失去老师之痛
小时候,妈妈说,我们要珍惜粮食;长大后,老师教育我们要珍惜今天学习的机会;刚上高中时,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好好把握来之不易的升学机会。
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因为我们的不屑一顾,而与机会擦肩而过,这事我们就会因为我们的不屑一顾而自责,因为我们不懂得珍惜而内疚。
蒋介石的悔恨
在抗日战争结素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谈论和平处理国内局面(其实是一个骗局),毛泽东欣然前往,谈论结果以失败告终,接着蒋介石便发起了战争――企图消灭共产党,但是其最后是被人民解放军粉碎了,灰溜溜地逃到了台湾,从此便了无声息了。
我想蒋介石应该一直在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发动革命政变,当初为什么要发动内战?倘若这些事他都没做的话,我想他现在应该会在祖国大陆上享受天伦之乐。其实蒋介石是不懂得珍惜,将美好的未来给耽误了。
李鸿章的遗憾
李鸿章,人人皆知。但是是否人人都了解他呢?那可得打个问号了。其实李鸿章也是一个爱国者,他所签定的那些条约,均是遵照慈禧太后的意思去的。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因为他受到慈禧的压力,再加上他个人的一点私念而耽误了战机,使得雄风一时的中国海军一败涂地。他也因此而遭受到万人的唾弃,或许你知道幕后的指使者是谁,但其他人是否都知道呢?没有。他们一直认为是李鸿章所为。李鸿章没能够好好珍惜他所在的位子,没能够珍惜上天给他的机会,他应该为此感到遗憾、内疚。至死,俄国的使者仍拿着条约文件站在他的床前,强迫他签,但是他始终不为之所动,最后死在其府中。至死,我想他唯一遗憾的就是不懂得珍惜。
古人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悬梁刺股”等。此皆珍惜时间的表现。在古代,有许多名人,贤士惜时的例子,如:孙康的映雪,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有许多名人,贤士因不懂得珍惜,最后落得如同江郎才尽。
我们不仅应该善于抓住机会,更应该懂得珍惜时间和机会
收获―那些失去的以及正在失去的
我一直是想用文字来审视一下自己的从前的,然而一抬笔,脑子里却又闪现出大片大片的空白,以及一段段模糊不清的画面。
从前,竟是可以被如此轻易的抛之脑后的。
然后一丝苦笑便爬上了嘴角,心也便跟着猛地抽搐了一下,很痛,但是又产生了那么一丝丝莫名的快感,伴着一块块记忆的碎片,不断撕裂我这十七年的时光。
碎片上有二个字,我看不清,似乎是“遵从”,又或是“叛离”。
大概我的心,正是为遵从而痛,为叛离而乐,当然,抑或是相反。
拾起碎片:
记忆-叛离:
还记得自幼儿园起我就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是那样纯洁无瑕的 一个我,会在放学之后乖乖的做完作业,会在每个学期末不负众望地捧回一朵大红花,会在值日时大公无私的记下违纪同学的名字。
然而我知道,这一切,就像是一片凶恶的海域,表面上风平浪静,而海底,却是暗藏汹涌。
也不知自己是何时开始叛离的,然而我知道,我累了,那个在家长在老师在同学面前光芒四射的我,不是真正的我。
其实,我是很羡慕那些所谓的怀学生的,也许你会说他们没有未来,但是在这个多变的社会,谁又会有真正的未来?也许你会说他们是在放纵,但是有时候放纵确是比理智还要理智。
于是开始所谓的“沉沦”,开始上网,开始逃课,开始不交作业,开始夜不归宿……
但是我知道,这一切,终究不是我要走的路,因为它会让我失去太多,包括纯真,包括爱。
然而我知道,我必须要在这条路上走一段时间,因为我需要释放,抑或是一种生命的历练。
记忆-遵从:
中考失利后可谓是我最为灰暗的一段日子,因为我感到自己离梦想已越来越远,而一切的锋芒与叛逆,也便不知所踪了。
但是我依然不愿干于平凡,不愿融入周围我认为的不属于我的一切。
但是现实往往与梦相反,由于我所在的学校只重成绩,所以没有比赛,没有活动,没有我们青春的张扬,有的,只是一个个甘于平凡的身影,以及一个个破碎的梦。
于是去参加学生会,带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因为那里,没有我梦想的舞台。
于是去组织文学社,但却发现自己竟是孤身一人,是那样无力的呐喊。
于是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一次又一次的呐喊,一次又一次的受挫,然后又一次一次的爬起,直到再也无力反抗。
然后趋于平静。
于是开始怀疑,自己追求的不平凡,到底又是什么?
然而直到现在才明白,不平凡的价值却远远不在于此,也许现在安于平凡地埋头读书,或许将来,才会真正得到自己追求的不平凡,即使你已经失去了梦想,失去了棱角,失去了活力。
记忆-收获:
回忆自己的这十七年,从遵从到叛离,再从叛离到遵从,却真的好像是回到了起点,而收获,也就无从谈起了,反而,似乎一直都是在失去。
从遵从到叛离,我失去了纯真,失去了品格,失去了人们的期望。
从叛离到遵从,我失去了梦想,失去了棱角,失去了自我的追寻。
直到现在,我依然在失去。
然而我想说的是,我这十七年的收获,却也正是我失去的一切,因为这失去的过程,见证着我成长的十七年,是这失去的曲折,给了我人生多彩的光芒。
我放下那些记忆的碎片,而那上面的字,又忽然变成了失去,抑或是收获,也许有时候,叛离就是遵从,而失去,亦等于收获吧!
心灵之痛
那是一个美丽的早晨.推开窗子,一股夹杂着泥土清香的空气迎面而来.花儿还在做着它们的美梦,小草可不爱睡懒觉.它早早地起床了,让露珠给它洗脸,让柔风替它梳理.青的草,红的花,新鲜的空气,组成了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然而,就在这美好的世界里,我奶奶已经病入膏肓,快要死了.我多么想能再次和奶奶一起玩,哪怕看看她那满是皱纹的笑脸也好.风在耳边呼呼地响着,往日到奶奶家只有几百米的路竟变得那么长.我竭力地跑着,跑着,为了奶奶,我咬着牙,一刻也不停息.终于到了奶奶家,我忘了跑步的累,忘了被石头绊倒的疼,不顾一切地冲到奶奶床前.可奶奶已经闭上了眼睛,永远闭上了眼睛."奶奶,你醒醒呀!……" 我使劲地摇着奶奶的身子哭喊着,"你不是答应我,等病好了陪我逛街,陪我玩玩具吗 ……"命运是多么不公,老天也太冷酷了.奶奶,您为什么那么早离我而去呢 难道你不喜欢我了 不喜欢跟我们在一起了吗 您要一个人去享受"天堂"的快乐么 奶奶,您知道吗 您的死,对我们的打击有多大呀!您知道失去亲人的滋味有多难受吗 姑妈把眼睛都哭得红红的,她为失去您这样一个好母亲感到万分悲痛.九月初九"老人节"那天,老师布置一项家庭作业:给爷爷,奶奶洗一次脚.我只能对老师说:"我没爷爷,奶奶."奶奶,您知道我说出那话有多伤心,多痛苦吗 这一切的一切您都知道吗 自从您走后,每次看到跟我年龄差不多的人,拉着他们奶奶的手走在街上玩乐时,我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望着. 奶奶,如果您还在世的话,就可以看见姑妈家造好的新房子,看到弟弟那可爱,俏皮的模样了.奶奶,生前您不一直都盼望着我能够当上班长吗 现在我和堂姐都当上了班长.您如果有知,快来看看我们,哪怕只看一分钟,一秒钟也好! 我恨那个美好的早晨,永远都恨,是它让我在记忆中刻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痛!造成了我永远也不可弥补的心灵创伤.
隐微之痛
嘉善实验中学 九(1)班 李洁 指导老师 庄华
和他相识在去年的暑假,骄阳似火的夏天。他碎发零散挡住额头,棱角分明,裤子垮的不行。他笑嘻嘻指着我身上的衣服:我有同款白色的。我笑,然后不再说话。
他在学校成群结队出入,不认真读书,打架抽烟,玩摩托车。无论说话做事,浑身散发着年少气盛。让我意外的是他没有继续享受他的潇洒日子而是去了他父亲的工厂从基层做起——车床工人。
我在某次聊天中问他:你喜欢数控?他答:又累又枯燥。我追问:那怎么去做这个?他迟疑一会:这是我爸全部心血,我要继承它,不得不做。
为缓和聊天气氛,我故作轻松:那也蛮不错,现成的家业,很多人想要还没有。他只是笑,笑得让人不理解。聊天无疾而终。
几个月之后,在我的生活中消失很久的他又出现,问我: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现在每天都好累,什么时候一切才能结束?
我回答不出来,搬出了最普遍的生活观:过好生活,实现理想。
他说以前他也这么想,做点想做的事。可是现在他只想赚很多钱,然后买车买房,和一个不怎么漂亮但是对他好的人结婚。然后一生无憾。
我打趣:不喜欢漂亮女人?他说:太漂亮的女人,就是在帮别人养。
谈话中断几分钟。
他开口,他的目标是存款到七位数。我数了数手指,七位数,百万。
我摇摇头:为什么要这么多。钱够用就好。何必?
他说:他只是不想以后别人开着宝马而他依旧开着摩托车。
又是一次无疾而终的谈话。
关上电脑,我想有天万一我也变成了他,多么庆幸又多么可怕。
上一次见他是在今年夏天。我告诉他,我在理发店打工,学徒,虹桥新村后街。
他来的时候天已近半黑,碎发变成了平头。棱角更是分明,笑得用力而勉强。在玻璃门外跟我打招呼。我出门,他已无张扬之气,一年的磨练让他脱了很多稚气。T恤,牛仔,板鞋。唯一变化的是沧桑的笑和皱起细纹的脸——才18岁的男孩。礼貌性地问好,谈话。很快他说有事,先走。
当天晚上之后的聊天里,他说:你变了。我问:哪里?他答:说不清。
我回过去:你也一样。
一种很隐微的情绪在我身上蔓延开来,无处可逃,开始对自己一直以来的信仰产生怀疑,是不是真的是那样?
18岁的他有着无比的沉重并且开始衰老,生活究竟可以消磨去多少东西?我开始真正地感到害怕,从“有”到“无”的害怕。一场跨越,一场可以自己观赏着的失去。我好像在与以后的自己对话——我也曾经想过一直像以前的你那样。
而以后的自己也回应——嗯,既然你已经不那么想,也好。
而有些我不敢面对的东西,也还是自己来找到了我,让我转过头去,正视它的眼睛,正视他的眼睛,正视她的眼睛,正视自己的眼睛。
很多时候我都知道最终我会不得不拿很多去换取钱财——梦想,信仰或喜好。所以我打心眼里尊敬那些为钱生活的人,或者说是怜悯,怜悯我终究将成为的人。这无法解释更无法改变。当你面对太多的现实问题,房租水电费和吃饭问题的时候你会明白什么真的缺不了。当然金钱后面也竖着尊严的旗帜,我想没人愿意永远在某种意义上低人一等。
当我明白了这些的时候,那种蔓延全身的无力感早已消失,而背上却真实地背上了一块更大的石头,压迫着我前进,且无退路。我却不能继续保持沉默,只能真真假假地笑,然后自嘲一下,再然后迅速混入人流中去。
不因失去而失去
不因失去而失去修文县久长中学夏玲失去固然是悲伤的,如果因此而失去,则是可悲的。——¬题记那年,她十岁……搬到乡村后,她在这里可谓是一颗绚丽耀眼的明珠。学习好,人生得乖巧,性情温和,连说话也轻声细语的。最重要的是,乡村的人们认为她是个城里人。她在这里上学。有一次,她和一个男同学发生争执,那个男同学便讽刺道:没妈的人嘛!可怜喏……她听着觉得十分刺耳,心突然间的好痛,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伤心。这时,她猛地记起,在这班上,只有两个是亲戚关系的同学知道自己的秘密。一定是他们泄漏的!她恨极了,恨那两个同学,她恨他们不为自己保守秘密就算了,竟然还在班上大肆宣传。她更恨那个男同学,他既然知道自己没母亲,还故意说这些话!泪水灼伤她的双眼,模糊了视线,刹那间,世界变为水汪汪的一片。她更加憎恨一个叫殷二娃的疯子,她怎么也忘不了,在大马路上,这个疯子扯着嗓子大叫着侮辱她母亲的话。她气得直跺脚:殷二娃家妈,是殷二娃家妈……她一边气急败坏地跺脚,一边感受着围观的人群正以一个在看好戏的姿态欣赏着这一切。突然间,她看到自己的弟弟正朝这边走来,她象是看到救星般的大嚷道:“弟弟,殷二娃在这里说妈妈的坏话,我不管!我不管!”但她弟弟却说:“你不管又关我什么事?”她呆了,愣愣地望着自己的弟弟,好像不认识他似的。然后,她红了眼圈,向家中奔去……两年后,她上了初中,在镇上读书。她结交了一个好朋友,她们同是天崖沦落人,所以她们能够彼此安慰。不久,她们就达到了知己的境界,关系好的让人眼红。再后来,她初二了。不知怎么的,在这一年里,她非常地想念妈妈,常常在没人的地方悄悄落泪。学校这时候正风风火火地搞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她没有去参加,她想:为什么不为单亲的学生开展呢?因为她感觉那些留守儿童并不孤单和伤心,在她班级上,就有好几个留守儿童。但她从未看到她们孤单和伤心。相反,她们活得比她更加逍遥快活。并且,这些人失去父母只是短暂的,不像自己……想到这里,她又不免伤感起来。她和她的那位好朋友勉强的走到初三,可最终还是分开了。她实在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和精力去迁就她的好朋友。分手过后,她依旧活的很精彩。不久,语文老师就通知她参加作文比赛……这如小说般的故事里,主人公就是我。我之所以在这里说这么多,并不希望要你可怜和同情我的遭遇,也许我需要,但不会期盼。现在我已经十五岁了,在这五年中,我走出了悲观人生。我以不在乎别人是否知道这个女孩在五年前母亲去世了。知道又怎样?不知道又怎样?一切都已过去了。现在,我都尽最大的努力过好每一天,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很精彩。因为,我曾看过一句话:无论你是否察觉,生命都一直在前进,人生不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在拥有。我已在五年前失去母亲,我不想在五年后失去青春,对镜空叹息。朋友,人生不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拥有,不要因失去而绊住你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