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絮语作文

树的絮语作文 | 楼主 |2017-07-06 15:47:02 共有6个回复 228次阅读

寒风捎带着雪花,在原野上疾走,轻轻传递着冬的讯息。雪花静静地落满大地,也把一片片纯洁心袒露给大地,大地在这银色的世界里,拥着雪被沉沉地睡熟了。

树林在寒风中,望着满地的落叶,轻轻地哭泣,声声凄凉。落叶悲悲戚戚地随风满地乱滚。雪花飞舞着赶来,絮语轻轻,掩埋了悲伤,留下一个个玉树琼枝的美丽倩影。

枯黄的芦苇,在雪中挣扎站立,杨着满头的芦花,轻舞着与雪花合演着一曲美丽的天鹅湖。芦苇倔强的身影,在寒风战栗着,然而。仍与之抗争着。大有不坚持到最后,绝不趴下的气势。

厚厚的雪地里,几个孩子在嬉戏,欢快的歌声甜甜的,如蜜蜂一样围绕她们身边。纷乱的脚印在她们身后调皮的躺着,像她们那清纯的眼睛,静静地望着蓝天白云。她们冻地红扑扑的脸蛋,在艳丽的围脖里,像一朵朵鲜艳的腊梅,盛开在这洁白的雪里。给冬日的雪野增添无限的生机。

远处的山峰白茫茫,在蓝天下安详地坐在那儿,更显庄重威严。寒风悄悄地退却了,雪花轻吟着冬日的絮语,纷纷涌入它的怀中撒娇,山峰在这洁净纯白的世界里,渐渐陶醉了。

古朴的村庄,身披厚厚的雪被,在清冷冬日里,更显幽静秀丽。偶尔一两声狗吠,激起一阵喧闹,过后又趋于平静。只有傍晚的炊烟在空中缠绕着,炫耀着一派祥和的景色。

冬用冷艳谱写一首冬日的絮语,在雪野上吟唱。大地在听,树林在听,远山在听,村庄在听,枯黄的芦苇也在听。那是一首赞美的歌,有雪花来伴舞,妩媚柔美的舞姿,舞动着一个个美丽的冬日。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石台第二中学高一:周炀

标题:树的絮语作文
网址:https://u.sanwen.net/subject/1808252.html
沙发回目录

雨季絮语

树的絮语作文 | 2017-07-06 15:47

一觉醒来再也难以入眠,午睡过半在迷糊中伴随着窗外沙沙的飘雨声,脑袋渐渐清醒。

窗外细雨,召唤着心灵,看雨看得发呆,发痴。绵绵细雨,沙沙作响。绿树左右,轻轻舞动,雨中细草微风,间隙而过。

一直以来,不喜欢雨天,不知从何而来的情感看着绵绵细雨,从天而至,感觉有所不同。“我久违的阳光不曾重现。”心中原本是这样想的。

发呆许久,渐渐明晰,渐渐看清。今天的雨是那么清新、那么明亮、那么爽朗,没了心中的那份阴沉、那份黯淡、那份晦涩。感受空气的清新自然,虽然我没有一些大作家那样灵敏的鼻子,可以闻到空气中散发出的泥土的气息。我能感受到今天的天空十分明亮、十分清新、十分自然,不像碧空万里的空洞,更不像倾盆大雨的压抑。

与也许是寂寞的下,心情也许是寂寞的守候。曾写下:天下雨了有雨伞,我心下雨了怎么?

寂寞难耐。雨季,今天的雨,看似不那么寂寞。努力去追寻心灵的那碗鸡汤,那么暖人、那么感动、那么珍惜,如此黯然神伤,如此落魄孤寂。一切都很无常,一切都很正常,每个人都正常的运行着蓦然回首,回眸曾经。也不过瞬间即逝的时光罢了。再回首,一切都似今天下的雨,增添了一丝爽朗中的悲寂,一切终将成为过去时。有雨没雨,日子继续。一切都将运行,我依然继续,依然回忆。心情依然像今天的雨还得用清新,自然,爽朗来伪装阴沉、黯淡、晦涩。

有缘无份,无可否认,今天的雨可谓这样,根本配不上。当清新与阴沉,明亮与黯淡,爽朗与晦涩迎面而至的时候,你还能说什么,这是无话可说的铁证。缘份?这是无缘无份,这一切都是上帝的造作与撮合,一切顺应自然的安排,上帝的抉择。上帝会让每一个人知道:人生是这样的,在生活中阴沉、黯淡、晦涩之中才能真正看清什么叫清新、什么叫明亮、什么叫爽朗。

有这样一个场景:

在雨季,《牵着你的手》,漫步在绵雨之中,呼吸雨季中的浪漫气息。小小的踱步,大大的跨越,游走在《爱情诺曼底》。《不想让你哭》,《我只是想更懂你》并非抓紧你,让你如此烦心,感慨“距离是一切事物发展的绊脚石”只是感慨,黯然神伤,如《伤痛2009》的印记,但是仍然坚守着《愚

爱》的滋味。雨季中的黯淡渐渐清晰,的确是《擦肩而过》并肩而驰,从未相交。《牵着你的手》放纵的奔跑,回归现实,《其实很寂寞》,是的,心情可以像今天的绵绵细雨,黯淡中可以见到明朗,《伤心的时候可以听情歌》忧伤的旋律可以赶走失落,犹如着绵绵细雨不绝的飘落。现在,《怀念过去》过去的美丽,过去的回忆,《请你《原谅我一次》原因只不过是字句的差落。其实都在《犯错》为何还要《错上加错》,从不过问为什么。雨季很冷,人的不至是皮肤,还很刺骨,冷的是两颗心,只是在演示。现在《手放开》,愚者的心灵《自由飞翔》,真情的《告白》,执着的《愚爱》,听着《最炫民族风》写下《爱情疲惫》:

曾在梦中看见欢笑总是烟花一现

多少次忧伤带来彼此珍重的信念

多少泪水都洗淋不了你可爱的容颜

明媚中阳颜,默然回首凋零的情缘

花儿绽放绝世的容颜

感动的情缘一一呈现

多少刺痛灵魂的爱恋

依然牵挂在我心间

花开又花现我的信念不曾凋落这世间

曾经说过爱情疲惫的诺言

我们擦肩而过的地平线

甜言蜜语游走在心间

珍重的诺言,喜欢的容颜

疲惫不堪,也要执著着信念

花开又花现,依然在心间

你是我心中的诺言

执守这诺言,彼此心田,疲惫的诺言

蝴蝶缠绵花丛间~~~

这就是幻想中愚者的执着,痴情的追寻。

人生最怕的是中毒,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无论是身体上的中毒,还是心灵上的中毒。其中心灵上的中毒更为严重,大致可以验证这句话“有的人死了,但是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执着的追寻一件字句喜欢的东西最容易中心灵上的毒。可能在雨中看到的再也不是黯淡中的清新了,而是黯淡之后的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

一些东西,把持不住,稍纵即逝,在美丽也是日记。

细草微风,绵雨渐息,依然听着沙沙的雨。

花开又花现我们依然重现,游走在心间,不能去实现。

清新中将继续,时间的继续,淡忘中重现。

板凳回目录

窗边絮语

树的絮语作文 | 2017-07-06 15:47

这几天热得很,开风扇已是不顶用了,于是把桌子搬到窗边。屋里的灯啧啧的打在墙上,外面是一片黛墨色的夜空。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感觉:我被黑白两种颜色所分割,在两种极端的分界点上。

收音机里放着歌,不知是谁唱的,只有一个女人在喊。

对于中国的流行歌曲,我还是比较的喜欢其中一些歌中的歌词。

中国现在的音乐就是这样,到处的悲伤的旋律,不外乎唱孤独,或是失恋之类的,再然后就是唱祖国的。这些唱得令人潸然的歌手们,好像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让听众觉得他们是真的遇到了不幸。――其实不然,细看歌词,是不知它写什么玩意的。大多是用华丽的词藻,虽然好唱,却使内容显得更加空洞;也有一些是注重于抒情的,却写得很俗,可以说是俗出了人格的底线。像“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还有“同学爱新鲜/恋爱大过天/想不想也日夜怀念/连甜梦也不够甜/当然现在我未成年让我肤浅”。我是很怕肉麻的,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当然是敬而远之。然而它们却在国人的追捧下大红大紫,费解!

中国目前是有太多的东西商业化了。

然后我就想到了Jay.我对他是不甚了解的,也不是很喜欢他。人们都说他有个性,但在于我而言,他似乎是饱受了潮流的挤压,他的爆动,是在现实的生活与文化的重压下的一种抵抗。他所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他的节奏,很强的刻意性。当年小虎队的歌就有很棒的节奏――杰伦的那些《我的地盘》《龙拳》根本就未达到那种程度。实际上,对于Jay,我是因为对方文山的歌词有点兴趣,特别是他的古典音乐。“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後假装你人还没走……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後酒暖回忆思念瘦”。有味。就是味――似乎一股如淡黄的夕阳的忧伤飘荡在这个绒绒的夜里。

然后就是到了校园民谣。这毕竟是展现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的回首,就是在这样一些纯真的句子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高晓松、老狼、朴树。郭敬明在《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中就说,有的音评人说有了些作词人,所有的诗人都应该惭愧。高晓松的纯、老狼特有的孤独气质和相树的“那些花儿”,是一种不老的经典。

月光下的城 城下的灯下的人在等

人群里的风 风里的歌里的岁月声

谁不知不觉叹息 叹那不知不觉年纪

谁还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早晨你来过 留下过 弥漫过樱花香

窗被打开过 门开过 人问我怎么说

你曾唱一样月光

曾陪我为落叶悲伤

曾在落满雪的窗前画我的模样

那些飘满雪的冬天

那个不带伞的少年

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

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

老狼的《月光倾城》。这先是造了一个唯美的意境。然后再是一阵淡淡的忧伤。最后的几个“那”,就是冬日里的那种白色的孤独,是刻骨铭心的少年愁味。再来就是令我们为之冲动与大声哭泣了整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的《青春无悔》:

青春在飞向艳阳

但愿一起飞过

无悔的跟你欣赏一切

默默共负着痛楚

喜与悲是必须经过

遇著是你很不错

常感激得你陪伴我

……

多得你的爱慕

心中的光辉

燃亮了我

我又忽然地想起一个朋友的说法来。他说应该自己拿着歌词,然后听着纯音乐来唱。我问为什么。他说这样做就不会委屈了那些好的歌词――好的词不要让唱得不好的人给坏了它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我说为什么你不随便拿段音乐来凑合。他说那就等同于用《小燕子》的调去唱《东方红》,你说会有什么后果。我说也是。

说起纯音乐,我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这是不同于歌词的。我觉得纯音乐这东西是好听就好的――其实有好多的东西都是只要自己喜欢就是好的。譬如说我现在所在的环境,窗外是那些虫子的叫喊,不过我倒是把这些声音当做是一种好的音乐,因为这反而会让我觉得很静,至少心情很静。――在文学中就有一种说法是“以静衬动”。音乐家朗朗(LANGLANG)给我的感觉就是沸腾。

窗外依旧很黑,我忽然就觉得很遗憾,没能聆听到《广陵散》,不知是否如传说中的那样空灵;又不能哼马致远的《秋思》。然而,我们有“小桥流水人家”就够了。这几天热得很,开风扇已是不顶用了,于是把桌子搬到窗边。屋里的灯啧啧的打在墙上,外面是一片黛墨色的夜空。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感觉:我被黑白两种颜色所分割,在两种极端的分界点上。

收音机里放着歌,不知是谁唱的,只有一个女人在喊。

对于中国的流行歌曲,我还是比较的喜欢其中一些歌中的歌词。

中国现在的音乐就是这样,到处的悲伤的旋律,不外乎唱孤独,或是失恋之类的,再然后就是唱祖国的。这些唱得令人潸然的歌手们,好像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让听众觉得他们是真的遇到了不幸。――其实不然,细看歌词,是不知它写什么玩意的。大多是用华丽的词藻,虽然好唱,却使内容显得更加空洞;也有一些是注重于抒情的,却写得很俗,可以说是俗出了人格的底线。像“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还有“同学爱新鲜/恋爱大过天/想不想也日夜怀念/连甜梦也不够甜/当然现在我未成年让我肤浅”。我是很怕肉麻的,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当然是敬而远之。然而它们却在国人的追捧下大红大紫,费解!

中国目前是有太多的东西商业化了。

然后我就想到了Jay.我对他是不甚了解的,也不是很喜欢他。人们都说他有个性,但在于我而言,他似乎是饱受了潮流的挤压,他的爆动,是在现实的生活与文化的重压下的一种抵抗。他所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他的节奏,很强的刻意性。当年小虎队的歌就有很棒的节奏――杰伦的那些《我的地盘》《龙拳》根本就未达到那种程度。实际上,对于Jay,我是因为对方文山的歌词有点兴趣,特别是他的古典音乐。“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後假装你人还没走……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後酒暖回忆思念瘦”。有味。就是味――似乎一股如淡黄的夕阳的忧伤飘荡在这个绒绒的夜里。

然后就是到了校园民谣。这毕竟是展现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的回首,就是在这样一些纯真的句子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高晓松、老狼、朴树。郭敬明在《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中就说,有的音评人说有了些作词人,所有的诗人都应该惭愧。高晓松的纯、老狼特有的孤独气质和相树的“那些花儿”,是一种不老的经典。

月光下的城 城下的灯下的人在等

人群里的风 风里的歌里的岁月声

谁不知不觉叹息 叹那不知不觉年纪

谁还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早晨你来过 留下过 弥漫过樱花香

窗被打开过 门开过 人问我怎么说

你曾唱一样月光

曾陪我为落叶悲伤

曾在落满雪的窗前画我的模样

那些飘满雪的冬天

那个不带伞的少年

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

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

老狼的《月光倾城》。这先是造了一个唯美的意境。然后再是一阵淡淡的忧伤。最后的几个“那”,就是冬日里的那种白色的孤独,是刻骨铭心的少年愁味。再来就是令我们为之冲动与大声哭泣了整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的《青春无悔》:

青春在飞向艳阳

但愿一起飞过

无悔的跟你欣赏一切

默默共负着痛楚

喜与悲是必须经过

遇著是你很不错

常感激得你陪伴我

……

多得你的爱慕

心中的光辉

燃亮了我

我又忽然地想起一个朋友的说法来。他说应该自己拿着歌词,然后听着纯音乐来唱。我问为什么。他说这样做就不会委屈了那些好的歌词――好的词不要让唱得不好的人给坏了它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我说为什么你不随便拿段音乐来凑合。他说那就等同于用《小燕子》的调去唱《东方红》,你说会有什么后果。我说也是。

说起纯音乐,我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这是不同于歌词的。我觉得纯音乐这东西是好听就好的――其实有好多的东西都是只要自己喜欢就是好的。譬如说我现在所在的环境,窗外是那些虫子的叫喊,不过我倒是把这些声音当做是一种好的音乐,因为这反而会让我觉得很静,至少心情很静。――在文学中就有一种说法是“以静衬动”。音乐家朗朗(LANGLANG)给我的感觉就是沸腾。

窗外依旧很黑,我忽然就觉得很遗憾,没能聆听到《广陵散》,不知是否如传说中的那样空灵;又不能哼马致远的《秋思》。然而,我们有“小桥流水人家”就够了。这几天热得很,开风扇已是不顶用了,于是把桌子搬到窗边。屋里的灯啧啧的打在墙上,外面是一片黛墨色的夜空。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感觉:我被黑白两种颜色所分割,在两种极端的分界点上。

收音机里放着歌,不知是谁唱的,只有一个女人在喊。

对于中国的流行歌曲,我还是比较的喜欢其中一些歌中的歌词。

中国现在的音乐就是这样,到处的悲伤的旋律,不外乎唱孤独,或是失恋之类的,再然后就是唱祖国的。这些唱得令人潸然的歌手们,好像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让听众觉得他们是真的遇到了不幸。――其实不然,细看歌词,是不知它写什么玩意的。大多是用华丽的词藻,虽然好唱,却使内容显得更加空洞;也有一些是注重于抒情的,却写得很俗,可以说是俗出了人格的底线。像“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还有“同学爱新鲜/恋爱大过天/想不想也日夜怀念/连甜梦也不够甜/当然现在我未成年让我肤浅”。我是很怕肉麻的,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当然是敬而远之。然而它们却在国人的追捧下大红大紫,费解!

中国目前是有太多的东西商业化了。

然后我就想到了Jay.我对他是不甚了解的,也不是很喜欢他。人们都说他有个性,但在于我而言,他似乎是饱受了潮流的挤压,他的爆动,是在现实的生活与文化的重压下的一种抵抗。他所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他的节奏,很强的刻意性。当年小虎队的歌就有很棒的节奏――杰伦的那些《我的地盘》《龙拳》根本就未达到那种程度。实际上,对于Jay,我是因为对方文山的歌词有点兴趣,特别是他的古典音乐。“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後假装你人还没走……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後酒暖回忆思念瘦”。有味。就是味――似乎一股如淡黄的夕阳的忧伤飘荡在这个绒绒的夜里。

然后就是到了校园民谣。这毕竟是展现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的回首,就是在这样一些纯真的句子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高晓松、老狼、朴树。郭敬明在《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中就说,有的音评人说有了些作词人,所有的诗人都应该惭愧。高晓松的纯、老狼特有的孤独气质和相树的“那些花儿”,是一种不老的经典。

月光下的城 城下的灯下的人在等

人群里的风 风里的歌里的岁月声

谁不知不觉叹息 叹那不知不觉年纪

谁还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早晨你来过 留下过 弥漫过樱花香

窗被打开过 门开过 人问我怎么说

你曾唱一样月光

曾陪我为落叶悲伤

曾在落满雪的窗前画我的模样

那些飘满雪的冬天

那个不带伞的少年

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

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

老狼的《月光倾城》。这先是造了一个唯美的意境。然后再是一阵淡淡的忧伤。最后的几个“那”,就是冬日里的那种白色的孤独,是刻骨铭心的少年愁味。再来就是令我们为之冲动与大声哭泣了整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的《青春无悔》:

青春在飞向艳阳

但愿一起飞过

无悔的跟你欣赏一切

默默共负着痛楚

喜与悲是必须经过

遇著是你很不错

常感激得你陪伴我

……

多得你的爱慕

心中的光辉

燃亮了我

我又忽然地想起一个朋友的说法来。他说应该自己拿着歌词,然后听着纯音乐来唱。我问为什么。他说这样做就不会委屈了那些好的歌词――好的词不要让唱得不好的人给坏了它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我说为什么你不随便拿段音乐来凑合。他说那就等同于用《小燕子》的调去唱《东方红》,你说会有什么后果。我说也是。

说起纯音乐,我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这是不同于歌词的。我觉得纯音乐这东西是好听就好的――其实有好多的东西都是只要自己喜欢就是好的。譬如说我现在所在的环境,窗外是那些虫子的叫喊,不过我倒是把这些声音当做是一种好的音乐,因为这反而会让我觉得很静,至少心情很静。――在文学中就有一种说法是“以静衬动”。音乐家朗朗(LANGLANG)给我的感觉就是沸腾。

窗外依旧很黑,我忽然就觉得很遗憾,没能聆听到《广陵散》,不知是否如传说中的那样空灵;又不能哼马致远的《秋思》。然而,我们有“小桥流水人家”就够了。这几天热得很,开风扇已是不顶用了,于是把桌子搬到窗边。屋里的灯啧啧的打在墙上,外面是一片黛墨色的夜空。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感觉:我被黑白两种颜色所分割,在两种极端的分界点上。

收音机里放着歌,不知是谁唱的,只有一个女人在喊。

对于中国的流行歌曲,我还是比较的喜欢其中一些歌中的歌词。

中国现在的音乐就是这样,到处的悲伤的旋律,不外乎唱孤独,或是失恋之类的,再然后就是唱祖国的。这些唱得令人潸然的歌手们,好像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让听众觉得他们是真的遇到了不幸。――其实不然,细看歌词,是不知它写什么玩意的。大多是用华丽的词藻,虽然好唱,却使内容显得更加空洞;也有一些是注重于抒情的,却写得很俗,可以说是俗出了人格的底线。像“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还有“同学爱新鲜/恋爱大过天/想不想也日夜怀念/连甜梦也不够甜/当然现在我未成年让我肤浅”。我是很怕肉麻的,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当然是敬而远之。然而它们却在国人的追捧下大红大紫,费解!

中国目前是有太多的东西商业化了。

然后我就想到了Jay.我对他是不甚了解的,也不是很喜欢他。人们都说他有个性,但在于我而言,他似乎是饱受了潮流的挤压,他的爆动,是在现实的生活与文化的重压下的一种抵抗。他所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他的节奏,很强的刻意性。当年小虎队的歌就有很棒的节奏――杰伦的那些《我的地盘》《龙拳》根本就未达到那种程度。实际上,对于Jay,我是因为对方文山的歌词有点兴趣,特别是他的古典音乐。“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後假装你人还没走……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後酒暖回忆思念瘦”。有味。就是味――似乎一股如淡黄的夕阳的忧伤飘荡在这个绒绒的夜里。

然后就是到了校园民谣。这毕竟是展现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的回首,就是在这样一些纯真的句子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高晓松、老狼、朴树。郭敬明在《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中就说,有的音评人说有了些作词人,所有的诗人都应该惭愧。高晓松的纯、老狼特有的孤独气质和相树的“那些花儿”,是一种不老的经典。

月光下的城 城下的灯下的人在等

人群里的风 风里的歌里的岁月声

谁不知不觉叹息 叹那不知不觉年纪

谁还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早晨你来过 留下过 弥漫过樱花香

窗被打开过 门开过 人问我怎么说

你曾唱一样月光

曾陪我为落叶悲伤

曾在落满雪的窗前画我的模样

那些飘满雪的冬天

那个不带伞的少年

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

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

老狼的《月光倾城》。这先是造了一个唯美的意境。然后再是一阵淡淡的忧伤。最后的几个“那”,就是冬日里的那种白色的孤独,是刻骨铭心的少年愁味。再来就是令我们为之冲动与大声哭泣了整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的《青春无悔》:

青春在飞向艳阳

但愿一起飞过

无悔的跟你欣赏一切

默默共负着痛楚

喜与悲是必须经过

遇著是你很不错

常感激得你陪伴我

……

多得你的爱慕

心中的光辉

燃亮了我

我又忽然地想起一个朋友的说法来。他说应该自己拿着歌词,然后听着纯音乐来唱。我问为什么。他说这样做就不会委屈了那些好的歌词――好的词不要让唱得不好的人给坏了它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我说为什么你不随便拿段音乐来凑合。他说那就等同于用《小燕子》的调去唱《东方红》,你说会有什么后果。我说也是。

说起纯音乐,我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这是不同于歌词的。我觉得纯音乐这东西是好听就好的――其实有好多的东西都是只要自己喜欢就是好的。譬如说我现在所在的环境,窗外是那些虫子的叫喊,不过我倒是把这些声音当做是一种好的音乐,因为这反而会让我觉得很静,至少心情很静。――在文学中就有一种说法是“以静衬动”。音乐家朗朗(LANGLANG)给我的感觉就是沸腾。

窗外依旧很黑,我忽然就觉得很遗憾,没能聆听到《广陵散》,不知是否如传说中的那样空灵;又不能哼马致远的《秋思》。然而,我们有“小桥流水人家”就够了。这几天热得很,开风扇已是不顶用了,于是把桌子搬到窗边。屋里的灯啧啧的打在墙上,外面是一片黛墨色的夜空。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感觉:我被黑白两种颜色所分割,在两种极端的分界点上。

收音机里放着歌,不知是谁唱的,只有一个女人在喊。

对于中国的流行歌曲,我还是比较的喜欢其中一些歌中的歌词。

中国现在的音乐就是这样,到处的悲伤的旋律,不外乎唱孤独,或是失恋之类的,再然后就是唱祖国的。这些唱得令人潸然的歌手们,好像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让听众觉得他们是真的遇到了不幸。――其实不然,细看歌词,是不知它写什么玩意的。大多是用华丽的词藻,虽然好唱,却使内容显得更加空洞;也有一些是注重于抒情的,却写得很俗,可以说是俗出了人格的底线。像“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还有“同学爱新鲜/恋爱大过天/想不想也日夜怀念/连甜梦也不够甜/当然现在我未成年让我肤浅”。我是很怕肉麻的,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当然是敬而远之。然而它们却在国人的追捧下大红大紫,费解!

中国目前是有太多的东西商业化了。

然后我就想到了Jay.我对他是不甚了解的,也不是很喜欢他。人们都说他有个性,但在于我而言,他似乎是饱受了潮流的挤压,他的爆动,是在现实的生活与文化的重压下的一种抵抗。他所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他的节奏,很强的刻意性。当年小虎队的歌就有很棒的节奏――杰伦的那些《我的地盘》《龙拳》根本就未达到那种程度。实际上,对于Jay,我是因为对方文山的歌词有点兴趣,特别是他的古典音乐。“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後假装你人还没走……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後酒暖回忆思念瘦”。有味。就是味――似乎一股如淡黄的夕阳的忧伤飘荡在这个绒绒的夜里。

然后就是到了校园民谣。这毕竟是展现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的回首,就是在这样一些纯真的句子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高晓松、老狼、朴树。郭敬明在《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中就说,有的音评人说有了些作词人,所有的诗人都应该惭愧。高晓松的纯、老狼特有的孤独气质和相树的“那些花儿”,是一种不老的经典。

月光下的城 城下的灯下的人在等

人群里的风 风里的歌里的岁月声

谁不知不觉叹息 叹那不知不觉年纪

谁还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早晨你来过 留下过 弥漫过樱花香

窗被打开过 门开过 人问我怎么说

你曾唱一样月光

曾陪我为落叶悲伤

曾在落满雪的窗前画我的模样

那些飘满雪的冬天

那个不带伞的少年

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

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

老狼的《月光倾城》。这先是造了一个唯美的意境。然后再是一阵淡淡的忧伤。最后的几个“那”,就是冬日里的那种白色的孤独,是刻骨铭心的少年愁味。再来就是令我们为之冲动与大声哭泣了整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的《青春无悔》:

青春在飞向艳阳

但愿一起飞过

无悔的跟你欣赏一切

默默共负着痛楚

喜与悲是必须经过

遇著是你很不错

常感激得你陪伴我

……

多得你的爱慕

心中的光辉

燃亮了我

我又忽然地想起一个朋友的说法来。他说应该自己拿着歌词,然后听着纯音乐来唱。我问为什么。他说这样做就不会委屈了那些好的歌词――好的词不要让唱得不好的人给坏了它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我说为什么你不随便拿段音乐来凑合。他说那就等同于用《小燕子》的调去唱《东方红》,你说会有什么后果。我说也是。

说起纯音乐,我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这是不同于歌词的。我觉得纯音乐这东西是好听就好的――其实有好多的东西都是只要自己喜欢就是好的。譬如说我现在所在的环境,窗外是那些虫子的叫喊,不过我倒是把这些声音当做是一种好的音乐,因为这反而会让我觉得很静,至少心情很静。――在文学中就有一种说法是“以静衬动”。音乐家朗朗(LANGLANG)给我的感觉就是沸腾。

窗外依旧很黑,我忽然就觉得很遗憾,没能聆听到《广陵散》,不知是否如传说中的那样空灵;又不能哼马致远的《秋思》。然而,我们有“小桥流水人家”就够了。这几天热得很,开风扇已是不顶用了,于是把桌子搬到窗边。屋里的灯啧啧的打在墙上,外面是一片黛墨色的夜空。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感觉:我被黑白两种颜色所分割,在两种极端的分界点上。

收音机里放着歌,不知是谁唱的,只有一个女人在喊。

对于中国的流行歌曲,我还是比较的喜欢其中一些歌中的歌词。

中国现在的音乐就是这样,到处的悲伤的旋律,不外乎唱孤独,或是失恋之类的,再然后就是唱祖国的。这些唱得令人潸然的歌手们,好像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让听众觉得他们是真的遇到了不幸。――其实不然,细看歌词,是不知它写什么玩意的。大多是用华丽的词藻,虽然好唱,却使内容显得更加空洞;也有一些是注重于抒情的,却写得很俗,可以说是俗出了人格的底线。像“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还有“同学爱新鲜/恋爱大过天/想不想也日夜怀念/连甜梦也不够甜/当然现在我未成年让我肤浅”。我是很怕肉麻的,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当然是敬而远之。然而它们却在国人的追捧下大红大紫,费解!

中国目前是有太多的东西商业化了。

然后我就想到了Jay.我对他是不甚了解的,也不是很喜欢他。人们都说他有个性,但在于我而言,他似乎是饱受了潮流的挤压,他的爆动,是在现实的生活与文化的重压下的一种抵抗。他所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他的节奏,很强的刻意性。当年小虎队的歌就有很棒的节奏――杰伦的那些《我的地盘》《龙拳》根本就未达到那种程度。实际上,对于Jay,我是因为对方文山的歌词有点兴趣,特别是他的古典音乐。“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後假装你人还没走……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後酒暖回忆思念瘦”。有味。就是味――似乎一股如淡黄的夕阳的忧伤飘荡在这个绒绒的夜里。

然后就是到了校园民谣。这毕竟是展现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的回首,就是在这样一些纯真的句子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高晓松、老狼、朴树。郭敬明在《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中就说,有的音评人说有了些作词人,所有的诗人都应该惭愧。高晓松的纯、老狼特有的孤独气质和相树的“那些花儿”,是一种不老的经典。

月光下的城 城下的灯下的人在等

人群里的风 风里的歌里的岁月声

谁不知不觉叹息 叹那不知不觉年纪

谁还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早晨你来过 留下过 弥漫过樱花香

窗被打开过 门开过 人问我怎么说

你曾唱一样月光

曾陪我为落叶悲伤

曾在落满雪的窗前画我的模样

那些飘满雪的冬天

那个不带伞的少年

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

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

老狼的《月光倾城》。这先是造了一个唯美的意境。然后再是一阵淡淡的忧伤。最后的几个“那”,就是冬日里的那种白色的孤独,是刻骨铭心的少年愁味。再来就是令我们为之冲动与大声哭泣了整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的《青春无悔》:

青春在飞向艳阳

但愿一起飞过

无悔的跟你欣赏一切

默默共负着痛楚

喜与悲是必须经过

遇著是你很不错

常感激得你陪伴我

……

多得你的爱慕

心中的光辉

燃亮了我

我又忽然地想起一个朋友的说法来。他说应该自己拿着歌词,然后听着纯音乐来唱。我问为什么。他说这样做就不会委屈了那些好的歌词――好的词不要让唱得不好的人给坏了它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我说为什么你不随便拿段音乐来凑合。他说那就等同于用《小燕子》的调去唱《东方红》,你说会有什么后果。我说也是。

说起纯音乐,我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这是不同于歌词的。我觉得纯音乐这东西是好听就好的――其实有好多的东西都是只要自己喜欢就是好的。譬如说我现在所在的环境,窗外是那些虫子的叫喊,不过我倒是把这些声音当做是一种好的音乐,因为这反而会让我觉得很静,至少心情很静。――在文学中就有一种说法是“以静衬动”。音乐家朗朗(LANGLANG)给我的感觉就是沸腾。

窗外依旧很黑,我忽然就觉得很遗憾,没能聆听到《广陵散》,不知是否如传说中的那样空灵;又不能哼马致远的《秋思》。然而,我们有“小桥流水人家”就够了。这几天热得很,开风扇已是不顶用了,于是把桌子搬到窗边。屋里的灯啧啧的打在墙上,外面是一片黛墨色的夜空。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感觉:我被黑白两种颜色所分割,在两种极端的分界点上。

收音机里放着歌,不知是谁唱的,只有一个女人在喊。

对于中国的流行歌曲,我还是比较的喜欢其中一些歌中的歌词。

中国现在的音乐就是这样,到处的悲伤的旋律,不外乎唱孤独,或是失恋之类的,再然后就是唱祖国的。这些唱得令人潸然的歌手们,好像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让听众觉得他们是真的遇到了不幸。――其实不然,细看歌词,是不知它写什么玩意的。大多是用华丽的词藻,虽然好唱,却使内容显得更加空洞;也有一些是注重于抒情的,却写得很俗,可以说是俗出了人格的底线。像“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还有“同学爱新鲜/恋爱大过天/想不想也日夜怀念/连甜梦也不够甜/当然现在我未成年让我肤浅”。我是很怕肉麻的,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当然是敬而远之。然而它们却在国人的追捧下大红大紫,费解!

中国目前是有太多的东西商业化了。

然后我就想到了Jay.我对他是不甚了解的,也不是很喜欢他。人们都说他有个性,但在于我而言,他似乎是饱受了潮流的挤压,他的爆动,是在现实的生活与文化的重压下的一种抵抗。他所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他的节奏,很强的刻意性。当年小虎队的歌就有很棒的节奏――杰伦的那些《我的地盘》《龙拳》根本就未达到那种程度。实际上,对于Jay,我是因为对方文山的歌词有点兴趣,特别是他的古典音乐。“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後假装你人还没走……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後酒暖回忆思念瘦”。有味。就是味――似乎一股如淡黄的夕阳的忧伤飘荡在这个绒绒的夜里。

然后就是到了校园民谣。这毕竟是展现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的回首,就是在这样一些纯真的句子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高晓松、老狼、朴树。郭敬明在《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中就说,有的音评人说有了些作词人,所有的诗人都应该惭愧。高晓松的纯、老狼特有的孤独气质和相树的“那些花儿”,是一种不老的经典。

月光下的城 城下的灯下的人在等

人群里的风 风里的歌里的岁月声

谁不知不觉叹息 叹那不知不觉年纪

谁还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早晨你来过 留下过 弥漫过樱花香

窗被打开过 门开过 人问我怎么说

你曾唱一样月光

曾陪我为落叶悲伤

曾在落满雪的窗前画我的模样

那些飘满雪的冬天

那个不带伞的少年

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

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

老狼的《月光倾城》。这先是造了一个唯美的意境。然后再是一阵淡淡的忧伤。最后的几个“那”,就是冬日里的那种白色的孤独,是刻骨铭心的少年愁味。再来就是令我们为之冲动与大声哭泣了整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的《青春无悔》:

青春在飞向艳阳

但愿一起飞过

无悔的跟你欣赏一切

默默共负着痛楚

喜与悲是必须经过

遇著是你很不错

常感激得你陪伴我

……

多得你的爱慕

心中的光辉

燃亮了我

我又忽然地想起一个朋友的说法来。他说应该自己拿着歌词,然后听着纯音乐来唱。我问为什么。他说这样做就不会委屈了那些好的歌词――好的词不要让唱得不好的人给坏了它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我说为什么你不随便拿段音乐来凑合。他说那就等同于用《小燕子》的调去唱《东方红》,你说会有什么后果。我说也是。

说起纯音乐,我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这是不同于歌词的。我觉得纯音乐这东西是好听就好的――其实有好多的东西都是只要自己喜欢就是好的。譬如说我现在所在的环境,窗外是那些虫子的叫喊,不过我倒是把这些声音当做是一种好的音乐,因为这反而会让我觉得很静,至少心情很静。――在文学中就有一种说法是“以静衬动”。音乐家朗朗(LANGLANG)给我的感觉就是沸腾。

窗外依旧很黑,我忽然就觉得很遗憾,没能聆听到《广陵散》,不知是否如传说中的那样空灵;又不能哼马致远的《秋思》。然而,我们有“小桥流水人家”就够了。

#4楼回目录

冬日絮语

树的絮语作文 | 2017-07-06 15:47

这个冬天,依旧是如此寒冷 。窗外叹息着走过的风,带走了许多,去冲刷不掉我心中隐隐的痛。远方,白雾弥漫,天际灰蒙蒙一片,有如我许久以来的伤感。梦境里,看见蔚恬静的笑,在那棵已凋落的枫树下,那么遥远,却那么真实。梦醒,只有床头上灯光摇曳,照着我孤零零的影子在白墙上穿梭。那些跳跃着的,六瓣的白色精灵,就这样,掩盖了我已逝的岁月。凉风袭来,空气中隐隐约约地飘来一缕缕糖果的香气,仿佛是那些回忆,在这冰冷的夜里偷偷发酵了。

清晨,发现外面已落满了雪。那单纯的白,就这样一直绵延,伸向了遥远的天边。我想,我应该出去透透气了。

于是,就这样,一个人走着,如此平静地,在这被白雪覆盖了花瓣的路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欲说还休的情调。那回忆中白的、紫的、蓝的,各种各样的风信子花瓣,在我眼前融合成一幅残缺的拼图。那么真实可感,就像是与我若即若离的爱。我开始拼揍,那么用心,可是,总是拼不出一幅完整的画面。这此凌乱,让我有些恐慌了。虽然我早就已经知道我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但是,当现实就这样像一股飓风一般吹来时,才让我开始相信。毕竟,你的离去带走了我原本炽热的心。

我顺着这应该是由两个人共同走过的小路前进着,不太冷的风吹过,却吹出了我的泪水,这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如此清脆,像玻璃一般。我无声的流泪。一片白白的雪花打着旋儿从我眼前飘过,我这才发现回忆好像无声电影一亲在脑海里上映了。那年,那时,就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我和蔚在此相遇,成为朋友,成为这片风信子花田的秘密主人。可是,如今,蔚走了,只有我一个人孤单单地感受物是人非的凄凉,在花田里凝视着那忧伤,听日子回荡。

我们都是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不懂得珍惜,不愿意放弃——也许有的事情珍惜了,就会感到幸福;也许有的事情放弃了,也就不会觉得那么难过。但是,我和蔚都没有这样做,因为等待也是一种凄凉的幸福,即使它会使人伤痕累累。可能,我们都同样执着吧。

蔚走的那天,雪很大。每一片片飘落的雪,都像冰冷的钻石,闪着苍白的光,切割着我所有的心事,我站在离蔚很远的地方,静静地看着,虽然我知道蔚在找我。那天,我学会了很多,终于开始相信一个人的眼泪就可以这样一直流,也开始明白想念的心痛果然可以使整个世界荒芜。也许很多人不需要说再见,因为仅仅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在经过了这么多以后,我还是没有变得快乐起来。因为在我的世界里,除了空白,还是空白。看着眼前这些悲凉,我默默地想:“那时的花,开始凋谢了;那时的人,也已消失不见。也许吧,也许花的凋谢下是奠祭已走的人吧。待这匆匆落幕以后,我是不是也应该放手了呢?”

#5楼回目录

母校絮语

树的絮语作文 | 2017-07-06 15:47

母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段难以割舍的美好回忆.

寝室,还喜欢那小屋子里的气氛,那属于自己的小窝里的温暖.我每天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怎么能让我说不爱你呢?然而每天起床的铃声总是无情地把我从美梦中竟叫醒,它是在催促我快快起床,快快去教室呢?

这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你让我逐渐明白人生的真谛,你从来都不会把我的命运当作儿戏,带我寻找未来的方向.我对你是那么的感激.

毫无疑问,放学后最积极的事情就是狂奔到食堂,直逼那叫人神往的芳香气味.而每天最回味的事情,也就是沉浸在你的味道里.

常常喜欢在宽敞的校园中闲逛,喜欢每天给予自己一点空闲的时间不再想着那些叫人厌恶的烦恼,让自己的思绪乘着微风而随处飘荡.

我最喜欢那阳春三月,白花争艳的景象,在这个播种希望的季节里,唯有你--校园之中的红杏,却在收获希望,红得那么灿烂,那么自信,那么叫人佩服.

挺立在校园操场之中的百年大树,是谁把你栽在这个地方,又是什么让你跨越百年而不倒.穿越三个世纪的你,依然默默地伫立在这里,是在怀念学校七十多年来的沧伤与辉煌,还是在思考着学校将来的命运?

每次出校,都会从你的身边经过,从你的身躯里走出,我的腾飞广场,看你那美丽而强健的身姿,充满希望的内心,是要我同你一起腾飞么?

何鲁,谁不知道你是一代数学大家,在这里,你依然显示出那数学家的风范,那和蔼而慈祥的面庞.我的眼前,常常会想象着你背着手在这校园中漫步,看着你曾今在这里付出的心血,现在已汇聚成了汹涌的河流,你的笑是那么的欣慰.

#6楼回目录

怀念絮语

树的絮语作文 | 2017-07-06 15:48

你总是跑在我前头

纵使我追赶的匆忙

仍留气吁吁的叹息

严寒的冬弥漫在绵绵夜的空间里

春被埋藏土壤中未曾萌芽

冬延续着呼啸的严寒

徘徊在月儿阴晴圆缺的大地上

一朵朵紫荆

背着我轻盈却沉重的身子回到岁月的背影

我的小鸟儿化蝶而去

空荡荡的笼子里装满记忆里的叽喳

唯有在陈旧的瓷盆里把爱深埋

与往昔的热闹相随

与流逝的恒情对话

书房落满交织复杂的灰

挂着我绵长的怀念

门前那颗枝干粗大的树

走过我不曾守侯在此的悲痛时光

蔓上枯黄的叶

爬上皱纹的枝

不断在我脑海那方土壤里生长着

城市里车来车往的喧闹

带着我的悲痛的梦想

与冬厚重的寒冷

无法邂逅在村庄的朝阳里

与欢快牛羊奔跑在旷野的白云中

将清澈溪水叮咚项链带在脖颈

却翱翔在无尽的茫茫夜空中

#7楼回目录

秋日絮语

树的絮语作文 | 2017-07-06 15:48

每个秋天都会变得似曾相识,每个秋天都仿佛是很久以前一个未完秋天的待续。

秋风又起,总有些透明的邂逅,空气中悬浮的回忆沁入每一寸干净的思绪。世界开始纷乱,树木像褪尽羽毛的大鸟站在阳光下,空气中夹杂着恬静和诗意,每个角落都响彻深沉而激烈的风音,地上匍匐的落叶被驱赶着向前滑走,像一只只疲倦的蝴蝶,迷失在归途中。

秋天的讯号就是宿舍时常传来猝不及防的关门声。每听到这声音,就意味着某个角落有一扇忘记关闭的门。就像深夜的路灯打开黑暗的缺口,寂寞、忧伤喷薄而出,在空荡的街头回荡,被持续地无限地放大着。内心像盛满了水,倾泻下一地的忧伤。回忆像路边的野草,疯狂的生长,永远生机勃勃。那些支离破碎的童年印迹,在岁月暗尘的覆盖下没有失去鲜活,它们永远是婴儿,宁静而生生不息。风时而吹动地上堆积的落叶,漏出一丝年岁久远的芬芳。想起一首诗:

风起

落寞随风飘摇

谁的寂寞在祈祷

她们

是否还在角落等待

等待给她们温暖的人

抑或

依旧盈盈漫步于褪色的记忆之间

独自抚摸那些浅淡的伤痕

时间将回忆偷走,搁浅在无法企及的昨天。可我们依旧在追寻,一份羞涩的回忆。在浩如烟海的人群中,相遇是一种缘分,何况相识、相知。

秋日宁静的午后

躺在草地上

让自己被风埋葬

在辽阔中,听不到回音,时间像云朵一样

灵魂放飞在空中

秋天的风是金色的,用阳光细心描绘过,能让人联想到褪尽云的天空和涤清的空气。那种刻骨铭心的轻柔温和的干爽,非这个季节不能拥有。天地分外明亮和安静,安静得可以感受到所有阳光落地的重量。仓皇的飞鸟滑过蓝天,带走树的思念与惶恐。

晚自习后,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载着一路的静谧,聆听风音,就像聆听寂寞在唱歌,晶莹的月光为之动容,流下澄澈、透明的泪,似泉水般宣泄而出,泛滥着点点的忧伤。像圣洁的天使在遥远的天国洒下一片清朗朗的目光,我的心房里,便投射出一地明晃晃的光亮。

漫天飞絮的往昔中,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我们终将变得沉默,继续从风的一端走向另一端,依旧去感动、渴望、沉痛、爱和遗忘,然后在所有遗忘季节无处不在的歌吟背后,人最终能听见时间在世上走过。

标题: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