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细节作文600

生命中的细节作文600 | 楼主 |2017-01-17 12:02:04 共有6个回复 194次阅读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只要我们用心,每个细节都能体现爱。人间处处有关爱!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生活中人们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比如说一次,我看见一位男士不小心踩到一位女士的脚,男士忽然对女士说:“不好意思,踩到你了,没事吧,对不起!”女士说:“没关系。”你看,没吵起来吧,这就是爱啊!我刚刚搬到新家时,每天上学放学都在小区门口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的眼睛告诉我她十分寂寞、忧伤。后来听说老奶奶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为了老奶奶的财产纠纷都不来赡养她,因此老奶奶住在外甥女家的车库里,更不幸的是老奶奶的老伴已经走了,从此,这位老人不愿意与人交流。我听了这件事后,十分同情这位老人。从此,我每次上学放学都要热情地叫一声:“奶奶好。”起初奶奶只是机械地应一声。她没有走出阴影,敞开心扉。但我没有间断过,只要一见她,我都会热情地问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奶奶的脸上绽放了笑容,并且真诚地说了一声:“谢谢。”现在她的心扉完全敞开了。一有时间,我就会去她那里玩,陪老奶奶聊天解闷,我们好似忘年交。是呀!正如歌里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标题:生命中的细节作文600
网址:https://u.sanwen.net/subject/1733611.html
沙发回目录

爱,在细节中展现

生命中的细节作文600 | 2017-01-17 12:02

爱,在细节中展现中卫市柔远中学七(4)班张媛细节是上学时妈妈亲切的关怀;细节是作业时爸爸认真的教导;细节是回答问题时老师相信的眼神;细节是困难时朋友鼓励的话语……生活中我们也往往为一些细节所感动,让我们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爱和温暖。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母亲可以为了孩子,付出她的一切,甚至生命。母爱是无私的,你只需细细体会,因为母爱,在细节中展现。妈妈是那样的爱我。记得四年级,那时我已经学会骑自行车了。那天妈妈因为单位有事,中午我随便在外面吃了点,就上学去了。中午还是艳阳高照,可下午天气就象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突然下起雨来。没有一点防备的我,只能干着急,眼巴巴的期待着雨赶紧停。放学了,看着同学们的家长都拿着雨具来接他们,而我的爸爸出差去了,妈妈单位又有事,我的心里突然很难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思考着要不要就冒雨骑车自己回家。这时,突然看见学校门口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离我越来越近。是妈妈,真的是妈妈……我太高兴了。推着车子跑向妈妈,嘴里一直叫着“妈妈”。妈妈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害怕我淋湿了感冒。妈妈把另一把伞递给我,帮我推着车子。我问妈妈“你们单位今天不是有事吗?你怎么突然来了啊?”妈妈说“我是请假来的,不过事情也快做完了,我害怕你淋到,所以……”这时,我感觉到妈妈是那样的爱我,我情不自禁地抱住了妈妈……细节是爱的源泉,我门不要期望生活有多美,有多充实。也不要总抱怨自己得到的爱不够多。生活中往往有感人的细节。妈妈的爱,有时很明显,但有时却在细节中展现。爱,不一定要突出的表现出来,因为真正爱你的人只在细节中表达关爱,他们只在细节中传递着对你的温情。正如你的妈妈,爸爸,老师,朋友……(指导教师:李维新)

板凳回目录

生命中的一次感动

生命中的细节作文600 | 2017-01-17 12:02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青春中学二(8)班 边靓如

十分喜欢《我心永恒》,所以又回顾了一遍五年前看过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在最后几幕的时候哭了,被主角对生存的渴望和执着的爱感动。 年轻的杰克·道森和露丝·戴维·凯特在从英国到美国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上相识,并准备抵达美国后私奔。不幸,客轮在途中撞上冰山沉没了。 提起这部影片,一想到的除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感人至深的爱、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露丝的眼神。那在生死边缘,却毫不绝望的眼神。 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于是,极度的恐慌,和因此而产生的种种丑恶的行为便全都表现得一览无遗:为了存活,有人在海面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为了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的救生船,一个男人用钱买通船员;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以乘坐70多人的救生船只承载了十几人,而船上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包括亲人在内。这些现象多么可恶而现实。然而,人性中的美好总是多于丑恶:大多数的男人们遵守着制度,将妻子、儿女送上希望之船后,自己留在泰坦尼克号上;沉着冷静的船员们作好殉职的准备,安排着乘客有序登上救生船;当船身倾斜,人们纷纷向后滑去时,有人紧抱着柱子,另一只手去拉别人的手;当影片的两位主角被席卷而来的海水追逐,却看见一个无人照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大哭时,毅然抱起那个孩子,带他一起逃亡……这些,就是面对生死抉择时,崇高的精神与高尚的做法。 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无不表现着对待死亡的从容与镇静: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讲着美丽的童话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妇流着泪轻轻相拥,安详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船上的演奏者们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在生命的尾声最后一次合作;年迈的船长走进船长室,选择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热情与辉煌的地方;女主角露丝不愿与杰克分离,在救生船往下放时,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号的窗口。对她来说,生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 露丝曾有这么一段内心独白,大致如下:“我的生活永远被乏味的事所占据。无休止的聚餐、舞会、赛马、划艇,交往的就这几个人。没有人真正地关心我。我感到自己就像站在一座高高的悬崖边,无法回头。”露丝的父亲死后,露丝所拥有的家产不多了。母亲为使女儿嫁给富豪的儿子,逼她继续在相互奉承、崇拜金钱的乌烟瘴气的上流社交圈中过着淑女的生活。她就像坐在秋千上,高高地荡起,心却忽然空掉,很空很空。于是她选择了跳海,但被杰克解救了,杰克还解救了她的心。他在头等舱的晚宴上勇敢地谈论着自己的观点“享受每一天”。并带着露丝在无拘无束、真诚、热情的三等舱聚会上尽情地玩耍。他使露丝感受到了充实、快乐的平民生活,告诉了她生命的意义所在。 杰克是个顽强、乐观的人,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露丝。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露丝和杰克找到了一张竹筏。经过一场惊险、辛苦的逃亡,他们在海上被疲惫和寒冷折磨得精疲力竭。活下去的决心让他们不停地说话,只有不停地说话,才有生存的可能。满天星斗在夜空中闪闪烁烁,这本应是个浪漫的夜晚,却发生了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沉船事件。除705人获救外,1515人患难。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浮着一群群穿着救生衣的尸体。只有一艘救生船回来救人。船员的探照灯灯光在海面上来回地寻找活着的人。冻得瑟瑟发抖的露丝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满心喜悦地想唤醒杰克。可是她的呼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杰克在沉睡中已无力醒来。露丝的热泪滑过冰凉的脸。救生船此时正往远方驶去。露丝眼中含着痛苦的神色将杰克的尸体放入海洋,哆嗦着爬下竹筏——她要履行她的诺言,她曾答应过杰克一定要活下去。“Come back, come back, come back……”露丝孱弱的呼唤伴随着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透着无比的决心,蕴涵着对生命无限的渴求,她在绝望的边缘拼命挣扎,顽强地与死神搏斗。她必须登上救生船,否则她会被茫无涯际的黑暗与死的沉寂所吞噬,她的灵魂会在北大西洋刺骨的寒水中融化。她不要在刚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之后就失去了它,她不要违背她亲口答应的诺言。她颤抖着游向一个已死的船员,取过他挂着的口哨,用所有的力气吹响了它,吹响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吹响了她对世间万物的留恋,吹响了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上帝听见了她虔诚的祷告,救生船调转方向,朝哨声响起的地方驶来。探照灯明亮的灯光照在了露丝写满坚强的脸上,她终于在救生船上温暖的毯子里沉沉睡熟了。睁开双眼时,她看到了旭日柔和的光芒。黑暗过去了。 《泰坦尼克号》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记得五年前看这部影片时,被其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所震撼,偶尔也会在心中柔软的沙滩上留下一行足迹。但现在,是完完全全地被它感动了,也将它深深地印入了记忆之中。甚至在除夕夜放烟火时,看到那烟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上升,绽放,再落下,竟会想起泰坦尼克号遇难时,船长发出的求救信号。烟火同样上升至辽阔的星空,绽放,落到无垠的海面上。而船上天真的小女孩因看到了美丽的烟花而高兴地笑了。想起来仍觉得心痛。 人的感触总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深,就如五年前的我只把《泰坦尼克号》当作惊险片,而如今却被它深深感动。五年后,十年后……我一定会从这部经典的影片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感悟。 (

(责任编辑:齐老师)

#4楼回目录

在细节中发现美丽

生命中的细节作文600 | 2017-01-17 12:02

这个假期,我读完了《安妮日记》,这是一本在全世界都极其有名的著作,虽说它的语言并不算优美与感人,在第一遍读时也确实读不出一些能称得上“名著”的东西,但是在我第二遍读时,我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安妮善于在苦难中寻找快乐的精神。 本书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以日记的形式构成的,且日记多为短小精悍的,但是从中不难看出安妮的苦中作乐精神。记得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句话:“今天天气真好,我好高兴啊!”可能在我们这些读书的人眼里,好天气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大概率事件,或许像我这样不善于体育的人对好天气还带着些许的排斥,因为好天气意味着体育课。安妮这么写似乎有些不正常,但是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寻找快乐的精神,在那个纳粹统治的时代,这实属难得。 但是这种精神或许就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我们经常怨天尤人,抱怨作业,抱怨考试这些我们所不能改变的东西,从而,我们的生活缺少了许多乐趣,整天在抱怨中度过的日子又有什么好呢?我们是不是能反过来想一想,难道上体育课不好么?我们在体育课上锻炼一下,放下那些所谓的世俗,在跑道上奔跑,迸发自己心中的活力又为何不可?其实,这样的细节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就连我们最忌讳的考试也可以被当成一次拿奖学金的机会,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再那么忌讳这些我们所忌讳的东西了呢?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世上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被世俗所逼,走投无路之时,我觉得你应该用一种新的眼光去观察你身边的世界。比如将开车当作一门艺术而不是一种纯粹的出行方式,这样你的心灵或许会多一分美丽,少一分厌世与世俗。 静下心来品味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或许会给你惊喜,因为这个世界上值得我们去品味的东西太多了,像安妮在日记中所言的那样,能见到好天气便是惊喜,收到一块小点心便会高兴好几天,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因小喜而喜,不因大悲而过悲。 发觉生命中的美丽,让生命变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拥有一双发现美的大眼睛,让我们的生命多添一份快乐的颜色,而不是一些抱怨的颜色,这便是《安妮日记》所教给我们的。|||

#5楼回目录

热点素材——细节是城市的生命底色

生命中的细节作文600 | 2017-01-17 12:02

公厕男女蹲位比例应为2:3

我们常常在餐厅、电影院、商场看到这样的场面:男人们有条不紊地慢悠悠上厕所方便,而女厕所门口,总会站着焦急等待的女同胞。市人大代表、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华义认为,这一现象是公共场所的厕所蹲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调整男女厕所蹲位比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张华义说,以前的公厕设计,蹲位上大都是男性要比女性多,那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因为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少,如厕的矛盾尚不突出。随着女性从“家庭主妇”中解放出来,在社会上顶起“半边天”,就出现了女性如厕难问题,再加上生理结构原因,男性在小便时要比女性方便得多,大约要快一半时间。因此,调整公厕男女蹲位的比例,显得尤为必要。

据介绍,早在1989年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环境设施设置标准”上就有明确规定:城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应达2∶3。此举目的在于体现男女平等,减少女士如厕排长队的问题。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父子出书展示温哥华城市细节

1999年,王力这位在国内企业声名很高的某研究所所长带着妻子和儿子移民温哥华。在温哥华的日子,王力和儿子王一男用各式各样的老式胶片相机和新式数码相机,开始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这一拍就是6年,父子俩拍下了一万多张打动他们的图片。2007年回国后,他们挑出了其中的200多张,每张图配上几段话,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天大的小事》。

在温哥华,红绿灯是醒目的黄色底座,而不像国内的是黑色,事实证明,“黄色是事故率最低的颜色”;人行道的路牌悬挂在路中间,而不是路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醒目;公厕指示牌上,都注明了“距离多少街区、多少米”;整个城市只要骑车都要戴头盔,哪怕两岁的孩子学童车也不例外。

加拿大的垃圾桶“面子在内不在外”,废弃的汽油桶、石槽、塑料筐子都能当垃圾桶,比起国内的“大熊猫抱竹子”、“青蛙王子”那些工艺垃圾桶,“丑多了”,可这些垃圾桶再丑,也个个是大嘴巴、大口径、套有塑料袋。

温哥华几乎看不到“牛皮癣”般的小广告,他们把电线杆的下面局部加粗,专门用来粘贴小广告。这比国内“乱贴广告,罚款5万!”的硬招儿有效多了。

有一次,他们站在一栋普通的红砖高楼前琢磨了好久,发现面对街道的所有窗帘都是白色的,终于忍不住进去问公寓的管理员,高鼻子管理员一脸愕然地拿出一份足有一本书那么厚的售楼合同。

在合同里,光是“窗帘怎么挂”,就写了三大段近一页纸。合同还规定,“每户人家能养几只狗、几只猫,狗的身高不能超过多少”、“一栋楼有多少个名额可以出租房屋,要出租就排队登记。”出了门,爷俩感慨,原来“裤衩晾外头,会招警察的”!“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害!”

第一次在温哥华坐公交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着小雨,10多个人排着队,其中有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车慢慢驶来,停稳,向马路牙稍作倾斜,车门打开,自动翻出一个踏板,正好对接高出的地面,司机下来连残疾人带车推上去,然后把车固定在司机后面专门的位置上,司机再下车绕到驾驶位,最后大家再上车。王力一看表,三四分钟都过去了。所有人都在雨里默默地等,没人说话,那场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王力感动坏了。

过了两站,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上来了,又花了好几分钟,车内没有一个人显得不耐烦,相反,车里人都会对孩子笑笑,摸摸她的小绒帽,扯扯她的小袜子。王力不禁感慨:“在人人都微笑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跟人人显得急躁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一样吗?”

还有一次,王力去医院看病,护士让他去厕所取尿样化验。在这个普通的厕所,墙上用好几种语言贴着如何取样。有一种是中文:1.把内裤拉低。洗手,然后把手抹干。2.用化验所提供的毛巾把私处洗净。女士们,清洁私处时,必须由前面洗到后面。3.开始把小便排进厕所,不要让小便中断;在小便还在排出时,用指定的容器把小便搜集下来;在小便停止前,把容器拿去。4.盖紧容器,切勿用手指触摸容器的边缘或内面。

济南丢失记忆之“眼”

香港街道上的隔离护栏,很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铸铁制造的,现在依然使用,这让行人自然产生历史感,这种对细节的保护,是对城市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保护;英国伦敦很多电话亭、出租汽车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甚至是50年代的产

公厕男女蹲位比例应为2:3

我们常常在餐厅、电影院、商场看到这样的场面:男人们有条不紊地慢悠悠上厕所方便,而女厕所门口,总会站着焦急等待的女同胞。市人大代表、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华义认为,这一现象是公共场所的厕所蹲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调整男女厕所蹲位比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张华义说,以前的公厕设计,蹲位上大都是男性要比女性多,那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因为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少,如厕的矛盾尚不突出。随着女性从“家庭主妇”中解放出来,在社会上顶起“半边天”,就出现了女性如厕难问题,再加上生理结构原因,男性在小便时要比女性方便得多,大约要快一半时间。因此,调整公厕男女蹲位的比例,显得尤为必要。

据介绍,早在1989年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环境设施设置标准”上就有明确规定:城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应达2∶3。此举目的在于体现男女平等,减少女士如厕排长队的问题。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父子出书展示温哥华城市细节

1999年,王力这位在国内企业声名很高的某研究所所长带着妻子和儿子移民温哥华。在温哥华的日子,王力和儿子王一男用各式各样的老式胶片相机和新式数码相机,开始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这一拍就是6年,父子俩拍下了一万多张打动他们的图片。2007年回国后,他们挑出了其中的200多张,每张图配上几段话,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天大的小事》。

在温哥华,红绿灯是醒目的黄色底座,而不像国内的是黑色,事实证明,“黄色是事故率最低的颜色”;人行道的路牌悬挂在路中间,而不是路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醒目;公厕指示牌上,都注明了“距离多少街区、多少米”;整个城市只要骑车都要戴头盔,哪怕两岁的孩子学童车也不例外。

加拿大的垃圾桶“面子在内不在外”,废弃的汽油桶、石槽、塑料筐子都能当垃圾桶,比起国内的“大熊猫抱竹子”、“青蛙王子”那些工艺垃圾桶,“丑多了”,可这些垃圾桶再丑,也个个是大嘴巴、大口径、套有塑料袋。

温哥华几乎看不到“牛皮癣”般的小广告,他们把电线杆的下面局部加粗,专门用来粘贴小广告。这比国内“乱贴广告,罚款5万!”的硬招儿有效多了。

有一次,他们站在一栋普通的红砖高楼前琢磨了好久,发现面对街道的所有窗帘都是白色的,终于忍不住进去问公寓的管理员,高鼻子管理员一脸愕然地拿出一份足有一本书那么厚的售楼合同。

在合同里,光是“窗帘怎么挂”,就写了三大段近一页纸。合同还规定,“每户人家能养几只狗、几只猫,狗的身高不能超过多少”、“一栋楼有多少个名额可以出租房屋,要出租就排队登记。”出了门,爷俩感慨,原来“裤衩晾外头,会招警察的”!“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害!”

第一次在温哥华坐公交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着小雨,10多个人排着队,其中有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车慢慢驶来,停稳,向马路牙稍作倾斜,车门打开,自动翻出一个踏板,正好对接高出的地面,司机下来连残疾人带车推上去,然后把车固定在司机后面专门的位置上,司机再下车绕到驾驶位,最后大家再上车。王力一看表,三四分钟都过去了。所有人都在雨里默默地等,没人说话,那场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王力感动坏了。

过了两站,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上来了,又花了好几分钟,车内没有一个人显得不耐烦,相反,车里人都会对孩子笑笑,摸摸她的小绒帽,扯扯她的小袜子。王力不禁感慨:“在人人都微笑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跟人人显得急躁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一样吗?”

还有一次,王力去医院看病,护士让他去厕所取尿样化验。在这个普通的厕所,墙上用好几种语言贴着如何取样。有一种是中文:1.把内裤拉低。洗手,然后把手抹干。2.用化验所提供的毛巾把私处洗净。女士们,清洁私处时,必须由前面洗到后面。3.开始把小便排进厕所,不要让小便中断;在小便还在排出时,用指定的容器把小便搜集下来;在小便停止前,把容器拿去。4.盖紧容器,切勿用手指触摸容器的边缘或内面。

济南丢失记忆之“眼”

香港街道上的隔离护栏,很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铸铁制造的,现在依然使用,这让行人自然产生历史感,这种对细节的保护,是对城市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保护;英国伦敦很多电话亭、出租汽车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甚至是50年代的产

公厕男女蹲位比例应为2:3

我们常常在餐厅、电影院、商场看到这样的场面:男人们有条不紊地慢悠悠上厕所方便,而女厕所门口,总会站着焦急等待的女同胞。市人大代表、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华义认为,这一现象是公共场所的厕所蹲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调整男女厕所蹲位比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张华义说,以前的公厕设计,蹲位上大都是男性要比女性多,那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因为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少,如厕的矛盾尚不突出。随着女性从“家庭主妇”中解放出来,在社会上顶起“半边天”,就出现了女性如厕难问题,再加上生理结构原因,男性在小便时要比女性方便得多,大约要快一半时间。因此,调整公厕男女蹲位的比例,显得尤为必要。

据介绍,早在1989年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环境设施设置标准”上就有明确规定:城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应达2∶3。此举目的在于体现男女平等,减少女士如厕排长队的问题。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父子出书展示温哥华城市细节

1999年,王力这位在国内企业声名很高的某研究所所长带着妻子和儿子移民温哥华。在温哥华的日子,王力和儿子王一男用各式各样的老式胶片相机和新式数码相机,开始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这一拍就是6年,父子俩拍下了一万多张打动他们的图片。2007年回国后,他们挑出了其中的200多张,每张图配上几段话,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天大的小事》。

在温哥华,红绿灯是醒目的黄色底座,而不像国内的是黑色,事实证明,“黄色是事故率最低的颜色”;人行道的路牌悬挂在路中间,而不是路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醒目;公厕指示牌上,都注明了“距离多少街区、多少米”;整个城市只要骑车都要戴头盔,哪怕两岁的孩子学童车也不例外。

加拿大的垃圾桶“面子在内不在外”,废弃的汽油桶、石槽、塑料筐子都能当垃圾桶,比起国内的“大熊猫抱竹子”、“青蛙王子”那些工艺垃圾桶,“丑多了”,可这些垃圾桶再丑,也个个是大嘴巴、大口径、套有塑料袋。

温哥华几乎看不到“牛皮癣”般的小广告,他们把电线杆的下面局部加粗,专门用来粘贴小广告。这比国内“乱贴广告,罚款5万!”的硬招儿有效多了。

有一次,他们站在一栋普通的红砖高楼前琢磨了好久,发现面对街道的所有窗帘都是白色的,终于忍不住进去问公寓的管理员,高鼻子管理员一脸愕然地拿出一份足有一本书那么厚的售楼合同。

在合同里,光是“窗帘怎么挂”,就写了三大段近一页纸。合同还规定,“每户人家能养几只狗、几只猫,狗的身高不能超过多少”、“一栋楼有多少个名额可以出租房屋,要出租就排队登记。”出了门,爷俩感慨,原来“裤衩晾外头,会招警察的”!“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害!”

第一次在温哥华坐公交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着小雨,10多个人排着队,其中有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车慢慢驶来,停稳,向马路牙稍作倾斜,车门打开,自动翻出一个踏板,正好对接高出的地面,司机下来连残疾人带车推上去,然后把车固定在司机后面专门的位置上,司机再下车绕到驾驶位,最后大家再上车。王力一看表,三四分钟都过去了。所有人都在雨里默默地等,没人说话,那场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王力感动坏了。

过了两站,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上来了,又花了好几分钟,车内没有一个人显得不耐烦,相反,车里人都会对孩子笑笑,摸摸她的小绒帽,扯扯她的小袜子。王力不禁感慨:“在人人都微笑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跟人人显得急躁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一样吗?”

还有一次,王力去医院看病,护士让他去厕所取尿样化验。在这个普通的厕所,墙上用好几种语言贴着如何取样。有一种是中文:1.把内裤拉低。洗手,然后把手抹干。2.用化验所提供的毛巾把私处洗净。女士们,清洁私处时,必须由前面洗到后面。3.开始把小便排进厕所,不要让小便中断;在小便还在排出时,用指定的容器把小便搜集下来;在小便停止前,把容器拿去。4.盖紧容器,切勿用手指触摸容器的边缘或内面。

济南丢失记忆之“眼”

香港街道上的隔离护栏,很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铸铁制造的,现在依然使用,这让行人自然产生历史感,这种对细节的保护,是对城市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保护;英国伦敦很多电话亭、出租汽车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甚至是50年代的产

公厕男女蹲位比例应为2:3

我们常常在餐厅、电影院、商场看到这样的场面:男人们有条不紊地慢悠悠上厕所方便,而女厕所门口,总会站着焦急等待的女同胞。市人大代表、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华义认为,这一现象是公共场所的厕所蹲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调整男女厕所蹲位比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张华义说,以前的公厕设计,蹲位上大都是男性要比女性多,那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因为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少,如厕的矛盾尚不突出。随着女性从“家庭主妇”中解放出来,在社会上顶起“半边天”,就出现了女性如厕难问题,再加上生理结构原因,男性在小便时要比女性方便得多,大约要快一半时间。因此,调整公厕男女蹲位的比例,显得尤为必要。

据介绍,早在1989年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环境设施设置标准”上就有明确规定:城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应达2∶3。此举目的在于体现男女平等,减少女士如厕排长队的问题。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父子出书展示温哥华城市细节

1999年,王力这位在国内企业声名很高的某研究所所长带着妻子和儿子移民温哥华。在温哥华的日子,王力和儿子王一男用各式各样的老式胶片相机和新式数码相机,开始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这一拍就是6年,父子俩拍下了一万多张打动他们的图片。2007年回国后,他们挑出了其中的200多张,每张图配上几段话,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天大的小事》。

在温哥华,红绿灯是醒目的黄色底座,而不像国内的是黑色,事实证明,“黄色是事故率最低的颜色”;人行道的路牌悬挂在路中间,而不是路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醒目;公厕指示牌上,都注明了“距离多少街区、多少米”;整个城市只要骑车都要戴头盔,哪怕两岁的孩子学童车也不例外。

加拿大的垃圾桶“面子在内不在外”,废弃的汽油桶、石槽、塑料筐子都能当垃圾桶,比起国内的“大熊猫抱竹子”、“青蛙王子”那些工艺垃圾桶,“丑多了”,可这些垃圾桶再丑,也个个是大嘴巴、大口径、套有塑料袋。

温哥华几乎看不到“牛皮癣”般的小广告,他们把电线杆的下面局部加粗,专门用来粘贴小广告。这比国内“乱贴广告,罚款5万!”的硬招儿有效多了。

有一次,他们站在一栋普通的红砖高楼前琢磨了好久,发现面对街道的所有窗帘都是白色的,终于忍不住进去问公寓的管理员,高鼻子管理员一脸愕然地拿出一份足有一本书那么厚的售楼合同。

在合同里,光是“窗帘怎么挂”,就写了三大段近一页纸。合同还规定,“每户人家能养几只狗、几只猫,狗的身高不能超过多少”、“一栋楼有多少个名额可以出租房屋,要出租就排队登记。”出了门,爷俩感慨,原来“裤衩晾外头,会招警察的”!“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害!”

第一次在温哥华坐公交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着小雨,10多个人排着队,其中有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车慢慢驶来,停稳,向马路牙稍作倾斜,车门打开,自动翻出一个踏板,正好对接高出的地面,司机下来连残疾人带车推上去,然后把车固定在司机后面专门的位置上,司机再下车绕到驾驶位,最后大家再上车。王力一看表,三四分钟都过去了。所有人都在雨里默默地等,没人说话,那场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王力感动坏了。

过了两站,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上来了,又花了好几分钟,车内没有一个人显得不耐烦,相反,车里人都会对孩子笑笑,摸摸她的小绒帽,扯扯她的小袜子。王力不禁感慨:“在人人都微笑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跟人人显得急躁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一样吗?”

还有一次,王力去医院看病,护士让他去厕所取尿样化验。在这个普通的厕所,墙上用好几种语言贴着如何取样。有一种是中文:1.把内裤拉低。洗手,然后把手抹干。2.用化验所提供的毛巾把私处洗净。女士们,清洁私处时,必须由前面洗到后面。3.开始把小便排进厕所,不要让小便中断;在小便还在排出时,用指定的容器把小便搜集下来;在小便停止前,把容器拿去。4.盖紧容器,切勿用手指触摸容器的边缘或内面。

济南丢失记忆之“眼”

香港街道上的隔离护栏,很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铸铁制造的,现在依然使用,这让行人自然产生历史感,这种对细节的保护,是对城市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保护;英国伦敦很多电话亭、出租汽车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甚至是50年代的产

公厕男女蹲位比例应为2:3

我们常常在餐厅、电影院、商场看到这样的场面:男人们有条不紊地慢悠悠上厕所方便,而女厕所门口,总会站着焦急等待的女同胞。市人大代表、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华义认为,这一现象是公共场所的厕所蹲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调整男女厕所蹲位比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张华义说,以前的公厕设计,蹲位上大都是男性要比女性多,那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因为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少,如厕的矛盾尚不突出。随着女性从“家庭主妇”中解放出来,在社会上顶起“半边天”,就出现了女性如厕难问题,再加上生理结构原因,男性在小便时要比女性方便得多,大约要快一半时间。因此,调整公厕男女蹲位的比例,显得尤为必要。

据介绍,早在1989年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环境设施设置标准”上就有明确规定:城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应达2∶3。此举目的在于体现男女平等,减少女士如厕排长队的问题。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父子出书展示温哥华城市细节

1999年,王力这位在国内企业声名很高的某研究所所长带着妻子和儿子移民温哥华。在温哥华的日子,王力和儿子王一男用各式各样的老式胶片相机和新式数码相机,开始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这一拍就是6年,父子俩拍下了一万多张打动他们的图片。2007年回国后,他们挑出了其中的200多张,每张图配上几段话,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天大的小事》。

在温哥华,红绿灯是醒目的黄色底座,而不像国内的是黑色,事实证明,“黄色是事故率最低的颜色”;人行道的路牌悬挂在路中间,而不是路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醒目;公厕指示牌上,都注明了“距离多少街区、多少米”;整个城市只要骑车都要戴头盔,哪怕两岁的孩子学童车也不例外。

加拿大的垃圾桶“面子在内不在外”,废弃的汽油桶、石槽、塑料筐子都能当垃圾桶,比起国内的“大熊猫抱竹子”、“青蛙王子”那些工艺垃圾桶,“丑多了”,可这些垃圾桶再丑,也个个是大嘴巴、大口径、套有塑料袋。

温哥华几乎看不到“牛皮癣”般的小广告,他们把电线杆的下面局部加粗,专门用来粘贴小广告。这比国内“乱贴广告,罚款5万!”的硬招儿有效多了。

有一次,他们站在一栋普通的红砖高楼前琢磨了好久,发现面对街道的所有窗帘都是白色的,终于忍不住进去问公寓的管理员,高鼻子管理员一脸愕然地拿出一份足有一本书那么厚的售楼合同。

在合同里,光是“窗帘怎么挂”,就写了三大段近一页纸。合同还规定,“每户人家能养几只狗、几只猫,狗的身高不能超过多少”、“一栋楼有多少个名额可以出租房屋,要出租就排队登记。”出了门,爷俩感慨,原来“裤衩晾外头,会招警察的”!“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害!”

第一次在温哥华坐公交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着小雨,10多个人排着队,其中有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车慢慢驶来,停稳,向马路牙稍作倾斜,车门打开,自动翻出一个踏板,正好对接高出的地面,司机下来连残疾人带车推上去,然后把车固定在司机后面专门的位置上,司机再下车绕到驾驶位,最后大家再上车。王力一看表,三四分钟都过去了。所有人都在雨里默默地等,没人说话,那场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王力感动坏了。

过了两站,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上来了,又花了好几分钟,车内没有一个人显得不耐烦,相反,车里人都会对孩子笑笑,摸摸她的小绒帽,扯扯她的小袜子。王力不禁感慨:“在人人都微笑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跟人人显得急躁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一样吗?”

还有一次,王力去医院看病,护士让他去厕所取尿样化验。在这个普通的厕所,墙上用好几种语言贴着如何取样。有一种是中文:1.把内裤拉低。洗手,然后把手抹干。2.用化验所提供的毛巾把私处洗净。女士们,清洁私处时,必须由前面洗到后面。3.开始把小便排进厕所,不要让小便中断;在小便还在排出时,用指定的容器把小便搜集下来;在小便停止前,把容器拿去。4.盖紧容器,切勿用手指触摸容器的边缘或内面。

济南丢失记忆之“眼”

香港街道上的隔离护栏,很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铸铁制造的,现在依然使用,这让行人自然产生历史感,这种对细节的保护,是对城市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保护;英国伦敦很多电话亭、出租汽车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甚至是50年代的产

公厕男女蹲位比例应为2:3

我们常常在餐厅、电影院、商场看到这样的场面:男人们有条不紊地慢悠悠上厕所方便,而女厕所门口,总会站着焦急等待的女同胞。市人大代表、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华义认为,这一现象是公共场所的厕所蹲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调整男女厕所蹲位比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张华义说,以前的公厕设计,蹲位上大都是男性要比女性多,那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因为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少,如厕的矛盾尚不突出。随着女性从“家庭主妇”中解放出来,在社会上顶起“半边天”,就出现了女性如厕难问题,再加上生理结构原因,男性在小便时要比女性方便得多,大约要快一半时间。因此,调整公厕男女蹲位的比例,显得尤为必要。

据介绍,早在1989年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环境设施设置标准”上就有明确规定:城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应达2∶3。此举目的在于体现男女平等,减少女士如厕排长队的问题。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父子出书展示温哥华城市细节

1999年,王力这位在国内企业声名很高的某研究所所长带着妻子和儿子移民温哥华。在温哥华的日子,王力和儿子王一男用各式各样的老式胶片相机和新式数码相机,开始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这一拍就是6年,父子俩拍下了一万多张打动他们的图片。2007年回国后,他们挑出了其中的200多张,每张图配上几段话,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天大的小事》。

在温哥华,红绿灯是醒目的黄色底座,而不像国内的是黑色,事实证明,“黄色是事故率最低的颜色”;人行道的路牌悬挂在路中间,而不是路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醒目;公厕指示牌上,都注明了“距离多少街区、多少米”;整个城市只要骑车都要戴头盔,哪怕两岁的孩子学童车也不例外。

加拿大的垃圾桶“面子在内不在外”,废弃的汽油桶、石槽、塑料筐子都能当垃圾桶,比起国内的“大熊猫抱竹子”、“青蛙王子”那些工艺垃圾桶,“丑多了”,可这些垃圾桶再丑,也个个是大嘴巴、大口径、套有塑料袋。

温哥华几乎看不到“牛皮癣”般的小广告,他们把电线杆的下面局部加粗,专门用来粘贴小广告。这比国内“乱贴广告,罚款5万!”的硬招儿有效多了。

有一次,他们站在一栋普通的红砖高楼前琢磨了好久,发现面对街道的所有窗帘都是白色的,终于忍不住进去问公寓的管理员,高鼻子管理员一脸愕然地拿出一份足有一本书那么厚的售楼合同。

在合同里,光是“窗帘怎么挂”,就写了三大段近一页纸。合同还规定,“每户人家能养几只狗、几只猫,狗的身高不能超过多少”、“一栋楼有多少个名额可以出租房屋,要出租就排队登记。”出了门,爷俩感慨,原来“裤衩晾外头,会招警察的”!“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害!”

第一次在温哥华坐公交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着小雨,10多个人排着队,其中有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车慢慢驶来,停稳,向马路牙稍作倾斜,车门打开,自动翻出一个踏板,正好对接高出的地面,司机下来连残疾人带车推上去,然后把车固定在司机后面专门的位置上,司机再下车绕到驾驶位,最后大家再上车。王力一看表,三四分钟都过去了。所有人都在雨里默默地等,没人说话,那场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王力感动坏了。

过了两站,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上来了,又花了好几分钟,车内没有一个人显得不耐烦,相反,车里人都会对孩子笑笑,摸摸她的小绒帽,扯扯她的小袜子。王力不禁感慨:“在人人都微笑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跟人人显得急躁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一样吗?”

还有一次,王力去医院看病,护士让他去厕所取尿样化验。在这个普通的厕所,墙上用好几种语言贴着如何取样。有一种是中文:1.把内裤拉低。洗手,然后把手抹干。2.用化验所提供的毛巾把私处洗净。女士们,清洁私处时,必须由前面洗到后面。3.开始把小便排进厕所,不要让小便中断;在小便还在排出时,用指定的容器把小便搜集下来;在小便停止前,把容器拿去。4.盖紧容器,切勿用手指触摸容器的边缘或内面。

济南丢失记忆之“眼”

香港街道上的隔离护栏,很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铸铁制造的,现在依然使用,这让行人自然产生历史感,这种对细节的保护,是对城市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保护;英国伦敦很多电话亭、出租汽车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甚至是50年代的产

公厕男女蹲位比例应为2:3

我们常常在餐厅、电影院、商场看到这样的场面:男人们有条不紊地慢悠悠上厕所方便,而女厕所门口,总会站着焦急等待的女同胞。市人大代表、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华义认为,这一现象是公共场所的厕所蹲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调整男女厕所蹲位比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张华义说,以前的公厕设计,蹲位上大都是男性要比女性多,那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因为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少,如厕的矛盾尚不突出。随着女性从“家庭主妇”中解放出来,在社会上顶起“半边天”,就出现了女性如厕难问题,再加上生理结构原因,男性在小便时要比女性方便得多,大约要快一半时间。因此,调整公厕男女蹲位的比例,显得尤为必要。

据介绍,早在1989年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环境设施设置标准”上就有明确规定:城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应达2∶3。此举目的在于体现男女平等,减少女士如厕排长队的问题。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父子出书展示温哥华城市细节

1999年,王力这位在国内企业声名很高的某研究所所长带着妻子和儿子移民温哥华。在温哥华的日子,王力和儿子王一男用各式各样的老式胶片相机和新式数码相机,开始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这一拍就是6年,父子俩拍下了一万多张打动他们的图片。2007年回国后,他们挑出了其中的200多张,每张图配上几段话,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天大的小事》。

在温哥华,红绿灯是醒目的黄色底座,而不像国内的是黑色,事实证明,“黄色是事故率最低的颜色”;人行道的路牌悬挂在路中间,而不是路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醒目;公厕指示牌上,都注明了“距离多少街区、多少米”;整个城市只要骑车都要戴头盔,哪怕两岁的孩子学童车也不例外。

加拿大的垃圾桶“面子在内不在外”,废弃的汽油桶、石槽、塑料筐子都能当垃圾桶,比起国内的“大熊猫抱竹子”、“青蛙王子”那些工艺垃圾桶,“丑多了”,可这些垃圾桶再丑,也个个是大嘴巴、大口径、套有塑料袋。

温哥华几乎看不到“牛皮癣”般的小广告,他们把电线杆的下面局部加粗,专门用来粘贴小广告。这比国内“乱贴广告,罚款5万!”的硬招儿有效多了。

有一次,他们站在一栋普通的红砖高楼前琢磨了好久,发现面对街道的所有窗帘都是白色的,终于忍不住进去问公寓的管理员,高鼻子管理员一脸愕然地拿出一份足有一本书那么厚的售楼合同。

在合同里,光是“窗帘怎么挂”,就写了三大段近一页纸。合同还规定,“每户人家能养几只狗、几只猫,狗的身高不能超过多少”、“一栋楼有多少个名额可以出租房屋,要出租就排队登记。”出了门,爷俩感慨,原来“裤衩晾外头,会招警察的”!“温哥华人真事儿!事儿得厉害!”

第一次在温哥华坐公交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着小雨,10多个人排着队,其中有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车慢慢驶来,停稳,向马路牙稍作倾斜,车门打开,自动翻出一个踏板,正好对接高出的地面,司机下来连残疾人带车推上去,然后把车固定在司机后面专门的位置上,司机再下车绕到驾驶位,最后大家再上车。王力一看表,三四分钟都过去了。所有人都在雨里默默地等,没人说话,那场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王力感动坏了。

过了两站,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上来了,又花了好几分钟,车内没有一个人显得不耐烦,相反,车里人都会对孩子笑笑,摸摸她的小绒帽,扯扯她的小袜子。王力不禁感慨:“在人人都微笑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跟人人显得急躁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一样吗?”

还有一次,王力去医院看病,护士让他去厕所取尿样化验。在这个普通的厕所,墙上用好几种语言贴着如何取样。有一种是中文:1.把内裤拉低。洗手,然后把手抹干。2.用化验所提供的毛巾把私处洗净。女士们,清洁私处时,必须由前面洗到后面。3.开始把小便排进厕所,不要让小便中断;在小便还在排出时,用指定的容器把小便搜集下来;在小便停止前,把容器拿去。4.盖紧容器,切勿用手指触摸容器的边缘或内面。

济南丢失记忆之“眼”

香港街道上的隔离护栏,很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铸铁制造的,现在依然使用,这让行人自然产生历史感,这种对细节的保护,是对城市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保护;英国伦敦很多电话亭、出租汽车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甚至是50年代的产

#6楼回目录

种种细节

生命中的细节作文600 | 2017-01-17 12:03

细节,或许它不被人们重视,但它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性格品质、文明程度往往就是从种种细节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小看细节。 造成人们失败的,往往就是因为不注重细节。如果一个飞机工作人员,因为不注重细节,而忘看了一个小数点,就会导致几百个人付出生命这样触目惊心的事件。再如一个面试者如果不注重自己的仪表这个细节,就会被那所公司拒之门外。单看那个面试者的着装就可以知道他平常的行为极不注重细节,是一个办事粗心大意的人,又怎么能胜任公司的工作呢?

#7楼回目录

爱在生活细节中

生命中的细节作文600 | 2017-01-17 12:03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只要我们用心,每个细节都能体现爱。人间处处有关爱!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生活中人们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比如说一次,我看见一位男士不小心踩到一位女士的脚,男士忽然对女士说:“不好意思,踩到你了,没事吧,对不起!”女士说:“没关系。”你看,没吵起来吧,这就是爱啊!我刚刚搬到新家时,每天上学放学都在小区门口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的眼睛告诉我她十分寂寞、忧伤。后来听说老奶奶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为了老奶奶的财产纠纷都不来赡养她,因此老奶奶住在外甥女家的车库里,更不幸的是老奶奶的老伴已经走了,从此,这位老人不愿意与人交流。我听了这件事后,十分同情这位老人。从此,我每次上学放学都要热情地叫一声:“奶奶好。”起初奶奶只是机械地应一声。她没有走出阴影,敞开心扉。但我没有间断过,只要一见她,我都会热情地问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奶奶的脸上绽放了笑容,并且真诚地说了一声:“谢谢。”现在她的心扉完全敞开了。一有时间,我就会去她那里玩,陪老奶奶聊天解闷,我们好似忘年交。是呀!正如歌里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标题: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