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饮水思源的作文
俗话说:“饮水思源头,吃果子拜树头。”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正是“感恩知福,饮水思源”的道理。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就受尽众人的付出与恩惠。我们在父母的期待和笑语中诞生:我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呵护下温馨的成长;我们更受到社会辛勤的栽培,在美好的校园中,接受学问的熏陶。这些祝福与关怀,像阳光、像雨露,滋润了我十五岁的心田,我何其感动,做人怎能不饮水思源?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我们的生活受到士、农、工、商各阶层的照顾,往往是“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今天,我们能够在美丽的宝岛上,过着富足安乐的日子,这份成果是多少人的岁月和血汗凝聚的结晶,从农人在风雨中辛劳,父母在茶饭中刻苦,到发明家挑灯研究,创造出崭新的产品。多少年来,多少人,从无名英雄到大人物,从求知到生活,每一个人都为我们生长的大地播下种子。大地的树株,也因此萌芽、茁壮,他的须根将是社会的磐石;他的浓阴将是全民生活的保障;他的成长将是我们这一代无穷的希望。
捣米老人为了寻找水流的源头,不惜跋涉千山万水,忍受风吹雨打,当他的双脚浸泡在激流的深处,当他的双手掬起希望之水时,那一刹那的喜悦真是无法用笔墨形容。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的成就如此伟大,但他的谦卑、虚心却令人感动。爱氏谈到他的“相对论”时,感谢古人,感谢今人,也感谢别人,就是不提起自己。这正是“饮水思源”的伟大表现。西亚有一支弱小的民族——犹太人,他们具有饮水思源,不忘国本的民族精神,是举世罕见。当犹太小姐在世界选美比赛中获奖时,记者问起她的志愿,她的回答竞是回国从军。有如此的人民,也难怪犹太人的祖国——以色列,能够在强敌环伺的中东屹立不摇。
饮水思源乃是人生、事业与道德的根本。牛顿曾说:“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甘乃迪也呼吁美国人民:“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他们的话何尝不是“饮水思源”精神的流露与发扬??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满布着许多人为我们织就的幸福。你不能忘记这是一份深厚的感情,这是一份绵蜜的爱。做人要知福、惜福,一流清浅,一定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一定有泥土滋养;人生在世,不也是受到来自人海的千丝万缕的恩情吗?我不敢忘记,我所站着的土地上,有多少人滴血流汗;我所使用的器物里,包含多少无名英雄的创造与奉献;我所享受的富裕安定,是多少人民荜路蓝缕,穷尽心力的耕耘。来自于父母、手足、师长与同学,来自于每一双支持我、鼓舞我的双手,来自于社会的栽培化育,我的生活何其温暖幸福!
我紧握起双手,我感受到满足与拥有,有一股温情拂拂然涌进我的心脏。我深深的感动,惟有“饮水思源,知福惜福”才不枉这一生!
饮水思源
悠悠六载,在即别之际,我们为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和亲爱的母校献上一首小诗;
饮水思源
曹:六月的风拂过,
把我们着一叶叶扁舟吹走了.
荡啊荡啊,
眸子里泛起层层涟漪.
王:难以相信,
在我们还是懵懂的幼儿时,
就有一间小小的教室,
为我们撑起碧波蓝天.
李:难以想象,
与母校.老师就要分别.
曹:难以面对,
这即将来到的一声声“谢谢”
一句句“再见”.
王:三尺讲台,
是她施展才华的天地.
教学新法,
发挥点石成金的魔力.
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曹:琅琅晨吟,孜孜暮读,谆谆教诲,是母校留存在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印记.
李:有一种心灵的悸动,是感谢.
感谢那一声声教诲,
感谢那一张张笑脸,
感恩那永远的母校.
王;独望东门,
几只倦鸟请请掠过,
飞向那好远好远的蓝天.
曹:对啊.人终究会飞翔.
朝阳的红光喷薄欲出,
我们将仰着那“雏鹰大门”起航,
李;不要怕,不用怕.
仰望星空,
我们仍在慈母一般的母校怀中闪烁.发亮.
合;纵使前方路漫漫,
与母校的情却究绵绵.
曹:春,
王;柳绿花红.
曹;夏,
李;蝉鸣蛙叫.
曹:秋,
王:落英缤纷.
曹:冬,
李:雪花飘飘.
曹:四季的轮回在旷旷校园里是如此清晰,明了./
王:回首那一个个浅浅的脚印,由小变大,心中不禁掠过一丝伤感.
李;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母校永远是那么热烈.
合:它是我们心中那一抹绿,那永远的四季.
李;最后,
祝愿同学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祝愿老师们青春永驻.
合:祝愿母校蒸蒸日上.
谢谢大家
饮水思源
终于到了星期六,我又可以看电视了。我拿着遥控器在搜着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在不知不觉中,我手中的遥控器锁定在上海卫视,电视里正播放《抗旱救灾,我们正在行动》文艺晚会。 晚会上,几个灾区的小朋友被请出来做嘉宾。他们正在讲述灾区是怎么抗灾自救的。有一个小姐姐把每天学校发来的水一瓶一瓶地积攒下来,只有在自己很渴很渴时,才喝一小口。她把这些水拿给更需要水的亲人。还有一个哥哥他每天放学都要背比自己身体还重的水走10多公里路回家,还有一些比我还小的弟弟妹妹也在寻找有水的地方,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亲人度过难关。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同时让我想起自己平时把甘甜的水带去学校,没喝完时就把水给倒了;有时洗手时水龙头总是不关,这是多么浪费的行为呀!跟他们比起来我倍感惭愧。 不过我现在明白还不迟,我要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好孩子。因为我知道任何的自然灾害都是人们不注意环保,破坏了大自然造成的,所以大家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环境。就像一则公益广告里说的:“饮水要思源,不要让你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好一滴水。” 二5班 蒋涵喆 从文中我们不禁为小作者鼓掌。一场晚会感动了作者,使得她又一次认识了自己,并对自己以前浪费的行为做了检讨。从中明白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行动起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饮水思源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母亲。几千年来,我们一次次地向她伸出手索要资源,她也一次次地纵容我们。直到工业大革命后,我们为了生活的舒适,开始变本加厉的砍伐,开采。后来,还把我们的有害垃圾肆意丢弃,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非但如此,我们浪费资源。就如罗布泊,原来湖面积为约2400~3000平方公里,曾绿草如茵,风景无限美好。而现在则彻底成了干湖。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6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于是塔里木河的负担日益加重。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简称“四盲”)使塔里木河320公里的河道干涸,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于是,罗布泊的水源补给断了。从那时开始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六七十年代,这“多水汇入之湖”终于消失在广阔无边的大漠中。 因此,我们要善待家园,节约资源,让地球母亲重新焕发光彩!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西和县第二中学千叶文学社刘飞云阳光给小草生命,小草向阳光招手;风儿给小树力量,小树给风儿鞠躬;小溪给鱼儿场所,鱼儿让小溪活跃;蓝天给雄鹰广阔,雄鹰让蓝天舞动……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大自然中一草一木尚且如此,何况人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知恩图报更是作为一种美德流传不息。报皇恩,“提携玉龙为君死”;报知遇之恩,“丰年留客足鸡豚”;报国恩,“化作春泥更护花”;报养育之恩“李密陈情以终养”;报救命之思“老人结草伴杜回”。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代可以变,传统不能弃,否则我们愧对“龙的传人”这一称号。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正因为许多人的知恩图报,才使得这一美德得以流传。汉朝开国元勋韩信,为报答汉高祖刘邦的知遇之恩,奋力战胜项羽于垓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蜀汉丞相诸葛孔明,一生忠于刘备,为报刘备三顾茅店之恩,面对愚昧懦弱的后主刘禅,仍为统一大业耗尽心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黄舸便是典型代表之一。当他即将踏进生命的终点站,当他苦苦挣扎于死亡的边缘,当他的生命计之以秒时,当他将与世长敌之迹,他却不怕旅途艰辛,与父亲长途跋涉,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当面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助人者固然可敬,但这些被帮助过的人能心存感恩,也不失为一种高尚。“滴水之恩,当以泉涌相报”。黄舸正是在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这一至理名言的真实含义。感恩,是受人帮助后的一声“谢谢”一个铭记;是伙伴间互相帮助而完成任务的一个手势,一次团结;是老师挥汗如雨讲完一节课时学生会意的一个眼神,一声“您辛苦了”;是早晨吃完妈妈做的早餐后对妈妈的一声“我爱您”!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美德永不能变,民族精神更不能变。愿我们都能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