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曹操相遇作文
我又轻轻地推开一扇门,终于见到了您,您正躺在床上打点滴,您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透过薄薄的镜片,我看到了您那充满了智慧的眼睛。我忍了十八天的眼泪终于稀里哗啦地流了下来:“老师,原来您在这里呀,您让我找了好久,好久!老师,您怎么也不和我们说一声,自己就生病了呢,而且还是心脏病,您知道我有多担心吗?我每天到我们的作文连线去看您,希望您的病已经好了,您在那里等着我们,问我们需要什么,喜爱什么,让我们随便挑。”
“小城老师,您现在好些了吗?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样战战兢兢,自言自语,不喜欢趁您不在家的时候,在您的博客屋里进进出出,翻箱倒柜!”您急忙坐起身子,笑眯眯地望着我:“哎呀,小姑娘,你是谁?你别哭,你看,我根本就没病,是医生坚持说我有病,我来医院一检查,就不让我走了,给我穿上病号服,天天给我打针。”我站在您的床边,不停地摩挲着自己的扣子:“老师,您不认识我吗?我是心之小语,我想您了,我放了寒假,就到医院里来找您。”您惊讶地问:“你是心之小语?我怎么觉得你是冒充的呢?我知道心之小语从小练习舞蹈,长得很秀气,而你的脸圆圆的,也没有行动如弱风扶柳的婀娜身姿,看上去和练舞蹈的一点儿也不沾边!”我急忙抬起右胳膊,撸起衣袖,露出了我上次摔伤之后做手术留下的疤痕:“小城老师,您看……”“哦——,原来真的是心之小语呀,动不动就哭鼻子,还真有点儿小家碧玉呢!这么长的伤口,一定很疼吧,听说你是爬单杠不小心摔着的,以后,只许淘气,不许再摔伤了,知道吗?生病一点儿也不好玩儿,是不是?你看,现在医生让我吃药我就吃药,让我打针我就打针,以后,我坚决不再生病了。出院之后,我要再买一辆自行车,好好锻炼锻炼身体,还要买跑得最快的那一种赛车,我要骑着它去看校讯通的大小博友,到郑州去看你,看池塘中的小鱼儿,看开心跳跳糖……到洛阳去看酒衷豪,小升升,慧心如兰,快乐一心……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去看可爱的四月妮妮,看优秀的丫头王琳……”您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眼睛开始凝视窗外,仿佛您的病已经好了,又像以前一样可以随时随地的停下车子,敲开我们的家门和我们聊作文,聊阅读,聊人生。当您听说我三门功课考了299分时,您欣慰地笑了,亲切地问我寒假里准备做些什么,我说,我要接着看四大名著,我想要写一写《三国演义》里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常胜将军赵云,还有那个在长板桥头喝退曹操几十万大军的猛张飞……您赞许地点点头:“很好!听说你喜欢一边看书一边随手记录,这就很好,说明你没有囫囵吞枣,是用心在看。这样,你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了不起!但是寒假里也不能只做这一件事,还要认真预习下一学期的内容,你也知道,我上初中时,就是做到了好好预习,才敢于在课堂上大胆阅读小说的……”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坐在了您的床沿上,听着您的谆谆教诲,忽然觉得,您就像作家肖复兴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描述的叶圣陶先生一样可亲可敬。
可是,滴滴答答的钟表却毫不留情地拉开了我们的距离,当对面楼上的最后一抹夕阳渐渐隐去的时候,您不由分说的下了逐客令:“好了,时间不早了,该下课了,天黑了不回家,你的爱掉眼泪的妈妈又要着急地哭了。”
恋恋不舍地和您挥手告别,又一次走在街上,我发现我的脚步变得是那么轻盈,我知道,因为有了和您的这次梦中相遇,我的这个寒假,就多了几分温馨、快乐和美丽。
当曹操遇上拿破仑
日月并起,斗转星移。在天穹睛夜变幻之际,发生了许多奇异的事情,其中一桩就是曹操和拿破仑相遇了。
曹操一袭长袍,气定神闲地坐在身被铠甲的拿破仑对面,缓缓开口:“久闻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令曹某人好生佩服。”
拿破仑骄傲地笑笑:“在下也曾听过曹先生的丰功伟绩,听说您曾攻城略地几十载,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大魏帝国,真是令鄙人钦佩不已”
“那是,”曹操颌首, 过了一会儿起身,将双手背在身后,眼神飘向远方。“我征战这么多年,历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战役,尽管拥有了疆土和王权,可内心的良知却被沾满双手的鲜血谴责着,自始至终我都在扮演着一个冷血枭雄的角色,但我却无法忘怀曾经的杀戮与残暴。”
“您的这种感觉,在下也曾有过,”拿破仑放在桌上的手慢慢攥成一个拳头,然后缓缓松开。“我曾经的身份,是一个侵略者,在亚非欧的土地上燃起炮火,让亲人分离,眷侣分别,对无数块殖民地上的生灵涂炭,如此深重的罪孽,也使我良心不安。”
“不,”曹操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高昂:“还是我更狂妄嗜血,我曾因为担心有人加害于我而杀了一家无辜的村民,在他们想要盛情款待我时将宝剑刺入他们的胸膛,这样无情的举动怎么会得世人的原谅!”
拿破仑叹了一口气:“可我曾为了满足我个人名扬天下的私欲去侵略埃及,甚至还凯觎你们东方的财富,却不知有多少人死在了我们的马蹄下!”
“哼!”曹操一甩袍袖,转过身去直视着拿破仑的眼睛:“我曾因为个人的荒淫享乐而牺牲掉了我的一员爱将典韦,使得他为了保护仓皇出逃的我而死去,这种毫不体恤手下的君主,难道还不足以令人愤慨吗?”
“我做的比您残暴多了!“拿破仑拍案而起:”我曾掠夺了许多黑人做我们的奴隶,让他们为我们流血卖命,出生入死,却从来没有把他们 当做人对待过,而是对他们加以虐待与盘剥,像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让您的罪责在我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曹操一拳重重地擂在石桌上:“可我不但屠杀良民百姓,还处死过不少人才。我曾因为杨修太过机智而担心他出卖我,最终下令将他斩杀,我也曾因怀疑华佗的医术而使一代名医的生命在手中葬送。您瞧,我使我们中国的多少能臣贤士饱受不白之冤!”
拿破仑已经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揪住曹操的衣领声嘶力竭地吼道:“可是我毁了狮身人面像啊,若不是我命令士兵向它开火,也许后人看见的会是一座更加精妙绝伦的旷世杰作,我还使金字塔因为战火而破败……更重要的是,我侵害的,是几个大洲的人民利益,您在中国境内的征战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曹操跌坐在石凳上,面色阴郁:“那好吧,拿破仑先生,我承认作为一名枭雄,您比我犯下的罪行多出太多了。”沉吟半响,曹操起身向拿破仑敬上一杯茶:“希望这杯茶能使您缓和一下情绪。”
拿破仑拿起茶,一饮而尽,片刻面色惊惧地倒在地上,在他耳边响起的是曹操得意的笑声:
“哈哈,枭雄枭雄,若非英雄怎可称得上是枭雄?拿破仑先生,我承认您在战争方面所赢得的比我多得多,所以我才想要除掉你,这样,我曹孟德就是天下第一枭雄了!你以为我是在为我之前犯下的错误忏悔吗?这只是障眼法罢了!”语毕,曹操一甩袍袖,得意地离开。
凝视着曹操的身影逐渐远去,拿破仑的嘴角扯出一丝苦笑,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当拿破仑遇上曹操
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位是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王者。他们的相遇,必定有会掀起政治界的一股浪潮。
他们漫步于溪边,心中仍然满载着一腔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夕阳将他们染成了金红色,面对那如火如荼的夕阳,他们竟都不约而同地感叹了一声。
“想当年,我为了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不择手段,最终却仍然落了个一无所获,我想要无穷无尽地活下去,希望与日月同寿,老天却不让我有俯瞰天下,独坐金殿的机会,实为一腔抱负无处施啊!”面色惨白,目光锐利的曹操仰天长叹!
“几十年的浴血杀敌却只换来短短四年的称雄,我心有不甘。但回首细想,怪只怪我野心勃勃,轻视了敌人,屡战屡胜的观念已深入我心,自认为所向披靡的雄姿会永远屹立于天地之中。那次滑铁卢战役还没让我来得及思考就已落入它的魔爪。我悲呀,我泣呀,一时的疏忽最终竟葬送了我一生的拼搏。”这位矮子中的巨人面对即将消逝的夕阳自责不已。
经历过无数起伏的两位英雄此时沉默着。像在思考什么,又像在酝酿什么。
忽的,曹操目光尖锐地盯着拿破仑,斩钉截铁地说:“不,没有野心又怎能将天下视为囊中之物,没有野心怎能让千万大军的厮杀声响彻中华九州,没有野心又怎能让天下臣民俯地跪拜,又怎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而最后的成败只是决定于一刹那的选择,你是选择成,还是选择败。虽成败无法预测,但无野心又怎么会有交锋与成败呢?记得有人说过:‘穷人之所以穷是他没有成为富人的野心。’若你我都无野心,又怎么会成为最终的胜者呢。”
拿破仑听了这番话,对曹操既有几分敬佩,又有几分惊叹。两人志趣相投,彻夜未眠。他们从秦始皇谈到朱元璋再到今天的多元化世界,都一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两个不同时期的巨人在这场心理的较量之中都表现得十分淡然与平和。
拿破仑说:“说曹操奸诈,一直想要见见这奸诈的人,听听这奸诈之人对国家大事的见解,今日一见,这一听,果然不愧为‘奸诈’二字。还记得你当年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你说了一句话:‘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曹尔。’在我眼中,这曹操败走华容道,也不过如此,又怎有资格称自己为英雄呢?怎想这样看上去一位普通的人却是如此难以琢磨。真是佩服,佩服。”
曹操听出这话里有话,却有碍于情面,只好赔笑。
“人人都只曹操奸诈,只有易中天教授知道曹操也有可爱的一面。当年为了请回被我骂回娘家的夫人,我亲自上门,又是笑脸,又是好话,甚至允许夫人改嫁。现在想想,也真有点怀念那时呀!”
两位伟人相视一笑,一齐将目光移向那片辽远的天空,久久凝视······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曹操(155~220)是沛国谯县人,他父亲曹嵩,是个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许劭的名士,善于评论人物。曹操年轻时,去拜见他。许劭说:“你这个人哪,如果在太平时代,可能成为能臣;如果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我想,曹操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在大多数人们心中都是一个“坏人形象”,他奸诈、狠毒,“挟天子以令诸侯”,竟然还做出了“以死尸填路”等的罪恶行为。但是,我认为,瑕不掩瑜,从历史的长远角度来说,曹操功大于过。张辽受降(情节)自吕布殒命白门楼后,军士押着张辽而至。曹操指着张辽说:“这人好面熟。”张辽说:“濮阳城中曾与你相遇,怎么会忘却?”曹操笑着说:“你原来也记得!”张辽说:“只是可惜!”曹操说:“可惜什么?”张辽说:“可惜当日火不大,没有烧死你这国贼!”曹操大怒:“败军之将竟敢骂我!”拔出宝剑,亲自来杀张辽。张辽全无惧色,引颈待杀。此时,只见玄德攀住曹操臂膊,关云长跪于面前。刘备说:“他的忠诚,应当为你所用啊!”关羽说:“我早就知道张文远是忠义之士,我愿以性命保他。”曹操扔掉剑笑曰:“我也知道张辽忠义,故意考验他罢了。”于是,曹操亲自为张辽松绑,解衣穿之,请他坐着。张辽深受感动,终于投降。曹操惟才必举,此乃第一大功。统一北方(情节)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之间展开了一场大战。那时,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兵力不敌袁绍,双方之间交战各有胜负。多次与袁军交战的曹军,军饷不足,粮食缺乏,军心大有动摇。退守城池,不与袁军交战。曹操想退兵回许昌,谋士荀彧说万万不可,一旦退兵,前功尽弃。曹操就派士兵回许昌运粮到这里来,一日夜晚,那个士兵骑着马回都。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许攸在路上设伏,射死了那个军士,找到了一封关于运粮的信。许攸大喜,急忙告知袁绍马上攻击曹军。袁绍却认为这是诱敌之计,不肯派兵。许攸见袁绍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曹操采讷了许攸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袁军大败。这一次大战之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迎合了广大人民的心愿,顺天意,迎民心。曹操统一了北方,此乃第二大功。败战之后公元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可是,这次征战没有成功,反而被孙刘联军击败,带着一部分兵马和将领回到了许昌。此战之后,曹操军队遭受大挫。做将军的心里深感惭愧,竟然落到了如此地步,士兵们已无斗志,个个垂头丧气,哀声叹气,身穿的铠甲破烂不堪,兵器不是被折断就是被扔掉,和战前的状态就是判若两人。曹操鼓励将士,不能被失败而折断腰,大家应该振作精神,总结教训,在平时的训练中,精益求精,力求更好。曹操极大的鼓励让士兵们的情绪平静了。另外,曹操还加强了对北方的统治,并没有因这一次兵败使北方重新陷入军阀混战的状态。曹操那种精神令人钦佩。曹操遭受挫折勇敢面对,此乃第三大功。以上事例说明,曹操实乃英雄。
论自古至今对曹操之不平之历史原因
汉武帝时,有一个儒生走进了汉武帝的宫殿,向汉武帝陈“独尊儒术”之念。武帝听后大喜,遂兴太学,改历法,重办教育。此事在历史上称作天人三策。为什么我要说这个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此事件让汉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汉朝的历法更新,办起了国家自兴的公家学校,更重要的是,它统一了思想,使百家争鸣之世不复出现,独尊了儒学,这一事件至今仍影响我们中国人。独尊儒术使我国民族凝聚力异常强大。至今,此思想仍于我们脑中根深蒂固,现一旦中国人于异乡相遇,便会分外亲切,这自然是它的好处。但那毕竟是个封建社会,一旦某种学院被政治所用,此学说便丧失了一定的原有意义,成为为君王服务的东西。儒学中的忠义的内涵,便是让武帝怦然心动的地方。武帝是个有野心的帝王,他不仅要国家强大,还要真正的中央集权,要大一统,要人民臣服于已,要禁锢人民的思想,所以,他采用了比秦始皇更高明的一招――独尊儒术!他要让人民知道,汉朝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一旦你想推翻它,你将遭天戳!你也许没见汉朝之前的“乱臣赋子”受人们的攻击吧?所以,武帝之举实是想蒙蔽人民,让愚民为他服务!所以百年后想拯救苍生的曹操,才会被人民如此之摒弃。
但是,按此说法,刘彻祖爷爷刘邦也理应被历史唾骂,被人民封杀,被人民诅咒,因为刘邦就是个篡秦的,就是个秦贼,就是乱天下那个人,应被天下共戳!可是,谁会骂自己的祖宗呢?
北周时,有个外戚杨坚,权倾朝野,整个一个曹操第二。他靠自己是静帝外公的身份篡取了天下。按照常理,他更该被千刀万剐,因他不仅压天下,而且还是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的,真太不仁义了。可人家却终统一了中国,还弄了个开元小盛世,自己也把自己说的与“天命在吾”一般,人民更是对其十分的尊重!真不公也!
再看罪首赵匡胤。他是从孤儿手中取天下,并终统一了天下。他深知乱世须先抚人心,要取得安定,必先改变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局面。于是他大兴文治,让文人地位远东地区高于武人。这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数十年之后,其坏处也显现的一清二楚:元人不会领兵抗疗抗金抗元,外患一直不除,武人必须听命于元人,本身才能不能施展。于是,右元抑武的宋才会成为中华历代之最弱也。回归正题,太祖如此做为,元人必对其万分景仰,所以其篡柴家元江山一事才未被唾骂。而于宋中期,更是出现了可怕的理学。理学家们是以忠为天地至宝的,所以,可怜的孟德只得被骂,不能“还嘴”。
再看朱元璋,他也是反了元的。但他有一点不同于上述几个帝王。元是蒙古人创,与汉本来便有民族矛盾。风俗上的格格不入使此矛盾异常巨大,所以元时期,真正的汉人被压迫的十分可怜,所以重八才捡了个便宜,又取了名又取了利。
纵观此四人,无论其当时篡权条件如何,皆有一共同点:篡权成功。我想,这便是曹操被辱的又一重大原因了。若他篡汉成功,他也许便会被喻为“万古一帝”了吧。
综上总述,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原因,曹操被骂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大一统”儒学对愚民的影响。
(2)宋理学家对曹操的批评。
(3)曹操本人未篡汉成功。
(4)广大人民的“人云亦云”精神。
(5)民间艺术对曹操的诬蔑。
我与诗的故事
从小到大,诗伴随着我走过春夏秋冬,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今天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
我与诗相遇在南山脚下。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身影。
那么随意,那么放荡不羁,采一朵路边的野菊,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没有被困难挡住他的步伐,终于悠然的看到了南山的身影。
二
我于是相遇在草原上。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梵高正挥舞着手中的画笔,构筑那幅美丽的向日葵。
也许只有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中,他才会挥舞着手中的画笔,画出他的梦想。
于是,我看到了向日葵一花独秀的风采。
三
我于是相遇在海边。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昔日一统北方的领袖曹操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吟道“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也许,只有大海才能懂得他的雄心壮志,用诗歌才能咏出他的志气。
于是便有了“千里走单骑”的英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风采,才有了那华容道上一抹决然而去的身影。
我与诗的故事,有了陶渊明的步伐,有了梵高的画影,有了曹操的雄心壮志。于是,我与诗的故事不再单调无味。
我与诗的故事,乐哉!悲哉!壮哉!
杜庄小学六年级:聂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