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太平轮简介
电影太平轮简介
《太平轮》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由吴宇森执导,讲述1949年1月27日,在从上海开往台湾基隆途中的上海中联轮船公司轮船“太平轮”号,因超载、夜间航行未开航行灯而被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达官显贵、绅士名流及逃亡难民罹难。影片讲述在跨越50多年的历史中,三对不同背景的情侣如何被历史的潮流所影响,经历了战争和灾难,终于找到幸福的故事。
吴宇森新作影片定名为《太平轮》,影片出资达3亿人民币,将会在内地、台湾和日本三个地方拍摄。2013年4月影片在香港国际影片节出现,5月在第66届戛纳电影节上曝光了首款概念海报和英文片名《The Crossing》。影片于2013年7月6日开机。汇集了佟大为、金城武、黄晓明、章子怡、宋慧乔、长泽雅美等中日韩影星主演的战争题材灾难大片。
电影太平轮剧情简介
《The Crossing》首款概念海报是在黎明到来之前,阴霾与希望共存的画面。海报中乌云笼罩着天空,一艘巨轮停靠在码头,烟囱喷出阵阵白烟。在海报左边,有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影立于屋顶凝望,轮船仿佛是他(她)新生活的媒介,预示着故事里人物不论在身体或精神层面,各人都处在一个时代、环境、个人境遇的临界点,他们将面临很多抉择。海报下方的英文片名被战火映照,“The Crossing”代表了片中主角跨越半世的旅程。这段旅程是个跋山涉水,经历战争、环境的变革,到一个新地方落地生根的真实旅程,也是个克服万难的心路历程。“The Crossing”既指的是交叉、相遇,也象征着主人翁在人生中遇见的各种艰难抉择。海报正上方的阴霾中,有几丝阳光破云而出映照在海面上,象征了战事与希望;而乌云与阳光交汇处的海报标语“There Was Never A More Dangerous Time To Fall In Love”尤为醒目,其中文意思“在最艰巨的时代洪流下,让人无法抗拒的爱情”引发人无限遐想。
太平轮沉没真实历史事件
太平轮是中联轮船公司的豪华货轮,排水量2,489总吨,由周曹裔在上海所经营。国共内战后期,大批的难民潮赶忙逃离中国大陆,这些人用金条换取舱位、或靠关系,挤上早已客满的太平轮,原预计下午4时出发,因等待装运中央银行的一批银元,故延至6时启航。1949年1月27日(农历除夕前一天)太平轮搭载「最后一批乘客」,总共近1000人(有票乘客508人,船员124名,无票者约300人),另载有沉重货物,包括600吨钢条、东南日报印刷器材与白报纸100多吨、中央银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国民党档案、迪化街订购的南北货等。
太平轮从上海开往基隆的途中,于夜间航行,为逃避宵禁,没开航行灯,晚间23时45分在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北纬30°25',东经122°)与一艘载著2700吨煤矿及木材的「建元轮」相撞,建元轮立刻沉没,船上72人溺毙,有3人被救起;太平轮在1分钟后跟著沉没,此时船上的人几乎都在惨叫,落水者因当时天寒而冻死或溺毙,船上有超过900人罹难,有38人(6名船员)被澳洲军舰救起。死者大多是有名望、富商级的人物,包括音乐家吴伯超、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之父,船上漂流著许多珠宝首饰、佛像牌位、木箱文牍,附近的渔民大吃一惊。上海法院判决中联轮船公司赔偿,但因当时战乱流离,上海不久又解放了,赔偿金额又属天文数字,太平轮的保险是向上海华泰保险公司投保,出事后这家保险公司立刻宣布倒闭,因此中联轮船公司必须自负盈亏,中联轮船公司最后结束营运,旗下另外两艘轮船,被铁鍊锁在高雄港,最后全部锈烂。此事遂不了了之。蔡康永回忆当时父亲被债主逼迫的情景,使得其父最后成为倾向「同情资方」的律师。
1951年竖於基隆港东16码头海巡队附近立有「太平轮遇难旅客纪念碑」,由于右任题字。2004年4月民进党族群事务部与凤凰卫视合作筹拍「寻找太平轮」纪录片。
电影太平轮简介:吴宇森:章子怡追《太平轮》剧本追了三年
导演吴宇森赴台为新片《太平轮》取景,23日晚在台北召开电影记者会,片中群星齐聚,吴宇森笑说有些人是主动的、有些找的很辛苦,更爆料影后章子怡追剧本追了3年,但演技惊人。
吴宇森形容,《太平轮》是有悲剧成分的爱情故事,因为自己一直很想拍爱情史诗片,尤其像自己很喜欢的《齐瓦哥医生》。这次的新片改编自《太平轮沉没事件》,集合了亚洲巨星如金城武、章子怡、宋慧乔、黄晓明、长泽雅美、黑木瞳等人,取景遍及北京、上海、台湾。
由于片中大咖众多,媒体好奇是否会因此有人会“耍大牌”,吴宇森当场否认,更说演员们都相当谦虚客气,拍摄期间没发生不愉快。他也透露,有些演员是主动要演的,有些找的相当辛苦。
像金城武就是一看到剧本便义不容辞加入,而且在片中全程讲闽南语;而宋慧乔则是3年前构想剧本时就定了由她演出,吴宇森还笑说:“比在《一代宗师》有更多的对白。”至于影后章子怡,则追这个剧本追了3年,更不计一切要演这个角色,他也大赞在片中演出低下阶层妇女的她“肯定让观众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