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的同学600字写我在学校里生病了同学照顾我
我爱祖国 岳阳市三中七年级284班
前几天,我从新闻联播上看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一边一国”的谬论,并宣称要用“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看到这则消息,我气愤万分。心想:陈水扁竟然会提出这样分裂祖国的言论,这和李登辉的两国论如出一辙!陈水扁这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呀,他不会有好下场的。陈水扁的言论会使两岸关系日渐紧张起来。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祖国的可耻行为都不会得逞的!必须指出,台湾的前途命运只能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因此,世界华人华侨以及13亿中国人民都不容许陈水扁这种倒行逆施的叛国行为。陈水扁的所作所为将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陈水扁,陈先生,希望你自此能醒悟过来,不要把台湾同胞推到“台独”的绝路上,为了台湾同胞,为了台湾的未来,请你三思而后行!“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哪!“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想到这里,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涌进了心头:“为了祖国的强大与统一,我要更加发奋学习!”。 2,干净与肮脏 干净与肮脏它俩是一对仇敌,干净喜欢雨后瓦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到处充满鸟语花香,把身上打扫的一尘不染,他希望人类可以把地球打扫的干干净净。因为地球只有一个,而最美丽的星球也只有地球够资格,干净是人见人爱的精灵,每家每户都喜欢它。自从干净来到了这个如诗如画的地球。又来了一个跟干净对着干的反面人物——肮脏。肮脏全身上下都是灰尘、垃圾、污染物,一个个垃圾堆是他的最爱。他走过的地方都没法走人,因此它是没人理睬的精灵,它的朋友就是所有的污染物。人们虽然讨厌它,但又常常放任它。它们碰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只要干净说好的东西,既使真的很好,肮脏也会想都不想的说差到了极点。每次干净的出场都是为人们做好事,可是肮脏是个倒蛋鬼,它的出场不是身被一个大麻袋在垃圾场捡垃圾,就是在干净大扫过的地方搞脏,这样来个上百次,既使最有耐心的人也会被它惹烦,如果你不打扫了,这儿就是它的家了。你瞧,两个冤家又撞在一起了,干净把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它让工作的人们有个好心情,只要让肮脏知道这是干净打扫的,再加上它讨厌干净的地方,所以它越看越不顺眼,干脆换上自己喜欢的色调,把他认为稀有的珍宝——刚从垃圾场捡来的垃圾堆成小山,它对自己的装点十分满意,它接着这样更新,让干净看到的话,干净会重新打扫干净,可是它越扫越有劲,脸上带着微笑,似乎一点也没察觉,当他扫完了最后一点垃圾,急忙回过头,来看自己劳动的果实,回头一看,后面是一个个垃圾堆,不用说,干净也知道是肮脏干的,它摸了摸额头上的汗,瘫坐在路边的靠椅上,气的咬牙切齿,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肮脏却在一个角落,拍着腿大笑,它最愿意看到干净这副模样,这时,它会有一种胜利了的感觉。干净一直在反省,它想,难道自己做的不够吗?对,我要来一次环保大调查。它来到公园花坛,前面写着“请别伤害它们”,干净看了满意地点点头,正想走,几个孩子嬉笑着跳进了花坛,摘着最美丽的花走了,剩下的是枝叶扭动着娇嫩的身体,发出一声声的呜咽。来到旅游区,干净觉得舒服多了,它想,要是早点来这就好了。突然,看到这样一幕,一位青年把塑料袋扔到了地上,其实垃圾桶很近了,接着是十几个人从塑料袋旁走过,却没有人捡起,干净似乎明白了什么。它来到工厂,污水没经过任何处理就排入自然水域,烟也放任自由地升上了天空。干净找到了原因,要是每个人都从点滴做起,那么肮脏就无处可藏,干净惋惜地说:“你们的地球只有一个,只有地球生病了,你们才能知道环保的重要吗?” 3,一本好书--《千万个为什么》 同学们你们知道飞机为什么会飞呢?你们又知不知道电话为什么能够让距离遥远的人互相通话呢?又知不知道电脑为什么可以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人在电脑上见面呢?如果你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就可以买来看看吧!这本书的名字叫《千万个为什么》,里面有科学、地理、历史等。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知识非常有趣,每一页都有彩色的图片,如果你遇到不会的字,就可以看拼音,学会多一些新的字,还有箭头为你分辨方向。我完整地看了这本书,已经有三次多了,不过还是看不厌,因为它的文章并不长,还会去举例子说明,写出解释,即生动、形象,又让人明白,学懂。不但止有这些,里面还有许多关于科学家的资料和名言。例如,成功是靠百分之一百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努力才会取得成功。有一次,我随便打开一页,就翻开了电话这课,我带着话筒为什么会发出声音的这个问题认真地读了起来。当我读完了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知道其实电话是由四位科学家共同研究而成,但是如果没有了苏格兰的贝尔先生把螺丝扭动了四分之一,就不会在1876年诞生了。电话是靠电流才能变出声音,话筒里有一块轻薄的碳板,声音会让话筒里面的碳板产生振动,以促进电流产生强弱的变化。电话的原理就是这样,是不是又简单有能让人明白。同学们,你们想多懂点课外知识吗?想就看看这部书吧!这本书既有科学原理,又有大自然的奥秘。我想这部书里面的精彩内容一定会非常吸引你们的! 4,提高作文的兴趣靠自己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的同学经常抱怨对作文没有兴趣。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就好像吃了黄连一样,眉头紧皱。更有甚者,他们有的居然认为写作文比武松打虎还难。总是认为写作文难,当然没兴趣咯! 写作文真的有那么难吗?看看他们认为难的原因就知道了。因为他们总是感觉没有内容写。连写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也就不知怎么写了。 我以前也有这样的感觉,每次写日记总要先为不知写什么而头痛。有时还要抱着作文书找素材。很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好妈妈。她告诉我写文章不要怕没有内容写,只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就行了。生活中你经历过的事有很多,妈妈给你买了一个玩具,你很高兴,可以写;学校与同学争吵可以写;上学时挨了老师的批评可以写;受了委屈,想向父母发发牢骚,也是可以写的;当然,自己这么大了,还尿了床这样的嗅事同样可以写。总之,高兴的、不高兴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想写什么都行。 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兴趣自然就浓了,你们说对吗?这就说明,提高作文的兴趣关键还是靠自己。5, 保护动植物,从我们做起也许有一天,洪水暴发,沙尘暴暴发,人类即将灭绝,那时你还能犹豫吗; 也许有一天,动植物将全部死亡,那时你想过现在不该不植树造林吗?要是动物全部灭绝,你还能吃到鲜美的鱼肉、牛肉吗;要是植物全部灭绝时,你还呼吸到现在的新鲜空气?你要不想过这样的生活,那就动起手来吧,美化绿色家园,创造美好环境,保护动植物是人人必需要做到的,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创造出未来的美好环境。要想办成这件事:1. 给动植物建美丽的家。2. 不捕捉、不伤害动物。3. 不伤害、不踩蹋植物。4. 多种书、草等植物。5. 给动物喂食物,好好照顾它们。要办成这件事,不仅光自己动手做,还要搞宣传,如贴广告,但不能乱贴,必需经过同意,才准许贴广告;还有给别人发E-mail;还有在某些网站论坛发表文章;或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等别的途径进行宣传。 你还等什么,快干你该干的事情吧!6,诚信是什么 什么是诚信?大家都知道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的故事吧。一天,列宁到姑姑家去玩,一不小心打破了桌上的花瓶,当姑姑问起来的时候,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忙着推卸责任,都说不是自己打破的。列宁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承认了错误。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诚信故事。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比如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撒谎,与朋友聚会都守时守约。一个懂得诚信的人,在生活中,在事业上,往往能够比较成功。毕竟对一个从小就学会撒慌骗人的小孩,难到你能期望这样的人也能成为一位流芳百世的大思想家么?诚信,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一个人,如果做到了“诚信”二字,就一定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人与人交往应该遵守的原则。 记得有一次,我与好朋友约定星期天早上九点钟在商场门口见面,把一 本书借给她。谁知那天早上下起了倾盘大雨,眼看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我打电话给她,可与她联系不上,怎么办呢?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办到,不能失信于别人。我只好冒雨前往。虽然那天我淋湿了衣服,但我遵守了诺言,也获得了友情。诚信是诚恳,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有了诚信,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笑容,多了一份友善。因为诚信,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指导老师 李 毅
恩师伴我一路前行
我出身贫民家庭,父母老实懦弱。我的成长主要依赖于我的那些敬爱的老师! 在村小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遇上了第一个留给我深刻印象的老师——代课教师李老师,李老师平和纯善,一脸微笑,对孩子不打不骂,让我们倍感亲切。我的童年在是文革末期,那时,农村经济条件差,我们的父母读书又少,他们大多抱持着“黄荆棍下出好人”的教育信条,我等又生性顽皮,在家里经常被父母鞭笞教育。所以,和蔼的李老师一下子成了我们一班孩子的最亲近最留念的老师。只一期,李老师就被调走了。我清晰地记得:李老师走的时候,那一班泥小子们都哭了……而我,吵闹着,向家里要了一毛钱,为李老师买了一方手帕…… 后来,我教书了,居然和李老师成了同事,我成了李老师的领导。但我依然敬他爱他,不希望有谁对他不敬。而李老师对我,也丝毫没有一点淡漠,他希望我进步,时不时地把我介绍给他的那些有一些身份的同学或者朋友……每每那个时候,我真的感动至极,我不知道该说一句什么话去感谢我的恩师! 读师范时候的班主任郭老师对学生也是一向宽厚。郭老师已经进入天国……但是,我对他的怀念却是永远的。郭老师一向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说服教育,世上的道理,他一定要向我们讲一遍,再讲一遍,却从不体罚我们。我们贪玩,打扫公区总是应付,郭老师就总是在课外活动打扫公区的时候,自己先扛着一把扫帚先在我们班的清洁区域打扫,然后,学生们慢慢去了…… 那是一次班会课,老师调座位,我有些不满意,当场冲动地走上黑板,以大字报的方式向老师表达我的不满。当时的郭老师对我的举动只是淡淡的微笑着,没有批评我,没有指责我,没有打压我。当时,我自以为得胜,现在想来,却是惭愧之极……郭老师的宽容,则是在我成年的时候,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一点点地影响着我。在我成年工作的时候,在我遭遇挫折和尴尬的时候,在我面临别人的无理攻击和抱怨的时候……我却总是能想起郭老师面临我的无理无知时的那个淡定的笑容,往往此时,我的愤怒的情绪就能一下减弱很多! 李老师,郭老师,您们把您们自已的纯和、善良、宽容的品格的种子就这样播种在我的心田里,尽管她们发芽、开花的时间是在一、二十年之后,但是,那牙毕竟发了,那花毕竟在开放了!李老师,您要快乐地过您的后半生!郭老师,您在天堂也要快乐! 我一生别无所长,但是,骨子里,我自认为还是有一些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起源也与我的两位老师密切有关。刘老师,既是我三年级时的老师,又是我的表哥;夏老师是我初三时的老师,又是我的大伯父。 读三年级的时候,我的表兄开始代课,并且当我的老师。因为这份亲缘关系,他让我不再走读,而是住到学校,与让同住,于是,吃、住、学习,他义无反顾地全管上了。 我读了两个初三,第一个初三毕业,因为偏科,没有考上师范,我的大伯父在另一所学校教书,恰好教下一届初三。我的大伯父就把我接到他的那所学校,让我住在他的宿舍里,对我关怀备至。我们那时要考上师范真有些艰难,不苦熬不行。在苦熬的时候,每天晚上十二点的时候,我的大伯父亲自为我煮上一晚热腾腾的面条,里面有一个荷包蛋,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面的味道……当时,不觉得如何,后来成人了,细细回想,大伯父他自己的亲儿子还没有得到过这份关爱,而我,也没有能如此般照顾过我自己的孩子。 后来,我在家乡任教,我的那些亲戚、邻居、朋友的孩子,也自然多得到了一份我的关照,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想,这就是一份家族责任感,而这份责任感的由来就是表兄和大伯父的影响。正是这个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家族责任感,让我逐渐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比较强烈的责任意识。 敬业乐业,很多人认为难以做到。我也不能做的很好,但是我还算勉强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干一行适应一行,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基本上算是我的一项本能。这项本能的形成,不在先天,就因为老师的影响。 我最初在平梁中学读书,年龄小,格外顽皮,很快就堕落成极“双差”的学生。第一个成功转化我的老师是周老师(可惜,周老师已经到了天堂,留给我的只是无尽的想念!)。周老师性格刚正严厉,是出了名的严师。第一次作业,我五道题错了三道,全是马虎使然,书写又潦草的难以辨认。上课时,周老师用他的楠竹戒尺打了我六个手板,直叫我的手红肿了起来,我怕的要命。但是,晚上,他却把我叫到他的宿舍(也就是老师的办公室,那时条件艰苦,只能有这条件)语重心长一席话让我感动不已。就这样,周老师对我,那时武攻文卫,齐头并进。我们害怕他的楠竹戒尺,但是,我们却留恋他宿舍里冬天的火炉、热开水,夏天的风扇。我们害怕他的楠竹戒尺,却难以忘记,生病时,他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额头,颓丧时,他热切的言语令我们振奋。我们害怕他的楠竹戒尺,却难以忘记,急需时,到他那里,借二毛三毛或者是五毛钱;肚子饿了能吃上一晚热面。我们害怕他的楠竹戒尺,却忘不了,暗夜孤灯,他伏案批改;忘不了,他一边讲课,一边咳着嗽;忘不了,他允许我们的数学本一面写完了,可以翻过一面写,他朱红的笔迹在模模糊糊的卷面上批改的认真与执着……我在周老师那里学了两年初中数学,时隔二十余年,我再很少接触过数学,却至今没有忘记初中数学的内容…… 与周老师搭班的龚老师同样对我们影响深远。龚老师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最初只是读了初一年级,就被迫辍学。之后,他刻苦自学,研究古典文学,渐渐地在古文界小有名气,于是开始代课,成为正式教师,他教了我一年,随后,我毕业了,他也到大学去任教了。龚老师的这段经历,对他的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影响自不必言。重要的是,他教语文,他以一个语文老师的职业精神教语文,他的教学精神不仅让我热爱语文,而且,后来,我当语文教师了,竟然不自主地沿袭着他的教法。当时,是应试教育的高潮期,而龚老师却以一个语文老师的高见和职业精神教学。他每周给我们讲一节课的外界新闻,让我们眼界大开;他教导我们自己批改自己的作文;他在我近乎涂鸦的作文卷上大写的“写得好!”几个字的批语激励我一生爱好写作…… 读师范的时候,黄老师、李老师两位文选老师对我特别关照。黄老师引导我读书。因自己家贫,难以买书,黄老师就带我进他的家,对我打开他的书柜,隔几周就去拿几本读,读了去换新的书读。就这样,几年师范,我在黄老师的书房里度过了大半时光。黄老师,不仅引导我的读,重要的是指导我写。凡我写的文稿,不论质量优劣,不论篇幅短长,黄老师都一一看过,一一评点。而教导我写演讲稿的时候,有一篇稿子,则反反复复让我写了几十次,他也就反反复复修改了几十次。李老师治学严谨,我写的稿子,他一律用红笔一字一句,认真修改。他的笔力苍劲,字迹工整,每每回忆,脑海里总是分明地记得他批改过的那些符号,那些字迹。读初中的时候,我是长于理科的,由于这两位老师的关系,在师范的时候,我的兴趣变从理转向于文科了。也正是这段经历,在参工以后,我做的一直都是文科教学或者是文秘性质的工作。可见,教师,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何其之大啊! 师生之间,一切源于爱。教师爱岗爱学生,这个爱促使教师能无私地奉献,对其学生一生呵护。这个爱是大爱,当一个教师对学生满怀关爱的时候,也许那个学生一点都没有觉察到呢。 杨老师对我,就是这种大爱。读书的时候,他对我关怀备至。带我们考试,一堂下来,连忙安排我们的伙食,我们吃完饭,他又张罗我们休息。二十年过去了,今天,我才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当初,杨老师他们安排我们吃饭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吃饭,那么,他们什么时候吃饭呢?——我猜想:肯定是我们下午进入考场了,他们才回家吃午饭。晚上,我们休息了,他们才吃晚饭……这一瞬间,想到这,我泪眼模糊…… 就这样,在杨老师那里,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由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民教师。但是,杨老师对我的关爱却并没有结束,即便是我工作的时候,他也从各个方面不断地关爱、关照、呵护,一直到今天。我想:这份感情,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一般的师生关系……很多时候,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想:老师,我该怎么报答您呢?! 几十年匆匆过去。回想过去的路,一路蹒跚,而扶着我走的就是一个一个不断接力着的老师!
我的第一位班主任
我的第一位班主任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白嫩的脸上长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梳的两根麻花辫垂在胸前,常常穿一件连衣裙,犹如美丽的天使一般。她姓陈,家住在县城的西门,西门是县城最热闹的地方。那一年,她师范刚毕业,被分配到冷冷清清的东门来教书。陈老师上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课,当我们班的班主任,她是我求学生涯中的第一位班主任。陈老师脾气很好,对人和气,对学生很耐心,从来没有看到她发过火,生过气。同学们都喜欢她,尊敬她,老老实实地听她的话。上课的时候,她喜欢不断地向我们提问题,把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她讲的内容上,或黑板上。她还会不断地启发我们提出问题,要我们开动小脑子。小朋友们也调皮,我也是。故意提一些想难倒她的问题,她都能答出来。有一次,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拿书本的小手背上有一条条的线?”她有点答不出来了,但她没有生气。下课以后,她常陪我们玩,唱歌,跳舞,就像一个可亲可爱的大姐姐。那时是一九五二年,小学采用新课本,据说是全国统一的。从那一年起,还规定学校要讲普通话,还必须教学生学拼音字母。那时的拼音书写同现在的不一样,写作“ㄅㄆㄇㄈㄉㄊㄋㄌ……”。陈老师说她自己普通话不标准,是边学边教我们。她几乎每天早早吃完晚饭,就去吴老师家学讲普通话。我们感到好玩,常常跟着她一起去。她便左手拉一个,右手拉一个,带上我们一起走。小朋友们同她亲,拉不到她手的,就拉她的衣角、裙子,大家簇拥着她,一路跳,一路问这问那,亲密无间,就像一只母鸡,脚边围了一群唧唧喳喳叫的小鸡。去吴老师家路很远,走完我家门前那条街,还得走田间小路,拐来拐去的,走不小心,会掉到田里去。田野风光很好,感觉清爽,我们都爱跟来玩。吴老师家只有吴老师一个人,陈老师一进门就用普通话同吴老师交谈。吴老师专挑陈老师发音不准的词儿纠正。陈老师很虚心地一个词一个词地学。一个词儿,她翻来覆去地练习好几遍,非常认真。一句话,她也要讲了一遍又一遍地讲,一直讲到吴老师满意为止。小朋友们觉得很乏味,听一会儿,大家便到吴老师家的院子里找蟋蟀,到院子外去抓蚱蜢了。陈老师一般要在屋里练到天黑才结束。如果是有月亮的天,走夜路不用怕,她会练得更晚一些。有时候我们等不及了,我会偷偷溜进去,听听她还要练多久。原来陈老师除了学普通话,还在向吴老师讨教讲课的方法。吴老师是位老太太,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吴老师指导陈老师,就像妈妈教女儿一样,也亲热得很。后来听陈老师说,吴老师是北方人,普通话标准,别的老师介绍她向吴老师学习。那个年代在我们乡下,广播、电视都还没有,陈老师读书时可能也没有学过普通话,所以要讲好普通话,找个北方人练习是最好的方法。我们那时候还小,没有耐心,坐不下来,没有同陈老师一起向吴老师学。不过我们目睹了陈老师刻苦、努力学习的情形。后来陈老师的这种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学习的学风,成了对我的一种示范。陈老师是我求知道路上的榜样,她这种为了做好工作,努力学习的敬业精神影响了我一生。那个年代,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县城里虽有戏院、电影院,但一般大家都不太会去看的,除非家里来了客人,会请客去看场电影。陈老师为了搞文娱活动,在她任教的那段时间,每个学期,她都会挑选一些同学排练节目,在家长会上或者庆祝会上给大家演出。我有幸都能选上,跟着陈老师,学了好多个舞蹈。我是从一点都不会,被陈老师逼成表演得比较好的一个。那是新生入学不久,陈老师选我跟她学跳《我的小宝宝》这支舞,全班就选了我一个。放学后,她让我留下来跟她学。她先教会我唱这支舞的歌,过一两天,再教我每一句歌词要做的动作。等我会做一个个动作,手脚配合协调后,就由她唱着歌,让我跳舞。我们师生两个一遍一遍地练习,尽量做到我的舞蹈动作同她的歌词合拍。过一段时间后,她让我自己练习边唱边跳,还要求我在家里也要练。这样练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把歌词和动作都背出来了。接着陈老师又要让我的舞蹈同她的风琴合拍,让我跟着她弹的节奏跳。说实话,在这以前我从来也没看到过风琴,也不懂节奏,所以总是配合不齐。我根本就没有节奏感,只能是不着调地瞎唱、瞎跳。陈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节拍,时而停下弹奏,纠正我手脚的动作,时而边唱谱子,边做动作给我看,让我模仿,反反复复地让我有节奏感。我实在有些不耐烦,心想:“怎么会选到我,我家里又没有这种条件,我穿的衣服是打了补丁的。”但我看到陈老师琴上琴下地忙,挺累的,我只好硬着头皮学。就这样,陈老师利用放学后的休息时间,教会了我跳《我的小宝宝》这支舞。接下来,她还教我怎样上场,怎样下场。上场后,在什么位子上应该做什么动作,脸部的各种表情,眼睛往哪里看等等,叮嘱我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少。通过排练这支舞蹈,陈老师教了我很多很多,我自己也觉得学到了很多很多,懂了很多知识。接下来,陈老师培养我要做到不怯场,所以在以后几周的唱歌课上,她总是留下几分钟时间,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试跳,每试跳一遍,她都要给我挑出一些毛病,让我改正。终于我跳得比较熟练了。在一次初小年级的家长会结束时,陈老师弹琴,让我表演了这个节目。全场就只有这个节目。有家长说:“哟,这个小姑娘真聪明!”,家长们哪里知道,不是这个小姑娘聪明,是陈老师付出了几个月的心血!陈老师后来又利用课外时间,教会了我们几个集体舞蹈,让小朋友们集体在操场上跳,选了一些同学排练了《和平鸽》《采茶扑蝶舞》《台湾舞》《……灯火》等民间舞蹈,除了在庆祝会上表演外,陈老师们还牵着我们的手,到田头,到村舍去表演。村舍里表演时,还没有电灯,点的是汽油灯。表演那天,农家的男女老少,早早收工,吃过晚饭,都来观看。他们非常兴奋,因为在当时农村里,这种文化娱乐活动也是很少的。表演结束,陈老师和其他老师踏着月光,走过田垅,把我们一个个送回家,我们几个小的同学每次都是她们背回家的。陈老师当我们班级班主任一直当到我们上三年级。在这三年里,我学习成绩平平,也没有当班干部,家里经济拮据,人长得瘦小。对我这样的弱势者,陈老师默默地守护着。记得有一个下雨天,我去上学没有雨鞋,平日里穿的是母亲手做的布鞋。母亲生怕我布鞋湿了以后难受,让我在布鞋外面套一双大皮鞋,说是到学校后把大皮鞋脱了,回家时再套上。那大皮鞋是我们从垃圾堆上捡的。我套着大皮鞋走进教室时,一个调皮的男孩子大笑,他向教室里的同学嚷道:“快来看呀,穷人翻身穿大皮鞋啦!”喊完这句话,他又把自己的眼皮往上一翻,他的两个上眼皮居然向上卷了上去,做出一个很可笑的鬼脸。同学们都围拢来大笑,不知是笑他的鬼脸还是笑我的大皮鞋?我没有任何反抗,因为我明白,我是穷人,我是穿了一双大皮鞋。我什么也没有说,坐到自己的位子上。这一切,被门口的陈老师都看见了。陈老师神情严肃,叫大家各人坐到自己位子上等待上课。把那个调皮的男同学叫进了她的办公室,我想是找他谈话的。上课铃响了,那个男同学低着头,进了教室,坐到自己的位子上。陈老师跟了进来,很严肃地对大家说了这样的话:嘲笑别人是不对的,以后不容许再发生这样的事。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不能把别人的困难当作笑料,更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听了这些话,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流下了眼泪。在我的记忆中,还有一件事,让我对陈老师感激不尽。那是一次寒假前的期末大考,天气很冷,有雨有雪。那时,我是个寄养在父亲亲戚家的留守儿童,我没有棉衣、棉裤,穿得很单薄。在考场上我冷得全身发抖,上下牙齿咯咯响。陈老师看到后同其他老师商量,说是这个孩子这样下去要生病的,让她进教师办公室去考吧。经其他老师同意,她和老师们把我的课桌和凳子搬进教师办公室,放在炭火盆边,让我在里面写完答卷后赶快回家。由于陈老师的照顾,我没有生病,避免了疾病的痛苦。大约在我们读四年级的时候,陈老师调走了,来了一位新班主任。同学们都不适应这位班主任,都想去找陈老师,把陈老师叫回来。大家说,即使叫不回来,也一定要见见陈老师。有个同学打听到陈老师调到县政府工作,还当上了人民代表。于是同学们商量决定,去县政府找她。那一天,放学后,我们五六个同学,一起步行到县政府。我们对警卫说,我们要找里面的陈老师。警卫们告诉我们,里面没有陈老师。大家不罢休,决定站在门口等,等陈老师下班出来。天色渐渐暗了,同学们劝我先回家。因为我回去晚了,我寄养的那家老太会打我,骂我,不给我饭吃。但我想好了,宁愿挨打,挨骂,挨饿,也一定要见见陈老师。县政府里,下班的人一批一批地走出来,就是没有陈老师。我们等呀等,一直等到里面再没有人出来了,才垂头丧气地各自回了家。后来,听说陈老师嫁人了,对象是照相馆里照相的。于是我每次进城经过照相馆,总要探头往里面看看,盼望能够看到里面有陈老师。一年后,我被父亲带到浙江去上学了。又过了一年,我升了初中,我写了一封给陈老师的信,委托老家的同学,见到陈老师一定要把这封信转交給她。没过多久,陈老师给我回了信,要我好好学习,早日入团,告诉我同班的陆同学已经入了团。此后我不好意思回信,断了联系。文革期间,我惦念着陈老师,我去老家找陈老师。在老同学家住了一晚,没有打听到陈老师的消息,但我没有放弃。90年代中期,我有了陈老师的消息,自己也已从国外学习回来,而且由于我努力工作,得了好多个奖,最高的是“上海市育才奖”。我自以为对得起陈老师的培养,该向陈老师汇报,只是工作实在繁忙,寻找最终没有成行。可我对陈老师的思念,在我心中已经深深的久存了60年。现在我愿陈老师健康、长寿,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见见她。
我爱吴老师
我进察小的第一任班主任是吴老师。她和我的妈妈差不多年纪,长长的头发,经常扎一根马尾辫,笑起来非常亲切。
吴老师特别关心我。
我一年级上学不久就生病住院了。在医院里,只有爸爸妈妈轮流照顾我,我感到冷清和孤独,只能呆在病房里看看书,或者下楼散散步。我多么渴望能去学校上学,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吴老师知道后,托妈妈带给我一张粉色的小纸条,上面画了一个小姑娘,还画了一个吻。她把问候我的话都写在上面,我看了很高兴。她还和数学陈老师一起赶到医院来看我。她们带来了水果,还带来了同学们对我的问候,给我讲故事,陪我说话,还带我下楼散步。那是我住院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出院后,我在家休息。一天下午,门铃突然响了,妈妈开门对我说:”乐乐,是吴老师来看你了!”我高兴地来到门口,看见吴老师带着她的儿子一起来了。吴老师让我坐在沙发上,把同学们送给我的卡片一一打开,读给我听。她知道我爱听故事,就耐心地为我读了许多页。他的儿子也陪我一起玩。吴老师还送我一个漂亮的风铃,上面挂着许多橘黄色的爱心,手一拨,风铃就“叮当叮当”作响,真好听。现在它还挂在我家的天花板上呢!
上学后,我因为上病,写字比原先慢多了。每当看到别的同学早早把词默完,开心地跑出教室去玩,而我还差得很远时,我难过得简直想哭出来。吴老师理解我的心情,悄悄地对我说:“没关系,老师另找时间给你默写,不要着急,你已经很努力了。”以后,不少默写作业,吴老师只要求我会背,不要我多写。渐渐地,我没有了自卑感,又开始愉快地学习了。
如今,吴老师已经不教我了。但每次在校园里见到她,她总是微笑着和我打招呼,她的笑容依然那么亲切、动人,让我难忘。
我爱你,吴老师!
谢谢你!---生病的感悟
凝神窗外,小院中一个角落里,一丛小草,正对着太阳微笑,脸上挂着晶莹的露珠。
也许是它久立于黑暗的角落中,得不到阳光的沐浴,受不到雨水的洗礼,整日被一群蚂蚁又啃又咬,逐渐变得枯黄。可是,天空中的太阳却突然将温暖恩赐给了它,让它重新享受光芒。我想它应该对太阳说一声:“谢谢你!”
这只是我的想象,回到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身边关爱你的人道一声:“谢谢!”
前不久,原来身体很棒的我,被一场突如起来的感冒缠的精疲力尽,最后被确诊为肺炎,于是,我不得不离开我喜爱的博客,放下我的期末复习计划,离开学校和温暖的家,住进了医院、、、我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无助。
在医院里,我非常惦念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怎么样了?老师的复习课讲到哪儿了?家里怎么样?我已经近半个月没回家了,我的博友们呢?他们又写出精彩的博文了吗?
医院的生活不算太孤单,妈妈总是不住地安慰我,要坚强,还一勺一勺地喂我饭;爸爸跑前跑后,无微不至;爷爷,奶奶床前床后细心照顾.虽然有亲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还可以和病友一起玩,一起聊天,也不怎么惧怕输水和抽血,但寂寞象一个恶魔一样,在我身边盘绕,使我更加思念学校和家,盼望着出院的那一天的到来。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我躺在病床上,用妈妈的手机登陆了QQ,只能用聊天的方式来解闷了。转了一圈,上线的人寥寥无几,大概我的同学们都在忙于复习吧!这时,手机一阵震动,啊!是姐姐王宁!我高兴坏了,当姐姐问起我在干什么时,我告诉她:“我得了肺炎,在医院输液。”
“很严重吗?一定要抓紧治疗,祝你早日康复!”从温暖的话语中,我感到了一丝丝关爱。
老师也不时打来电话询问病情,并希望我早点好起来。在电话中,老师说:“同学们总是一个劲地问你怎么还不来啊?”我听了内心无比震撼!此刻,我真想对我在生病期间关心我的朋友们说声:“谢谢你们!”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在大家的关心下,20天后,我终于出院了.啊!我又回到了家里,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同学中间,原来平时感觉平平的现实生活竟是如此美好!在这里,谨以此文,表达我心中的感激之情和生病后的感悟: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你帮助过人说一声“谢谢你!”谢谢朋友,让我感到温暖,谢谢同学,让我得到关心,谢谢医生的治疗,谢谢......我要感谢的可能很多很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你!只有感谢,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您辛苦了! 西平县谭店潘庄小学六年级 马正堂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就是辛勤培育我们的园丁。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由衷地感谢那些为我们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谢谢您!亲爱的老师! 我永远不会忘记,上学期的一天清晨,我走到教室旁,只听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我也加入了读书的行列……不一会儿,语文老师来了,可她却不像前些天那样精神抖擞。在我们默写生字时,说话的声音也变沙哑了,我心想:老师一定是生病了。 八点半,上课铃叮铃铃的响起来。语文老师拿出语文书,开始上课了,可老师的身体状况好像并不太好: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也许是因为难受,写的字,也不像以前那样苍劲有力;老师在讲课时,也许是因为头晕,常常站不稳;老师在说话时,也许是因为不舒服,声音不像以前那样洪亮、清脆了……许多平时上课爱开小差的同学,见老师这么难受,都认真听讲了。 老师上午上完课,下午却不见了踪影。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老师生病了,上午上完课,就去看病了。我可真为老师的身体健康担心。终于,过了几天,语文老师又恢复了原来的精神!我们又回到了快乐的课堂中! 老师们就这样,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地为我们操劳,在学校里,为了给我们上课,常常嗓子都沙哑了,还要为我们批改卷子。每次放学,老师都是看着家长把我们都平安得接走了,才疲惫地回家。回到家后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真不用容易啊!为了不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同学之间一定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呀!老师们,就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我们,伴我们成长,我们怎能忍心让老师失望呢?在这里,我要大声地说:“老师,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