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美文作文300字
前些天,借了一本《美文欣赏》,读到其中一篇《犹太人的家教》颇有感慨。犹太人曾饱受世界上最深重的灾难,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国家,却在经济、科学和艺术等方面为世界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天才: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对其中的原委我一直琢磨不透,读过此文后才恍然大悟:犹太人在智力取向中的优势原来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读《春》
我五岁的时候读朱自清的《春》,可以这样形容:囫囵吞枣,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儿。
六岁的时候又读《春》,我只记住了最后三句话。
接下来的一年中,我背诵了十几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又读了许多描写春天的小诗和散文。我自己也用鼻子闻春天的气息,用眼睛看春天的风采,用耳朵听春天里的鸟鸣声,用心感受春天,用脚踏出春天的足迹,用手画春天、写春天。
在这个春天的晚上,妈妈不再让我用眼睛阅读名家美文,而是让我静静地听名家美文的配乐朗诵。我听着这些美文,就感觉心灵喝上了最美的鸡汤,惬意极了!我想对老师和妈妈说:“谢谢你们让我感觉更加幸福!”
我为书狂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书是一种传递知识的方式,是把一部分人获得的知识更广泛地传播,书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说起书,我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虫了!我家书柜里的书总是整整齐齐“站”在那里。每次读书,我总会把手洗得干干净净。之后我便会认真地开始看书,哪里发出声音都听不见,有时读书如痴如醉,一读就是半天。简直像和一大群朋友在交谈似的,感觉受到了极大地满足。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回来时我边走边读,这本书叫《鲁滨逊漂流记》,里面的情节深深吸引了我。忽然,几个雨点滴落在书上,几个字模糊了,啊!下雨了,我第一反应将书紧紧抱在怀里,揣着书不停地叫妈妈快一点。不一会儿,雨下大了,我把书包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把书放了进去,边拿边跑,真希望快点到家啊!后来妈妈叫了一辆车,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了车,把书拿出一看,“呼”完好无损!妈妈笑着说:“真是个书迷,这么宝贝你的书!”读书有时就是一种享受,世界上许许多多文学家对书可谓情有独钟。“读美文如饮醇酒,越酿越纯;文,愈久愈香。”读书中:笑、叹、痛、愤、苦、悲、忧感觉诸态纷呈。品书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得越深,就越能悟出真理。书的用途上千万:保持记忆,表达灵感、传播知识……让我们尽情在书中沐浴在书中享受吧!'
读中华诗词
不曾见过大海之波澜胜景,却感叹于孟德的鸿波涌起;不曾见过洞庭的悠然文静,却陶醉于仲淹的一碧万顷;不曾见过庐山的真正面目,却流连不返太白的紫烟升腾。读诗词,让我从指缝间,看到了一个斑斓的世界。 陶渊明 品中华诗词,你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引领世人走进生活的别有洞天。伴着你立下饮酒,洗去尘世喧哗;伴着你东边采花,静观夕阳西下;伴着你摇船直下,直到桃花人家;伴着你无比惊讶,感叹世间变化。悠悠然,笑凡间,尔虞我诈;辞仕途,踏仙路,鄙视浊流。陶渊明,你不是诗人,你是画家,让我们走进仙境,走进恬静和睦的田园神话。李清照 品读中华诗词,你是最柔美的一掬春水,洗去了污浊,却掺进了欢喜和衰伤。含羞嗅青梅,我笑;鸥鹭片惊起,我喜;乍暖还寒时,我苦;知否红肥燕瘦,我愁。我的情,跟随着你的节奏,请让我与你同上兰舟,共赏月满西楼,轻拂你眉头之愁。不愿你把酒黄昏后,心疼你人比黄花瘦。易安之水,让中华生辉。辛弃疾 品读中华诗词,你是最挺拔的一处高山,站此遥望,方知人间苍茫。西北望长安,多少泪流淌在青山,当年不识愁滋味,可如今怎能还休。无奈挑灯看剑,只得吹角连营,那金人何时才散?一整颗心,装满了国家社稷,但也不免随盈盈暗香去,寻那灯火阑珊处的伊人。辛弃疾,那宝马雕车为你铺设,你让中华增加了高度。 品读中华美文,诗词让我懂得了许多,也了解了许多。畅游其中,我那淡紫色的心灵,逐渐饱满,满布光泽,向了更远的方向,一点点移去,下沉下沉,蓦然抬头望,就会看到一个从未见识的奇妙世界。 一个诗词给我的世界•••••• 指导教师:武迎红
好书陪伴我成长
知识是生命的守护神;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我的第一本书
记得年幼时,我得到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妈妈送给我的《安徒生童话》了。我常常抱着这本童话集读得津津有味。读着读着,我好像来到富丽堂皇的海底王国,寻找化作泡沫的小小美人鱼;我还来到鲜花盛开的森林与美丽的白雪公主和可爱的小矮人做游戏。再看,那可怜的小女孩儿,大年夜独自一人在街头卖火柴,可没有人买她一根火柴,她被活活冻死!我不禁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深深同情,真想把我拥有的一切与她分享。我爱书,书为我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使我明白什么叫真善美,什么叫假恶丑。
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进入高年级,我阅读的范围逐渐扩大,结识了不少好书,它们陪伴我不断前进。其中让我最着迷的就是——《三国演义》。
读到“桃园三结义”时,我感受到了刘备、关羽、张飞的兄弟情谊;读到“三顾茅庐”时,我体会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贤相”的典型,智慧的化身。 “孔明大摆空城计”“草船借箭”“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等名篇已家喻户晓,流芳千古。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曹操,既奸诈又颇具雄才大略。他领导的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足以显示他的才能。
读《三国演义》,我在罗贯中笔下的三国自由飞翔,了解了历史,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生活。
好书伴我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欢读名家小说,看时代美文,阅伟人自传,观五彩杂文。读外国名著,我随鲁滨逊去荒凉孤岛,也曾跟彼得•番戏弄船长;我与凡尔纳在海底畅游两万里,我还在热气球呆了两星期……读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时,我变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品尝千年蟠桃的美味……读鲁迅的书使我懂得要做一个正直、诚实、有骨气、有气节、有正义感的人;品味朱自清的《背影》,使我深深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我爱书,书,使我感受到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使我了解到古今风云人物的成长历程。书,使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如今,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高尔基爷爷这句名言所蕴含的哲理了。书,我最好的朋友,我成长道路上的启明星。我相信,在你的陪伴下,我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世界!
读《感悟父爱母爱》有感
读《感悟父爱母爱》有感
《感悟父爱母爱》这本书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多感悟。读过书中这些文章的我,难以抗拒它们的魅力,它们蕴含着的深切的情感,让我感受到爱的伟大,爱的力量!
这本书主要围绕:父爱到永远、比血还浓的母爱、母亲的心、父亲的高度、母亲的纯净水这五个标题,讲着一个又一个的 感动天下所有人的小故事。表达了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单纯,也是最无私,最博大的爱。面对着这种爱,我们的表现却不同。有的认为父母无私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而有的却知道父母的苦心,做一个有孝心的儿女。在这里,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背》这篇文章。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小时候双腿残疾,从小就在父亲的背上长大。父 亲为了实现儿子的“音乐梦”,他背着儿子走了很长很长的一段路,最终圆了儿子的梦。对啊!父母的爱承载了儿女对生活的希望和人生的梦想。犹如宽广深厚的土地,默默地承受和奉献,孕育出人间最美丽的花朵、丰硕的果实。
父爱重如山,母爱深似海。书中的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命的姿势》。从文章的题目虽看不出与母爱有关,但内容却十分感人,他讲了,一对夫妇为了庆祝孩子的生日,决定去登高达7000米的雪山,在登山的途中他们遇上了危险,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离开了人世。因为父母,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活力,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像这位母亲一样伟大。
“父母的恩惠就不是恩惠吗?”这是书中的一句话,对这句话,我的理解很深:在生活中,父母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父母是豆荚,我们是荚里的豆子。我们在父母的翅膀下长大,父母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爱,可是我们又有谁把父母的恩惠放在心上呢?他们养育我们的时候,我们在羡慕同伴手中的玩具;他们守护在我们病床前的时候,我们想的是外面世界的自由;他们为我们的失意而忙碌奔波的时候,我们在埋怨世道的不公……然而,我们很少认真的想想我们的父母在想什么、在为我们做些什么。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把父母对我们的恩惠放在心上吧!
爱,在很多时候往往表现为一种姿势。父爱母爱的姿势总是那么令人感动。相信每个父母都有这种“爱的姿势”——雨中为儿女撑伞的姿势、厨房中精心做饭的姿势、在校园外等待着正在考试的孩子出来的姿势……父母用不同的姿势表达着对儿女的爱,而这种爱,作为儿女,几乎是无以回报的。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父母的教育也是孩子成长中的指南针。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难免有犯错误的时候,当自己认识到错误,却不知所措时,是父母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从黑暗中走向光明,走向成功。
读了《感悟父爱母爱》这本精品美文,真是使我受益匪浅啊!书中的一篇篇文章使我十分感动。今后,我一定要回报自己的父母,努力学习,做一个品德兼优、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好少年。我爱我的父母!
我与经典
中华经典美,字字响当当。传承中华五千年,支撑我们硬脊梁。祖辈金玉言,切记不可忘。敞开胸膛读经典,要做华夏好儿郎!对!别说我们年龄尚小,做人的道理是要知道,必须 “修身明德日日新”,四书五经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世间何物贵,无价是诗书。”“好书是良友,终身不可离。”……这些有关书的名句自古就有之读书使人思考,读书使人成熟,读书能使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喧嚣社会的人们,静下心来远离浮躁。
其中,让我铭记得最清楚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的意思是: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是啊,生活中正是如此。我很喜欢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因此同学也很爱帮助我。
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对我的教育也很深刻。时间是人间最宝贵的东西,若小的时候不珍惜时间,轻易虚度了时光,等到时白了头发,老了的时候在来悲伤感叹也来不及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比如说雄伟绵延的高山!再比如壮丽无边的大海!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们的点滴长处。
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不耻下问”就不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架子,虚下心来,真心实意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试想一下,如果白居易不愿意向老婆婆请教哪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深受人民喜爱的诗句?如果司马迁不从人民群众中采访史实,怎能写出杰出的历史著作——《史记》呢?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我希望更多的人来读经典诗文,这样的话,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
我的课余生活——剪报
不知从什么时侯开始,我爱上了剪报。
一本没用的书,一叠旧报纸,一把剪刀,一瓶胶水,我便可以坐上半天,直到剪下来的大大小小的条条、块块被编巾为剪报本,这才伸个懒腰,猛地想到,唉呀,还没吃饭呢。
也许你会不屑一顾,不就是剪旧报纸嘛,有什么可乐的?哎——这你就不懂了,请听我慢慢道。
这一乐,乐在“选”。报上的范围很广:生活小常识,科学小品文,精彩美文等等,都是好材料。剪报时可根据自己所缺的知识加以考虑。在我的剪报本里,队伍最宠大的要数文学。我从小就是个文学爱好者。只是写作水平不高,可又偏偏眼光太高,贴上剪报本的总是要精彩纷呈而且又很适合自己口味的才行。所以常常一篇短文,一首小诗我会读了一遍又一遍,揣摩了半天,等到都快会背了才考虑好是不是要把它剪下来。虽然这样花了我不少时间,但每当翻阅自己的剪报本,发现每一篇文章都是佳作,那份自豪,那份欢愉自然也就难于言说了。
这二乐,乐在“剪”。你看那银光闪闪的剪刀在报纸上“走直线,走曲线,拐弯……立定”,哈,三下五除二,一篇散文,一则论文或是一首精彩绝妙的小诗便脱离报纸了,这时心里琢磨着:它很快就将成为我剪报本上的一个“小成员”了,岂不乐哉!
说起这三乐嘛,乐在“贴”。剪下来的报纸,长的有,方的有,不规则的更是不少。划算关天,这条怎么贴,那张贴在哪儿,怎么搭配不显呆板,如何编排才有美感。待到一张张的纸片都在剪报上“安家落户”,既不死板又不显杂乱,那心里才叫美丽呢!
剪报乐,乐在思考,乐在动手,乐在欣赏,其乐无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