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课堂作文

这也是课堂作文 | 楼主 |2013-10-27 16:51:05 共有7个回复 560次阅读

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课堂,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是授予我们知识与人生哲理的另一位老师,生活处处是“课堂”。而社会公德则是人生中的特殊“课堂”。 最近看到的两则广告,更让人感到生活课堂的重要,因为这广告赋予了我们人生的哲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则公益广告,标题是:“抛弃陋习,崇尚文明。” 第一段是在地铁里,大家都围着一个易拉罐在踢,生怕把它踢到自己面前。这时,易拉罐踢到了一个青年人的脚底下。这个青年人不像其他人,继续踢出去,而是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 而第二段是在公共汽车上,年轻的人都坐着,车里只有一个老太太站着!而其他人则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这一回看到的,还是那位小青年,主动出来让位,并且把老太太扶到他的座位上。 看了这则广告,我觉得我们都应该为小青年的道德行为而赞美,相反,我们应该为那些旁观者的行为而谴责。要使中华振兴,就要从小建立这样的课堂模式,让孩子在社会公德的熏陶下健康的成长。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人不但有技术而且更要具有社会公德才能立足社会。 小学时,在上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一家日本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前来面试的几个中国大学生,一走进人事部,扫帚,拖把,倒了一地。开始面试了,几个大学生不顾房内有多乱,而走向办公桌,这时人事部经理马上宣布面试结束,同时这几位大学生都被淘汰了。多惨的结局啊!如果他们多一点公德,多一份礼貌。恐怕这份工作就会属于他们。 这也是课堂,是人们一生的课堂。要想对社会有所成就,必须有礼貌讲文明,遵守社会公德,在这个课堂里我们将会收获。 (责任编辑:齐老师)

标题:这也是课堂作文
网址:https://u.sanwen.net/subject/1560283.html
沙发回目录

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作文 | 2013-10-27 16:51

课堂仅仅限于在学校里上课么?我肯定回答:不一定。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事实上,生活中,大自然。哪怕是一点点小片段,小点点小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课堂。只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总有授予知识的地方。

你一定见过夏天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吧?小时候,吃饭不老实,老实会掉米粒在桌上或地上,到了夏天,有米粒掉地上,就会引起许许多多小蚂蚁成群结队的跑过来搬米。这是,幼小的我便会蹲下观察忙碌的蚂蚁们。我看到一开始只有一只蚂蚁晃荡晃荡地爬过来,左爬爬,右爬爬,似乎喝醉酒的小老头。当它靠近米粒,便会迅速上前探索食物,试着自己能不能把食物搬回家,可是,它失败了,光凭一人力量是搬不动的。这时,我就会在一旁嘲笑蚂蚁的愚蠢与不自量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惊讶于这只蚂蚁的聪明。他很快找到自己的同伙,用自己头顶上纤细的触角互相碰撞。这是在干什么?无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挠挠头问一旁擦桌子的妈妈,妈妈很快回答了我。原来相碰触角是蚂蚁沟通的一种方式,获得新知识的我如虎添翼更加兴致勃勃的观察。两只蚂蚁沟通完沿路返回去查看食物,即便是两只蚂蚁,那颗食物也是庞然大物。小小蚂蚁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无法靠二蚁之力搬起。它们动动脚,似乎在自己给自己暗自鼓劲。以豪不气馁的坚定信念转换为动力。去找其他伙伴帮助,大家同心协力,终于搬走“庞然大物”。我忍不住为蚂蚁的成功喝彩。想到这里,脑海浮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小的蚂蚁可以搬起比它大好几倍的物体呢?仔细想了想,这难道不是小小蚂蚁团结合作奋斗出来的结果么?光凭单独一只蚂蚁是搬不起的,可是它很聪明,找同伴帮忙,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便轻松搬起食物。

这不就是教导者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会成功的真理么?我兴奋的直起身板,佩服着这群小小的“老师们”。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在干什么事,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告诉我们必须学会团结,学会合作才能做成事情的真谛。

蚂蚁搬食物的种种场景浮现在眼前,脑海里浮出:“团结就是力量”的字眼。感谢小小的蚂蚁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不能小瞧一切自然事物,或许在某种方面,这些自然之景真的会变你的老师。

瞧,这也是课堂。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学初二:张心怡

板凳回目录

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作文 | 2013-10-27 16:51

上周星期六,我和几个同学约好去半山玩。在那里,我上了一堂最有意义的课。

在中午时,我们几个去爬山。

半山上去就是云山,仙境上去就是天堂。沿着那一级级台阶望上攀登,周围绿树成荫,百花争艳,草长莺飞。太夹在一排排参天大树中间,铺满了金色的奶油般的阳光。

刚开始,大家兴致勃勃,一路上有说有笑,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俯视着路旁清澈的溪流,“叮咚”的泉水声与欢快的脚步声汇成一支动听的乐曲,伴随着我们攀登高山。

“加油,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嘴中念叨着,不时望望掉队的王惠星。

没过多久,我们就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陆续脱了外套。

我们的目标是“崖前瀑布”,离现在的位置还有一段距离。

偶尔,我和廖冀贤回赛一下跑,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偶尔,王鹂回鼓足气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我前面去;偶尔,或我或她,回往后退,拉着王惠星望前冲。

我们路过一棵又一棵大树,一条又一条溪流,一道又一道山涧。

终于,我们有点体力不支,各个都面红耳赤,说起话来上气不接下气,跑得越来越慢。

我感觉喉咙又干又涩,胸口也堵得慌,难受极了。这时,我特别想停下来,双腿像灌了铅似的。

忽然,细小的却足以让我们所有人欢呼雀跃的流水声传进我的耳畔。我惊喜地抬头一看,那山腰,那树丛中,那石窟前,一股顽皮可爱的瀑布若隐若现。

“大家,快,我们要到了!”我兴奋地扯着嗓子对着伙伴们大喊着,我看见他们立即太起头来,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迫不及待地迈开脚步。

一步,两步,三步......几十步,啊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呈现在我们眼前!“耶!”顷刻间,大家一蹦三尺高,又是欢呼又是击掌。

只见那瀑布虽然比不上汹涌澎湃,却欢乐而轻快,可爱而玲珑,从山崖上一泻而下,激起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水花......

这是一堂有意义的课,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课堂,它教会了我们: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力量!

#4楼回目录

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作文 | 2013-10-27 16:51

周末的早晨,我家里一反常态 ,平时早早起床的爸爸妈妈今天却都躺在被窝等着我的早餐。

今天是我第一次为家里做早餐,当然不能让家人失望,而且要简而精。所以我决定早餐的内容是煮鸡蛋、馒头、小菜和米粥。

我来到厨房,先淘了米,然后热水,水开了以后,再把米放到锅里,等粥熬好以后,便开始切菜,凉菜拌好了,就又开始热水蒸馒头,等馒头蒸热后,又把鸡蛋煮上……早餐的一道道程序我做得有条不紊,终于大功告成了,爸妈也早已坐在桌旁,我把饭菜端的桌子上,正想享受一下自己的手艺,刚刚坐稳,爸爸就对我说:“这顿饭你做的很不容易嘛!”正沉浸在自豪之中的我没有理解爸爸的意思,便随口答道:“当然!”爸爸没有理会我,继续说道:“从开始做饭到把饭端上饭桌你一共用了1小时25分钟,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吗?在这一段时间里,你可以看完一本薄书,也可以将你的课堂笔记看一遍……总之在1小时25分钟之内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突然感到很惊讶,原来爸爸居然在帮我计时,唉――早知道我就快点做了――爸爸接着说:“从你做饭的时间我可以得知,你做饭的程序是一道接着一道,这样做虽然很有层次,但你的效率却大大降低,拿今天的早餐为例,你就可以先把馒头放在笼屉里和水一起热上,然后淘米;在等水开的时候,把切好的蔬菜凉拌了放入盘里;水开了以后,把米放进锅里。差不多粥熬了一半的时候,把洗干净的鸡蛋放入粥里。这样,你前前后后的时间就会缩短到半个小时左右,你的效率不是就会大大提高了吗……”

吃完早饭,我回到屋里,感悟着爸爸的话――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就像老师一样会将我们的缺点毫无保留的指出来,每到这时,就需要我们虚心的接受并改正,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课堂,那么我们就要时刻做好准备来接受“老师”的教诲。

#5楼回目录

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作文 | 2013-10-27 16:51

生活是多彩的万花筒,是五颜六色的贝壳,也是受益无穷的课堂。

在暑假的一个晚上,妈妈告诉我要和同学一起去胜利广场进行社会实践.我们带着各种各样的“货物”来到胜利广场,我们选好了一个位置,首先在上面铺了一张纸,然后摆下气球、橡皮泥等商品,一切工作就绪,我们便坐下来等待着顾客的来临。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慢慢地由刚来的兴高采烈便成了垂头丧气。

这时,一位叔叔也来到这里摆摊,我们都悄悄地观察他是怎么卖东西的。只见他在那里不停的宣传,来一个人就把他招到自己跟前向他推销,不一会儿他的东西就卖了一大半。我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卖东西要自己宣传。于是我们就分了工。我负责拿着气球去吸引顾客,我来到一个有健身器材的小广场,想:这里小孩多,气球好卖。这时一个小孩跑来向我要气球,我便跟着他到了他妈妈身边,向她推销着我们的商品,没想到,她只买了一元钱的气球,但她一直微笑的盯着我,突然,阿姨冒出来一句话:“你忘记我是谁了?”我猛然一惊,想起是给我治眼睛的阿姨,这下我想我可以好好地向她推销了,没想到她还是直摇头,但这一元钱我已经十分兴奋了。“做生意并不好做呀!”我想。这时又来了一个老爷爷,问过价钱后,便一下买了六个气球、一盒橡皮泥,乐得我们手舞足蹈的。后来我们的生意一直都不错,不断有人来买气球,我们也越来越有经验,有一个阿姨边买东西边夸我们:“这些孩子真会做生意。”最后我们共挣了16元钱,我分到了5元。拿着钱,我也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

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是课堂。

#6楼回目录

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作文 | 2013-10-27 16:52

课堂一定要有形吗?不,课堂无处不在。在大自然这个课堂里,它让我学到了很多。

在大自然这个课堂里,蜜蜂值得我学习。他勤劳,一到花季它们就穿梭于花丛之间,为花儿们传播花粉,飞梭着交织成了一张花儿的希望之网。他们每天孜孜不倦的工作着,总是比其他的邻居要早做好自己的年终工作。他团结,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条有序,互相分工互助。他们的家也正如他们一样:金贵的格调透着朝气与希望,排列整齐的六角形独居室紧紧地靠在一起,连密紧实,团结不可分离。他勇猛、忠心,当外来侵略者破坏家园时,他们毫不畏惧比它们强大的敌人,筑成一道坚固的防护墙,保护着蜂王,至死不弃,拼死阻击,勇猛无敌。在大自然中的蜜蜂身上,我学了:勤劳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无论在社会的那个群体中,还是在现在的班集体中,只要友爱团结,就能互助前行。在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坚持到底,并不懈的与不幸作斗争,这样就能击破难题。

在大自然这个课堂里,蝴蝶是我的老师。她原本是一条丑陋笨拙的毛毛虫,被世人所厌恶,但她并没有就此自暴自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耐心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与成功。终有一日,当她历经痛楚的重生破蛹成蝶的那一刻,天地都黯然失色。蝴蝶这位老师教给我“尽管成功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依然要选择成功,因为痛苦的尽头是彩虹。”所以,每当我因成功而痛苦时,我都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只要自己努力,痛苦过后是成功,痛苦过后是彩虹……”。

在大自然这个课堂里,落叶也是我的老师。秋风萧瑟,残叶凋零,落叶归根,化为土泥。她的生命在秋风里终结,她没有感慨生命的不幸,而是告诉了我:“尽管结果是要化为泥土,但这也是好的,因为我们又哺育了下一代,我们以行动向世界宣告了我们的价值,尽管我们不突出,但这就够了。”以后,我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想着落叶老师的那句话——无私奉献,那便够了。

大自然,这也是一个课堂,是人生最宝贵且又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课堂。

在自然这个课堂里,我学会了很多。

#7楼回目录

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作文 | 2013-10-27 16:52

抛开沉重的书包,抛开难懂的书本,暑假里的一天清晨,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来到了美丽的护城河畔——大自然的课堂。岸边垂柳依依,凉风习习,火红的太阳刚刚升起,挂在醒来不久的天空中,映得宽阔的河面波光粼粼。这时,一只大鸟倏地从柳树的枝丫里蹿了出来,我才发现这里原来有一个鸟窝。几只雏鸟在窝里伸长了脖子,等待着父母带来美味。一会儿,大鸟终于衔着一只小青虫回来了,然而它喂完孩子们后,却又扑打着双翅飞走了,飞到远方,去给孩子们寻找下一只青虫。看到这儿,我好像学到了什么,人类生命的延续,不就像鸟儿一样,父母为子女操心,辛辛苦苦把孩子抚养大,看着孩子终于有所成就,才入土为安,而孩子们又像这样,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实现了物种的延续,生命的发展。在大自然的课堂上,我学到了第一个知识点。望着河水波光灿烂,缓缓流动,我想:它一定会和其它大河、小溪,汇到一起,最终朝着他们共同的目标奔腾!它们一定会坚持着,克服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永不放弃!在学习中,我们不也要具有大江大河的勇往直前的精神,永不言弃的精神,团结奋进的精神吗?想到这里,我若有所悟:是的,在学习中,只有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天早上,在大自然中,我学到了书本里无法学到的知识。大自然是个博大的宝库,教给我们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大自然也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让我们真切地理解人生的真谛!

#8楼回目录

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作文 | 2013-10-27 16:52

老师请按作文标准分给我批改(60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下焉。几个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一个会当我的老师的,只要我们留意,每一处都是我们的课堂。经过这一件事我深有感触。 初五那天,一家人欢聚一堂,别提有多热闹了,我正在电脑前玩游戏,突然感觉到有一只手拍了我的肩膀一下,“大伯想用一下电脑,可以吗?”没办法,只好把电脑让了出去。因为怕弟弟妹妹抢电脑,我就在一边,满不情愿地等待着,一开始没在意他们在说什么,可是后来,我却被大伯的话深深吸引住了。 我虽不知道大伯是什么专业,但讲的内容很精彩,听着听着就明白了一些。 听了以后才明白,原来大伯讲的东西叫做生态能源,也叫绿色能源。主要是用食草动物的粪便,农业废物——秸秆,进行加工后,压缩成小方块,放入沼气池中,发酵后产生沼气。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动物粪便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发电、供暖,单这项工程就可以解决300户人家的用电问题。做沼气剩下的残渣,可以用来当化肥,比普通的化肥要好很多,这些残渣都放在里沼气池不远的菜地里,种植蘑菇。成本低,收益高,美化环境,国家还有补贴。真是一项利民的工程。 听到这,我张大了嘴,本是为了看电脑才坐在这的,不想却被这讲解所吸引。我完全没了先前的不满,还亲自动手做,真是让我受益匪浅,“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看来处处都是课堂,我们要努力学习,以后报答祖国。

标题: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