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谟院士简历
王小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081001)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2013年1月18日,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个人履历
王小谟,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工程专家,中国国产预警机事业开创者、奠基人。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曾任电子工业部38所(现中国电科38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委副主任,原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12年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3年1月18日,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王小谟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小谟院士主要贡献
从事雷达科研50余年。60年代创造性提出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系统大大简化。
70年代,担任JY-8雷达主持设计师,主持设计的JY-8雷达成为中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80年代,设计制造中国第一部高低空兼顾的JY-9雷达,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低空性能,在国内外军事演习和综合评分名列前茅,获得了国内外多部订货,是国际上优秀低空雷达,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尤其在三坐标雷达和低空雷达方面卓有建树,为国家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分别获1986年、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0年代,坚持力主自主研制预警机,并亲自担任某型预警机总设计师、预警机研制工程总顾问,为中国预警机形成初步规模、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年获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
主要论文有《计算机模拟试验法-雷达发展概率的计算》、《三坐标雷达的最佳设计》等。
王小谟院士著作简介
《监视雷达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监视雷达主要指地面对空监视雷达。监视雷达是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雷达,几乎各个主要的独立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防空系统,监视雷达是防空系统中的主要装备。重点介绍监视雷达总体设计的基本思想。
书中搜集和选编了大量有用的计算资料,不求严密地推导,而注重其概念清晰和易于使用。书中还介绍大量的实例,通过分析使读者加深理解,特别是有许多内容是著者多年实践的总结。可供从事雷达研制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对于广大从事雷达装备使用和维修的部队官兵也是更加深入了解和系统学习监视雷达知识的好教材,同时还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