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的历史典故

着墨 | 楼主 |2012-11-26 14:27:47 共有3个回复 4279次阅读

酒池肉林

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淫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商代的贵族也多酗酒, 据现代人分析推测,由于当时的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多为青铜器,其中含有锡,溶于酒中,使商朝的人饮后中毒,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商末帝纣,却是一个好色好酒 的人,《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 为长夜之饮。"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商纣的暴政,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代的灭亡。周代在商人的聚集地曾发布严历的禁酒令。

以酒误事误国的例子在古代不可胜数,楚恭王与晋国的军队战于鄢陵,楚 国打了败战,楚恭王的眼睛也中了一箭,为准备下一次战斗,召大司马子反前来商 量,子反却喝醉了酒,无法前来。楚恭王只得对天长叹,说"天败我也"。将因酒误了战事的子反杀了。只得班师回朝。

帝王因酒误事有时也是好事,如齐桓公因为醉酒,将帽子丢了,齐桓公为此事感到羞耻,于是三天都不上朝,恰逢粮荒,管仲只好自作主张,打开公家的粮仓,救济灾民。灾民欣喜若狂,当时流传的民谣说:(齐桓公)为什么不再丢一次帽子啊!。

标题:关于酒的历史典故
网址:https://u.sanwen.net/subject/1004007.html
沙发回目录

Re:关于酒的历史典故

着墨 | 2012-11-26 14:28

汉高祖醉斩白蛇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末期,刘邦(汉高祖)做亭长时,往郦山押 送劳工,但在路上,劳工大多在路上死亡,到了丰西泽中,将劳工放走,结果只有 十来个壮士愿意跟随刘邦。夜中,刘邦喝醉了酒,令一人前行,前行者回报道,前 面有一条大蛇阻挡在路上。请求让我们回来。刘邦正在酒意朦胧之中,似乎什么也 不怕,说:是壮师的跟我来,怕什么!由是勇往直前,刘邦挥剑将挡路的大白蛇斩为 两段,路开通了,走了数里路,刘邦困了,倒头就睡着了。有一老妇人在蛇被杀死 的地方哭,有人问哭的原因,老妇人说,有人将我儿子杀死了,有人又问,何以见 得你儿子被杀?老妇人说,我的儿子,就是化成为蛇的白帝子, 因挡在路上被赤帝 子所斩。后来有人将此事告诉刘邦,刘邦听后暗自高兴,颇为自负。

板凳回目录

Re:关于酒的历史典故

着墨 | 2012-11-26 14:28

煮酒论英雄

这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所讲述的一则故事。东汉 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 为防曹操谋害, 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 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 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 !"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 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 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 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 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 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 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 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 夫英雄 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 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 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 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 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 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 也不疑刘备了。

#4楼回目录

Re:关于酒的历史典故

着墨 | 2012-11-26 14:28

杯酒释兵权

这则故事说的是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一举夺得政权之后, 却耽心从此之后他的部下也效仿之,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在961年, 安排酒宴,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叫他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 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从此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在969年, 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待宴 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

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主要是为了防 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 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 力。以至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标题: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