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的传奇——张爱玲
40年代沦陷期的上海,成就了天才女作家张爱玲的横空出世,大红大紫。1944、1945年短短两年间,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中短篇小说集《传奇》在这个时期问世,张爱玲,不只是上海滩的传奇,而且是文学史的传奇。
张爱玲名作《传奇》、《流言》中的全部作品均写于二十五岁以前,那时她对人性已有独到的、稳定的把握,技巧相当圆熟,文字更臻于化境,这样的早熟早慧,求诸现代文学史,再无第二人;现代女作家中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
关于她的作品,主要是从女人内含的悲剧性质去说明,文字一寸一寸都是女性的感觉。她了解女性的全部弱点,因此使她的作品也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又有一种凄凉哀伤的美。“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是音乐。”语言是那样的美。
“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到墙外去,满山烘烘烈烈地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去了。”
四十年代的张爱玲,一袭华丽的旗袍,一双气质多人的眩目,向人诉说着一个个战前香港的故事,其迤逦的文字,隽永的词藻,在一个个空间萦回环绕。
小说《金锁记》作为张爱玲的经典之作,是让我们感受她的作品语言圆通滑润婉转有韵的一个范本。
张爱玲可说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作家,她使用文字的能力鲜少有人能出其右。她不仅有着美妙的文字,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有的故事索然无味,有的却让人读得兴趣盎然!
《流言》收录了她1943、1944年陆陆续续写的一些东西,将散见于报端的文字,集中在“流言”两个字下,书名取自“WrittenonWater”,水上写的字,说它不持久,但是又希望它像谣言传得一样快。书中所谈的内容并不集中,谈到吃,谈到看书,谈到画,谈到她可爱的姑姑和她热情的朋友炎樱,还有一些序,里面还闪现着那时上海另一个女作家苏青的身影。一点点的,可以渐渐看到那时的上海,那时的张爱玲。
比起她的小说来,散文显得更加有人气些,生活的气息浓浓的溢出来,像是刚盛出来的米饭的热气,不像小说那么的苍凉。张爱玲,此时只是个聪明,有些慈悲又有些刻薄的上海女人,对着你说,甚至,有时还非常的幽默。是的,这个集子,还有着张爱玲的可爱,她和姑姑、朋友一起,生活得热热闹闹。
不过,这毕竟不是张爱玲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整个集子里,最让人难忘的几篇,却都是典型的张爱玲的风格,一个苍凉的手势。
一是《私语》。追忆的是童年琐事,但是却不是普通的童年,写到他的父亲和弟弟,“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写到父亲和母亲离婚后的情况,一个敏感倔强的小女孩,还有她癫狂的父亲。“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并没有斥责和控诉,只是在多年之后,像在说别人的事一样,慢慢说当年自己的事,平静的语调掩盖了一切。
还有那篇流传甚广的小故事,《爱》,“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写下了“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文字,1944年左右,是张爱玲人生美丽幸福的时刻,也是陷阱,是劫数,这段时间,她认识了胡兰成,并且不顾众人的反对嫁给他。这段婚姻,持续到1947年。
张爱玲总是试图站在人类生存命运的高度来关注人生和人性,因而她对女性有着更深的认识。她却将笔墨泼洒在表现女性的不幸遭遇和揭示她们自身的劣根性上。《金锁记》里歹毒刻薄的曹七巧、《十八春》里的“红粉骷髅”曼璐等原来都是青春活泼、心理健康的女性,在经历了社会对她们的迫害和不公正待遇之后,她们也蜕变成了“欺压同性”的刽子手,变本加厉地将痛苦付诸在同性身上;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求学上进的葛薇龙等,这些受过教育,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女孩,按理说,她们应该能摆脱传统观念和道德的束缚,摆脱对男性的依附,选择过一种正常的生活,然而张爱玲笔锋一转,却给她们安排了更为可悲的下场:由于社会的黑影、金钱的诱惑、亲人的迫害,她们不但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最后连亲情、爱情和尊严都保不住,心甘情愿地依旧过着和旧式女性一样的生活。张爱玲对她那个时代的女性既无情地批判旧意识、旧观念对她们的残害,又憎恨她们的自轻自贱。因此,张爱玲笔下各式各样的女性都逃不出这样的宿命的轮回,看张爱玲的作品,常常可以感受到隐伏在后面的那种对人生的绝望,冷淡的叙述里往往有力透纸背的悲凉。
张爱玲以一个晚清后裔特有的眼光剖析晚清贵族那没落腐朽的生活和矛盾挣扎的心态。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说这话时,是站在“一个苍凉的手势”的背景下,与我们站成了一个遥远的距离,不仅是时空的,还有心理的。
张爱玲的一生流淌出的都是让人品味不已叹为观止的文字,她的文字充满纠葛和缠绵,内心充满喜悦和烦恼,她住在她的文字楼阁里,住在她的深邃而有彻悟的内心世界,她以自己的作品横空出世,又以淡漠寂寞遁世,让她的艺术生命戛然而止,承受从灿烂夺目的喧闹到极度的孤寂,这就是文学史的传奇——张爱玲。